数字化时代,万物都在互联;万物互联正在借助软件定义为其进行管理,于是软件定义开始流行。现在软件定义了网络、定义了存储,又开始对WAN网连接进行定义。于是,SD-WAN开始大行其道。
SD-WAN到底是什么?这个用软件定义出来的WAN网和互联网的专线到底有什么区别?SD-WAN的出现,又可以为企业带来些什么?今天,我们就和国际知名SD-WAN厂商Aryaka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李根和他们在国内的用户一起,把这个事情好好说道说道。
专线 VS SD-WAN 接入一个点与接入一张网
“网络连接为什么要采用SD-WAN,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解释,那就是:‘可以更加灵活的进行网络资源调度’。”——Aryaka 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 李根
首先,李根向我们介绍了网络专线的技术原理与不足:
我们都知道,通过两个点连接,可以得到一条线,三个点可以得到一个面。点与点之间的连接肯定是直线最短。而专线的网络连接设计,也是根据这些最基础的“最短优先”的原则而进行设计。而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接入的这条线的带宽被占用,或者线路上的某个关键节点发生了故障,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它能不能自动的绕过这条线,从第三个点那条路“借”一下道,从而保障数据的及时传输?很遗憾专线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早在最初的产品设计时,技术专家们就没有赋予它这个能力。因此,要想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就势必要做到专网专用,这也就是专线这个词最直接的字面解释。
专网专用,那就意味着向企业提供专网的运营商,他的成本和利润都只能从这一个用户身上进行获取。因此,专线的网络质量虽好,但是使用价格昂贵。
这个问题需要如何解决?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对网络的连接线路进行重新的定义,也就是SD-WAN。
SD-WAN的优势在于,可以将网络中所有传输节点统一管理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每个节点都可以和其它任何一个节点进行连接的全连接网络,并且由控制器对所有连接链路统一进行管理,并实时对连接状态进行监管。一旦某段传输线路出现问题,控制器就可以及时对传输线路做出合理规划,从而保障传输链路的可靠运营。
这样做的好处是,SD-WAN就可以有效解决专网专用所带来的带宽占用问题。A节点的带宽被占用,就转向B节点“绕”过去,同样可以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而且SD-WAN运营商所掌握的节点数量越多,可以提供的传输路径就越丰富,在核心网络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可以让更多的用户实现连接复用,从而有效降低每个用户的WAN网络带宽使用成本。
联通中欧 薪火相传
在与中欧商学院信息图书中心助理主任沈军的访谈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SD-WAN在跨越国际,实现网络互联中的巨大优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于1994年共同创立,是中国唯一由中外政府联合创建的商学院。已经在国内有了三个校园,在海外还有两个校园,一个在瑞士的苏黎士,一个在加纳的阿克拉。在近七八年内,中欧商学院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将实际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在课堂上向广大学员进行传授。因此,对通过互联网在国内、外进行课件传输的需求非常强烈。
在对中欧商学院的网络进行规划的初期,也曾经考虑过通过专线进行互联的方案,但是专线价格贵,跨国专线的价格就更加昂贵。如果不采用专线,而是使用IPSec VPN来进行跨地域的网络传输,质量又不能保障。在这个时候,沈军接触到了Aryaka 的SD-WAN。并且发现,还有国际排名TOP 10的商学院,也在用Aryaka 的SD-WAN服务。深入了解之后发现,SD-WAN同样可以满足中欧商学院的应用需求。于是也开始尝试使用Aryaka的SD- WAN,去把中欧商学院的苏黎士校园和上海校园互联。
为什么选择Aryaka SD-WAN?
