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权威分析机构Gartner发布了《服务器虚拟化市场指南》。报告显示云服务商和开源社区正在给服务器虚拟化领域带来新一轮的创新,容器和虚拟机融合以及基于操作系统的容器虚拟化将在数据中心等领域获得长足的发展。同时,服务器虚拟化的七大发展趋势也都直接或间接与容器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容器化、云原生已经成为数据中心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国云原生和容器领域的领导者灵雀云作为唯一的本土容器厂商,进入该报告的容器操作系统代表厂商。
服务器虚拟化的多样化趋势折射容器化大方向
数字化和新型基础设施催生了公有云、分布式云以及边缘计算等多种形态。敏捷性是这一切变革的最根本目的,这种变革也在推动着服务器虚拟化向新的方向发展。报告预测服务器虚拟化将有7个发展趋势:容器与虚拟机的融合、容器管理、云托管服务器虚拟化、边缘计算、超融合、虚拟化工作负载的硬件辅助、基于订阅的硬件等。
这个趋势也让我们看到,在创新与变革中,在数据中心占据重要位置的服务器虚拟化,早已经不仅仅是最初基于Hypervisor的形态,裸金属服务器、容器服务器、超融合、容器与虚拟机融合等形式已经屡见不鲜。但从底层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新的虚拟化形式其实绝大部分都能看到容器化的影子。这也意味着数据中心的天平已经向容器化偏移。国外的 Mirantis、Google、IBM、Azure都已经将战略重点转向K8s,无独有偶,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等主流的云服务商也都在积极布局云原生。
虽然这个报告主要面向的是I&O(基础设施和运营者),但是毫无疑问容器化无论是对于数据中心还是一般企业,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指出,到2026年15%的现场生产工作负载将在容器环境中运行。从表面来看,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容器部署的差异化。但究根结底来说,这种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产生,其实都是用户需求变化的传导。
容器服务器、容器与虚拟机融合、容器管理、边缘计算、超融合,这些与容器有直接关系的趋势应用,无疑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敏捷化用户需求方向。即便是“虚拟化工作负载的硬件辅助”、“基于订阅的硬件”,这些看似与容器化毫无关系的趋势应用,其实很多都离不开容器技术的支持。因为与其相关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了实现资源池化以及应用的便捷性,也都在应用容器技术,朝着云原生的方向发展。比如,国内外人工智能加速卡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IPU、DPU等各种辅助硬件。
云原生技术完美解决云化迁移与遗留问题之间的矛盾
基于容器技术的云原生,经受了时间以及海量用户、大量行业的应用考验,其敏捷性等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数据中心、企业用户竞相转向云原生这一领域的根本原因。但人们也不能忽视,在云化迁移的过程中全新的云原生架构与传统的旧有体系之间的承接问题。金融、通信、制造业等关键行业用户,有的已经有长达几十年信息化系统和基础设施的积累,体系庞大、繁杂,因此进行云化迁移不能一蹴而就。传统的虚拟化与新兴的容器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这也是容器和虚拟化融合会成为未来主要趋势的根本原因之一,事实也证明,虽然云原生不断吞噬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应用场景,但传统虚拟机形式短期内仍然占据着服务器虚拟化的主导地位。有很多的传统大型应用,目前还很难从传统的架构完全迁移到云原生的环境下。这也说明了云原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不但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应用场景在等着云原生去开拓,还有海量的传统应用场景等着云原生去迁移解决。
对于云化迁移的这种遗留问题,灵雀云有着深刻的认识。首先在总结、预测云原生的发展历程上,认清了容器化和虚拟化共存的阶段。在此基础上,以及服务上百家涵盖政府、金融、制造、交通等大型客户的实践中,灵雀云打造了系列产品和方案,以支持容器和虚拟化混合部署、统一纳管。此外,灵雀云发起的开源容器网络组件Kube-OVN,更是创新性的将包括传统虚拟机以及OpenStack等云平台上的虚拟机进行不迁移、不更改、非介入式统一网络纳管,得到了诸多金融、通信等关键领域客户的青睐。
此外,报告认为I&O不但要把容器和虚拟机融合这种架构也纳入未来的考虑,更应该优先对待基于操作系统的容器系统。很长一段时间来,容器似乎都是云计算的辅助,都是部署在虚拟机中。随着云原生的快速发展,直接在物理机操作系统上部署容器已经司空见惯,同时,云原生也在“反客为主”的通过K8s等容器管理平台,开始将OpenStack等云平台、虚拟机进行纳管。灵雀云容器操作系统可直接部署在物理服务器上,并无缝融入灵雀云云原生生态体系中。
作为中国最早将K8s商业化的公司之一,灵雀云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全球顶级云厂商。上百家客户覆盖各行各业头部企业,服务中国IT支出最大的500家企业客户中近一半,也打造了诸多极有代表性的云原生落地案例。灵雀云全栈混合云平台ACP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操作系统”,全面支撑企业和数据中心核心业务数字化、开发交付现代化、基础设施平台化。
未来,灵雀云将更加坚定的拥抱云原生技术体系,以将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成容器原生的混合云平台为己任,助力用户全面升级运维模式,支撑业务持续创新;并基于ACP敏捷化开发交付流程,现代化应用架构,持续交付用户喜爱的产品;以现代化应用为载体,将核心业务价值及全新数字化体验快速传递到最终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