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上,就十分详细地总结了从延安时代带过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办法。到1989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行试点,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变为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大病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在社会保险部门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实现医疗费用的社会统筹。一直到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的44号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50多年过去了,医疗保险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当中,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老百姓在这其中也得到了十足的实惠。具权威统计,截止到2007年末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2亿人以上,而且现在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及其相应制度、法规的日臻完善,其信息化的管理也在逐渐走向成熟,医疗保险信息化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日趋深入。医疗保险信息化是社会保障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医保基金有效监管,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的有力法宝,是改进医保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一项深入民心的便民工程。搞好医保信息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医保成本,防止漏洞,提高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水平,使医保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信息化,更好地为参保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医疗保险制度和谐、健康发展。
现状:
目前,各地市开发医疗保险和医院管理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的软件公司层出不穷,由于各软件公司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差距,致使软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却让人堪忧。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小公司不但包揽医保中心的业务,而且有的还包揽了中心所管辖地区的所有涉及医疗保险业务的医院的软件开发任务,由于医保接口不开放,致使各个医院无法选择其他质量好的产品。在我国,医疗保险由于网络或者数据计算、存储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数据错误事件也屡见不鲜,各地市都有类似问题发生。诸多类似事件一再发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医疗保险信息化事业的安全性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我国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市级医疗保险中心还在采用"承包制度"(注:就是将医疗保险中心和中心所管辖地区的所有涉及医疗保险业务的医院所用到的医保软件全由一家公司来承包完成),而这样的做法不但会给医保中心的管理造成混乱(权责不明确),还会因为市场的无竞争导致的医疗保险信息化发展的迟缓。
问题及策略:
1、政府与IT服务提供商合作方式问题
政府部门与IT服务提供商之间选择怎样的合作关系对于系统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平滑升级、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政府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双方由于费用问题、技术能力不足、企业人员变动、政府需求变化过于频繁等各种原因而中途中止合同现象;各子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沟通不足导致的整合困难、资源浪费现象;因政策变化导致的系统升级维护工作在合同中界定不清楚而影响政策执行现象,在各地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并不鲜见。这些不良后果都是与合作方式的选择密不可分的。合作方式不同,IT服务商的可控制性不同、责任意识不同。相关政府部门在对本地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外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合作方式,就能够避免和最大程度地减少以上各种影响信息系统建设绩效的现象发生。就目前而言,医疗保险接口的开放(将医疗保险中心业务与中心所管辖地区医的医保业务通过中心开放的统一接口进行对接),有利于将医疗保险中心业务和中心所管辖区医院的医保业务进行分离,做到权责明确;同时也不会因为一家公司的变动造成整个医保业务瘫痪;以及对中心所管辖区医院的医保业务进行二次开发实施,减少医院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复投入;而且也有助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公平有序的竞争,从而增强市场竞争机制,避免医院强制性接受某一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效的整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保险业务。
2、软件开发厂商的经济、技术实力问题:
医保信息化建设项目地域性很强,可以说任何公司都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形成目前参与医保领域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公司众多,公司规模大小不一、技术力量参差不齐,竞争非常激烈。从调查结果显示来看,随着信息化的逐步展开,医保行业信息化建设趋于理性化,对厂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要求逐步提升,不仅注重其规模、效益、行业经验以及服务培训,对其提供的产品或系统也有了全方位的衡量。可以说,在经过建设初期的纷乱市场之后,医保项目的技术含量将越来越高。由于医保系统中人事资料数据库的庞大,操作上也要求较强的交互性,因此对软件系统的开放性、先进性、可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可扩充性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需求;除此之外,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也是医保用户的必然要求。医保信息化项目中对产品与服务方面的高标准需求,将有效推动着医保市场的发展。确定了适合本地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政企合作方式以后,能否对参与竞标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最终做出理性的选择也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一环。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功能性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建设过程中需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并不是所有投标厂商都能胜任工程承包的角色。IT服务提供商是否具有成功经验积累、项目管理水平、项目实施能力、信息技术人员力量、技术水平等各方面资源和能力都是保证大型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重要条件。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需要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加、修改和升级。但由于软件开发商的技术封锁,软件加密,要进行系统更新,则需大笔费用,使得一些新政策、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新技术,一时难以在程序上实现,以满足各类需求,这样不仅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管理的优势,反而制约了改革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刚起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保政策原则上虽已明确,但与政策相配套的具体规定及业务操作程序等还不健全,有些政策还是由县统筹区自行确定,因此造成全市各统筹区政策、操作方式不一,难以实现系统规范管理,也对今后系统升级维护及全市统筹都带来许多问题。
3、整个系统的安全维护问题:
有些地区,由于资金不足,涉及软、硬件安全管理方面,能省则省,能减则减。防火、防盗、防黑客的意识薄弱,安全隐患抛之脑后;还有些地区,组织结构不健全,没有严格执行管理操作规范。然而,恰恰相反,医保信息系统在医保管理的运用,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医保信息管理是医保基金收支管理、医疗费用数据处理和保障参保对象就医的技术平台。信息系统的维护也是极其重要的,系统运行是否稳定,维护管理工作不能忽视,信息系统如同人的机体一样,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软、硬件故障,特别是一些易损、重要的部件,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延长,故障发生率会不断增加。如果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必然会影响广大参保职工看病就医。
当前,我们正处在医疗信息化行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和完善,是体现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最佳途径,我们将本着"医疗保险无小事"的原则,更进一步规范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使信息管理工作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