SD-WAN的厂家有很多,为什么中欧商学院青睐于Aryaka的SD- WAN?在随后的采访中,沈军就这个问题详细进行了解答:
1、远低于专线的使用费用
Aryaka SD- WAN的计费方式非常灵活,在中欧商学院核算了使用费用之后发现,它远远低于传统的MPLS-VPN,确实很便宜。
它的计费方式也非常灵活,按照峰值计算的计费方式。比如你买了2M带宽,偶尔有一个峰值超过没关系,但是你连续超过下一个付费周期可以再加上去,就是把这个超过部分费用付上去,峰值低的时候它就可以把它降下来,和传统的ISP提供的服务相比,灵活性大很多,特别适合于中欧商学院这种在海外的站点非常小,业务的频度也不是很均匀的应用场景。
2、贴心的运营服务能力
在网络的运营维护方面,Aryaka也向用户提供了专业完善的技术服务。
在沈军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在Aryaka所提供的网络管理界面中,可以让用户非常清楚的看到每条线路或订阅的服务用量和状态,包括一些延时都能看清楚。
Aryaka专业的服务,还体现在运营状态提醒方面。因为Aryaka全球有很多站点,稍微有运维情况可能影响到用户的服务,它就会提前发邮件通知。如果是临时性服务,它也会马上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包括电话,将紧急发生的情况告诉你,而不是等你找到问题之后再去找它。另外,Aryaka也会监控我们最后一公里接入端设备的状态,如果有断线或者什么异常情况发生,一般会在三四分钟就会通知到你,让你去检查这个情况。结束了以后它还会再次与我们进行确认。这样的运维理念、运维流程,非常好。
3、多种的业务支持功能
除了专业的技术服务支持之外,和中欧商学院现在接触的IT公司不太一样的是,Aryaka也非常重视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每年都会与客户进行2-3次的沟通交流活动,了解业务中所遇到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比如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有很多外国同学难以进入国内学习,海外学生也无法反校上课。因此从去年开始,中欧商学院就开始通过网课的形式进行“双重教学”。然而中欧商学院的很多应用系统还是在本地,有限的带宽无法满足大量异地甚至跨国网络教学的应用需求。而Aryaka在及时了解到这个问题之后,立即向中欧商学院推荐了IADS 这种基于SD-WAN的CDN服务。
它可以将中欧商学院做好的课件,通过Aryaka分布在全球的SD-WAN节点对外发布。中欧商学院将线上教学录制成视频,使用Aryaka的IADS服务,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分别进行部署。并将视频在这些Aryaka的SD-WAN CDN节点上进行发布,给中欧商学院全校在海外的学生观看,切实解决了中欧商学院网络教学的实际困难。
沟通世界Aryaka协助企业打造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工厂
Aryaka SD-WAN 的技术优势并非局限于网络价格的便宜,而是通过Aryaka 分布于全球的网络节点,让企业遍布全球的子公司形成一个整体。
通过李根的介绍我们还可以了解,当前已经有很多国际性的制造企业也在使用Aryaka 的SD-WAN产品
在Aryaka 所服务的全球性生产企业中,他们有的工厂分布在印度和东莞,设计部门又在台北或成都,而销售部门又分布在全球。
Aryaka 所提供的托管服务模式,就好像把所有服务内容全部包括进去的全球运营商一样,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所有的合法、合规以及网络接入性工作,Aryaka 全部都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对接,极大节省了用户网络部署所需时间。
客户为什么想用SD- WAN?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应用。网络就是一条路,路况好坏决定了业务应用体验是否舒适。对于全球性制造型企业来说,它们业务的应用除了像传统办公的邮箱、视频会议或者是文件下载以外,他们最核心的是生产资料数据。这些核心数据,决定了他们的生产线能否快速稳定的运行。
而采用Aryaka 的SD-WAN之后,就可以让企业遍布全球的部门与分公司网络全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企业内网。企业可以自如的通过文件共享,将生产资料数据在全球不同工厂间进行传递;还可以通过远程桌面,对异地电脑直接进行管理;至于CRM、ERP,这些销售管理或者是财务系统信息,也完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共享。
Aryaka之所以能将企业遍布全球的网络连成一个整体,和他们SD-WAN产品网络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对于跨国制造型企业而言,如果网络稳定性不强,除了影响它的办公还会影响它的生产。而众多制造企业选择Aryaka的原因,就是它可以为企业提供很高的网络传输质量。
例如从我国东莞到德国,即便跨越多个连接站点,但是Aryaka SD-WAN的网络延迟状态上看,延迟时间始终维持在200毫秒左右。长时间的稳定性和极低的延时为网络提供了更可靠的响应能力,这也是企业可以将全球分公司网络实现互联的坚实基础。
多云整合 全球互通
最后,李根向我们介绍了Aryaka SD-WAN与公有云的支持架构。
在李根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上图中绿色这些小圆点是Aryaka的POP点,这些小的彩色方格是主流的公有云厂商,AWS、微软云、Google、阿里云这些目前全球范围内业界主流的公有云数据中心分布,Aryaka 的POP离它非常近,可以看到,通过美国的(阿什本)这个POP点可以连到AWS、Oracle、微软、Google、阿里。不仅它位置近,特别是针对AWS和微软Aryaka 都已经通过专线,比如说美国圣何塞的POP连接到微软、AWS在美西的数据中心,新加坡的POP已经连到了AWS在新加坡的数据中心。微软云也是一样的,所有数据中心基本都有Aryaka的专线接入。这也是MPLS的厂家无法实现的一个事情。
因此企业如果要想实现多云业务部署的话,选用Aryaka可以非常快速便捷的实现内外网和云端的打通工作。甚至不需要企业用户自己动手,Aryaka的专业技术服务就可以帮用户解决一切问题。
由此可知,Aryaka SD- WAN正是通过非常灵活的计费方式、贴心的运营服务能力、多种的业务支持功能,以及多云整合、全球互通的接入能力,让其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用户的青睐。这里我们也衷心希望那些想要冲出国际,走向全球的国内企业,可以更多的采用Aryaka 的网络与服务,让Aryaka 与您一道,携手共进,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