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IO的角度谈大型企业的IT建设(二)

  第二篇:IT系统的作用

  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计算机最擅长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可以存储和高速检索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而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高速地把数据传输到任何地方。人们利用IT系统的这三个基本特点,将许多工作交给IT系统来完成,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很多倍。

  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这个作用非常明显的,也很容易理解。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不胜数。

  提高生产质量和服务质量

  信息系统对于生产质量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以加工业为例,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时代,生产产品的精度只能达到人工或者机械的极限精度。但是在计算机时代,很多类型的加工精度已经被大幅提高。同样地,在IT系统的帮助下,批量产品的精度一致性就更容易保证。

  在过程控制方面,IT系统具备尤为突出的优势,可以大规模地、精确地控制加工过程、制造过程、物流过程等等,乃至精确控制整个企业的生产和运行过程。而这种精确的控制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资源消耗减少、库存开销的减少、人力劳动强度的下降等数不尽数的成果。

  对于服务型企业,IT系统帮助他们大幅提高服务的质量。在金融行业里,Internet和网上银行的出现,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查帐、转帐、交费、付款、购物等许多事情,即快捷又方便。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方面还有无数实例,说明利用IT系统可以开辟多种方面的服务,大大提高政府和企业的服务质量。

  控制和规范化生产过程

  一个大型的IT应用系统用来支撑企业中一部分业务的运行,例如生产型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银行的临柜、信贷、资金、财务、渠道管理等等。

  企业的领导者尤其需要明白,IT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说它们支撑了业务的运行,在没有IT系统之前,企业的各项业务也都在运行。而是在引入了IT系统之后,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信息化改造带来的结果。关键原因是:IT应用系统利用技术方式把业务流程固化下来,编写到了应用软件里面。人们使用IT系统来完成业务操作时,过去手工操作的那种“规则指导下的人为操作”被改变成为“人跟随IT系统的操作”,IT系统指挥了人们的业务操作,规范了操作的流程,监督和检查了每一中间步骤的条件和结果,这才是IT应用系统对于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价值。

  规范整个企业及人员

  IT系统不仅是工具,而是企业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通过IT系统,才能将领导者的意志和成功经验推广到整个企业,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执行,大幅提高了企业的可控性和执行力。通过多种IT应用系统可以把企业的方方面面都管理起来。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仅可以利用IT业务系统来改进或改造企业的部分生产流程、业务流程,还可以改进和改造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简单说,领导者和各个岗位的人员可以把管理理念、把各个岗位的最佳实践、把最有效的方法、最合理的操作步骤等等都实现到IT系统中去,并且可以充分结合那些由纯IT技术带来优势,例如信息获取、存储、检索、计算、传输、对外联络等,达到提升整个企业行业内竞争力的目的。有了优秀的业务和管理系统,企业人员只能在IT系统的约束下完成操作和工作任务,从而规范化、合理化了整个企业,将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规范企业是企业信息化最有意义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IT应用系统需要不断地改进。这种改进不仅仅是增加功能和效率,最主要的是不断地优化生产或业务流程,并且通过IT系统的改进来推广下去。

  IT是核心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离开计算机许多事情以往是无法完成的,例如大规模运算、大规模数据处理、大规模存储、信息的高速传输和交换等等。而对于必需完成上述类型业务的企业来讲,IT系统就像飞机对于航空公司、数控设备对于机械制造厂一样,是核心生产力。

  不仅如此,对于小到仓库、车队这样的单位,如果有成熟的IT系统,还可以和客户的系统对接,直接在这些系统内完成下单、仓管、查收等工作,将非常有助于争取客户和留住客户,这就是IT系统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作用。

  1.3 各类企业的IT投入

  我国国民经济、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对于IT系统和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部分行业已经到达了高度依赖IT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程度,这是我国进入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专业咨询机构的调查指出,我国行业信息化的年投入已经达到四千亿的水平。

  同时,由于各个行业的主要特点和生产方式的不同,IT投入在该行业内的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差距很大。

  政府机构、教育系统等行业

  最近几年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投入规模与增长速度都很高。政府信息化是行业信息化的关键,是指挥系统的信息化。政府的信息化从横向看是包括税务、工商等在内的,以”十二金“为主体的信息化;从纵向看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信息化。信息化不仅面临单一主体的信息化改造问题,还包括各主体间信息化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投入。

