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IT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我们所说的大型企业内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以满足本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管理为目的,建立为本企业的用户和部分外部客户所使用的IT系统为主要任务的工作。
成千上万的人从事大型企业内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这个工作有很多特点,全面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这是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以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2.1 专业性很强的后勤服务工作
在很多企业中,负责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部门是一个后勤性质的部门。其定位就是为业务部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等本企业的大多数人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
生产部门和后勤部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别。生产部门是企业的主导者,后勤部门是被动的跟随者;生产部门是利润中心,后勤部门是成本中心;生产部门的工作以产量高和质量好来衡量,后勤部门的工作以问题少和服务周到来衡量;企业领导者对于生产部门的关注度必然是最高;后勤部门被埋怨甚至被冤枉也是经常发生的……
即使在网络运营商、电信、移动、ISP、ICP、电子商务、IT产品厂商等信息行业内的企业,负责自用IT系统建设和维护的部门也是后勤保障。举个类似的例子,对于一个机械制造厂,它可能生产农业机具,也可能生产电冰箱,厂子里有很多属于本企业资产的完成各类加工的机械设备,什么铸、锻、冲、车、钳、铣、刨、磨等,厂里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设计、采购、安装、保养和维修这些生产设备。虽然他们和本厂内的生产部门的人员差不多,大家都在干机械行业内的工作,但是这个部门在企业内的定位是一个后勤部门。
同样地,在联想、华为、中兴这样的IT企业内,各自都拥有数以千记的IT应用系统,大到控制生产过程的ERP系统,小到预订会议室这样的应用,建设和管理这些系统是其后勤保障部门的事。
作为一个后勤性质的部门,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工作,技术性非常强。在大型企业中,IT系统的规模很大,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广泛而且深入。即使在比较小的企业内,建设和维护IT系统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在最近十几年的时间内,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问题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IT专业人员都深感很难跟上这个发展速度,这种情况在其它技术行业内是很少见的。
企业内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专业性很强,工作难度很大,后勤部门这个定位,成本中心等等,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矛盾,令人难以处理,使得CIO的工作很难做。
2.2 支撑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战略
IT部门虽然是一个后勤部门,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来讲,这个部门却是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是决定性的一环。这是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些企业在现阶段提高其生产水平和服务水平,迈向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最主要的手段。
例如,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国内的物流行业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但是,大多数物流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还处在发展阶段,仓库、堆场、车船等硬设备有了,信息系统却还很落后。国务院近期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指出:
“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
这里所倡导的新技术大部分都是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在现阶段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物流行业里,是否大量应用IT技术实现信息化,是先进的现代物流和传统手工操作物流的分界线。
由此可以看到,IT部门在很多企业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不容忽视,与我们对于后勤部门的一般印象是大不相同的。
2.3 IT工作的复杂性
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包含的工作内容很多,相信每一个做这项工作的人都会感觉很难、很复杂。这种复杂性和工作艰难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技术的复杂性,规划和建设的难度大,推广和应用的难度大等等。
比较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包括了众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粗略列数一下就有机房设施、局域网络、广域网络、Internet出口、大型应用系统、中小应用、服务器设备、用户计算机、客户端软件、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存储、数据备份、多种安全设施、灾难备份等众多部分。
这里,每一部分设备或软件都包含了很多先进而复杂的技术,这种复杂性大幅提高了工作难度。例如,企业内需要购买一个网络交换设备或者防火墙,就可能有上十家公司提供多种规格的产品供选择。自己不懂,就无法以恰当的价格买来恰当的产品。最后,买了设备回来,自己的工程师能够把它们充分使用起来吗?也是问题。
又例如,应用系统内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系统运行缓慢甚至停顿,解决起来可能非常困难。本企业的IT人员不一定有能力去解决,原因可能是他们的知识和技术不足,也可能他们根本无法修改该系统的软件,或者无法变更其硬件设置。
这个时候,不仅需要系统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参与,还需要找来负责系统集成的人员和产品厂商的技术人员参与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还需要多家产品厂商的人员都来参加会诊。如果仍然解决不了,就需要把问题提交到产品厂商总部的研发部门去解决。
关键还不在于技术有多么复杂,关键在于,成功的IT项目是把恰当的技术应用到企业来,为企业的生产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充分地发挥了技术的作用,这才算达到了目的。这里不能唯技术论,信息化工作中很多时候还不是花大价钱买最好的技术,而是把买来的技术和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其实是很难的。
2.4 系统工程
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是耗时多年的大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对这个工作需要全盘考虑,合理规划,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厉行节约。
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大的银行每年在IT方面的开销达数十亿元,较小的银行也要完成数亿元的投入,在过往的十数年里连续不断。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销也在每年几千万元到十数亿元不等。我们常说,把这些钱花出去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信息化建设是改造和提升企业生产力的一项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很多大型企业会花巨资请咨询公司帮助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这部分规划是一个大纲,也是一个计划。不仅指出的发展方向,定义了重要的IT应用系统,定义了IT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和工作步骤,以指导若干年内的IT工作。