  政府机构、教育系统等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解决内部管理、公文流转、信息化办工、公开化和透明化、辅助科学研究、辅助教学等众多方面。两个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多数部委级政府部门的IT年投入在数亿元水平,大学等教育机构的投入在千万元以上。

  金融行业

  银行、证券、保险等企业,几乎全部种类的日常业务和运营操作都高度依赖于IT系统。这个行业的IT系统数量众多、规模巨大,而且要求高度可靠和高度可用,一个系统每天可能需要处理数百万笔交易和数以百亿计的金额。

  此外,也由于这个行业的重资产投入比较小,凸显出IT投入所占的比例很高。我国的那些国字头的银行中,每一个银行IT建设的年投入都在几亿到几十亿之间。

  能源、电力和通信

  虽然重资产的投入非常高,但是由于对IT系统的高度依赖,能源、电力和通信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费用也相当高。在能源行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增长。

  电信业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每天需要处理至少数十亿个电话,还要将数亿人连接到网络上,非常之庞大。电信业是公认的信息化投入第一大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最近透露,3G建设的在2009年的投入至少2000亿。

  物流和交通运输行业

  以往,物流运输业的生产方式比较分散、初级,手工操作很多。然而,这个两个行业的业务基本上由车、物和人的有计划流动,以及单证和费用组成。用IT系统把单证和费用很好地管理起来之后,车流、物流和人流就在有序的控制之下了。

  我国全面实现电子机票就是依赖于大规模的IT系统。我国的物流行业里前十几名的龙头企业,每一个企业一年投入的信息化建设费用都在几千万到几个亿之间。物流和交通在最近几年里已经成为IT投入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矿业、原材料和制造业

  矿业、原材料和制造业,细分的行业众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参差不齐。部分行业已经处在由过程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升级的阶段,从而带动整个行业信息化IT投入快速增长,例如汽车、钢铁、电子电器、烟草等行业。由于世界的制造中心向我国迅速转移,这些行业的规模和从业人数巨大,从总体上讲,信息化投入的总额也是非常高的,大约占到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并且呈现增速发展的趋势。

  1.4 信息化带来的风险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信息化也会产生很高的风险和问题。在高度信息化之后,企业对于IT系统的依赖度很高,这个时候如果IT系统出现故障等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停工、停产、混乱和损失。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风险的存在,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故障风险

  高度信息化之后,IT系统就像企业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一样,控制着企业的生产和运行。IT应用和网络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多种问题,例如停止运行、流程混乱、数据丢失等等,使企业的作效率下降,甚至部分地停产和瘫痪,后果严重。

  作为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软件,IT系统不可能永远不发生故障。在IT系统的建设中,可以采取备份、冗余配置、多设备并行、多地点互为镜像、灾难备份等多种措施,保证IT系统的连续可用,尽最大努力减少故障的影响。

  安全风险

  网络和计算机特别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侦讯、信息盗窃、各种攻击等,造成信息泄漏、私密暴露、账号盗用、非法入侵、网络攻击、病毒和木马、设备瘫痪等等。在信息安全方面,信息系统的应用引入了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安全问题和风险,会给企业带来问题和麻烦。

  随着攻击手段的不断发展,安全防护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在高速发展,两者之间不断地较量,促进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不断地发展进步。但是安全问题是相当复杂和多样的。完整的安全防护需要建立起一个严密的体系,需要非常专门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应用有先进的安全手段,还需要建立多种制度来严格管理。

  建设风险

  IT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中也存在很多风险。例如,很多企业的IT建设是外包给IT公司来完成的,自己的人不掌握核心技术。外面的公司可能会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也有可能服务不好,企业因此可能很被动,出现受治于人的局面。

  IT技术和IT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消亡的速度非常快,那些提供服务的企业如果不断存在、不断提供服务,也是万幸了。他们如果倒闭了,IT系统没有人支持了,企业就可能会面临困境。这些发展在信息化建设和投入方面的风险一不能忽视。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在组织方式和队伍建设上需要有自己的考虑,需要按照本企业的需求、IT应用水平、人员组织和长期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有自己的考虑和安排,找到适合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