从技术角度上讲,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必需从技术的角度考虑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机房、网络、通信系统、用户认证、信息安全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系统间的关系和集成(数据交换平台、SOA、Portal等)、运行保障(数据存储、数据备份、灾难备份)等多个方面,仔细规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分几步走,建设一部分系统就充分用起来,逐步积累。
进一步讲,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可行性研究、确定初步方案、立项、组织队伍、需求调研、功能设计、技术设计、开发、软硬件部署、测试、推广实施、逐步进入正常生产、完善和改进、运行维护等,相当复杂。信息化建设具备非常强的系统工程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需有全局眼光,需要用系统思维来对待,否则是做不好这个工作的。
2.5 劳动量巨大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包含的劳动量非常、非常大,关于这一点,身在其中的人都有很深的体会,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
就说最简单的情况,对于买来就能用、完全不需要二次开发的应用系统,为它配备好服务器硬件、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备份措施、网络系统、安全措施等,完成各种配置,完成用户培训,然后开通使用,逐步解决使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没有几个人紧张地干一段时间也很难完成。如果用户量比较大,或者该应用系统的维护量比较大,这几个人很可能就长期干下去了,天天围着这个系统转,有干不完的工作。
很多大型企业使用的业务系统不属于通用系统,或者采购来的商用程序虽然基本可用,但是需要完成部分二次开发,这些情况下,IT部门的工作量就更大了。例如,规模稍大的IT系统都会包含百万行语句,甚至千万行程序语句,那都是需要人编写出来的。为了完成这些程序,要经历需求调研、功能设计、技术设计、技术框架编写、模块编写、调试、测试、试运行、推广实施、功能补充和改进、稳定运行,等等,无穷无尽的工作,所以说,IT系统给人们带来的是高度自动化,但是IT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却是一个劳动量非常大的人工工作。
2.6 创造性劳动
IT工作有一个非常基本的性质,那就是这个工作中包含了大量创造性劳动。
当我们从无到有来建设一个业务系统的时候,需要从调查研究和需求收集开始,从纸面上的规划到活生生的计算设备和软件系统,一步一步地把业务需求,把那些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和操作方式,通过总结概括、抽象归类、概念化、数据化、流程化、模块化、图像化等方法,逐渐转变为应用信息系统内的功能和模块。同时,还需要创造出舒适、容易上手的操作界面,清晰漂亮的展示,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高速高效的运行感受,等等。一个优异的IT应用系统的诞生,包含了太多的心血和劳动,太多的智慧和创造,太多太多……
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如果工作做得好,可以获得的最大的褒奖是“成就感”。
2.7 业务驱动
本文第一章列数了IT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在一个企业中,无论信息系统是该企业的基础设施、生产系统、生产辅助系统、管理系统、对外窗口,或者作为其它什么地位而存在,这些系统都是为生产和管理服务的,以提高生产水平、生产能力、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为目的的。同时,这些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内的各个业务部门,以及部分外部客户。
从这个基本性质来看,企业内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业务驱动”,即生产、管理等方面对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和对应用系统具体功能的需求是信息化决策中最主要的因素。
具体说,在决定是否需要建立一个特定的IT系统时,主要要看业务部门和企业主管们的判断和意见。既然IT系统也是生产设备,与采购或建设其它类型的生产设备相同,生产部门需要考虑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设备;企业主管要考虑资本的投入,以及对于效益和产出的期望值。
在具体IT系统建设期间,在确定该系统的功能需求、规模、基本架构、工作方式、建设步骤、投产日期等基本问题时,也需要听取业务部门和熟悉业务的人士(例如专业咨询公司)所给出的意见。
2.8 IT主导
信息化建设虽然是业务驱动的一项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应该由业务部门来主导吗?答案是不行的。原因在于信息系统的建设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太多,不要说业务人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来独立组织这个工作,水平不高的IT部门也未必能够胜任。
国际上许多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力量很强的IT部门,我国的很多大型企业中,例如银行、证券、保险、物流等,信息化工作主要由公司的IT部门来主导,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比较规范的做法包括:
业务部门提出需求,或者定期向业务部门征集需求;
由公司最高层、业务部门和IT部门共同参与下,制订IT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由IT部门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对于大型应用项目,由业务部门和IT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项目领导小组来完成。
2.9 与业务部门打交道
在业务驱动和IT主导这个关系中,业务部门是信息化的“需求者”和“用户方”,IT部门是“建设者”和“服务方”。这样,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在长期的工作中,这两个方面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IT部门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和各个业务部门大交道。
除了复杂的技术工作之外还必需和业务部门打很多交道,对于IT部门的许多技术人员来讲,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这是企业内IT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所以IT部门的人必需做好思想准备,学会如何与业务部门大好交道。
2.10 IT开销很大
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费用比我们通常所想像的要大很多,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比较多。
产品昂贵
信息技术产品有的技术含量高,价格也高。很多IT产品被国外发达国家的少数公司所垄断,例如大中型服务器硬件设备、大型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服务器软件、大型数据库软件等等。我国许多企业每年的信息化开销中,有很大一个比例(可能达到70%以上)都给了外国公司,在一些产品领域是没有其它的选择。
人工费用高
由于IT工作的技术复杂性,造成IT人员的人工费用高于其它行业。大型企业的许多应用程序的开发,无论是自己的IT部门完成,还是外包给IT公司,开发成本都是很高的,费用在2万人/月以上的情况是很平常的。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IT设备和软件产品的发展异常迅速,升级换代非常快,往往在我们掌握了一些技术,才刚刚开始应用的时候,新的技术又出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信息化建设的节奏掌握得不好,会造成投资效率低下,甚至不得不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