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不用再把硬盘一个个连上电脑找素材了!”这句感慨,来自于纪录片团队和之梦的创始人——竹内亮。
2013年,日本导演竹内亮在南京成立了纪录片制作公司——和之梦。随后的九年时间里,竹内亮带领团队,拍摄了《好久不见,武汉》《走近大凉山》《再会长江》等纪录片,被外交部两次点赞,多次登上热搜,B站账号累计点赞数超过270万,力图还原真实的内容风格让很多观众认识了他。
一支半小时不到的纪录片,往往需要全程拍摄四五天乃至更久。多年积累的视频素材,被分别保存在无数硬盘里。剪辑师想要找到某个素材,需要将硬盘一个个连上电脑搜索,费时费力;大量设备器材的借用维护,也全靠传统的纸质表单,经常出现借用忘记登记的情况。
今年八月,为了解决设备维护效率低下的问题,和之梦团队基于钉钉低代码工具,开发了一套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对公司上百件器材做统一维护管理,覆盖入库、领用、归还、报废、保修全流程。
如今,每个设备都有了一张“身份证”。大到三脚架、摄像机、遮光板,小到一条电源线、一张SD存储卡,都能在系统里查到相关信息。比如,剪辑师只需用钉钉扫一扫硬盘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清晰了解到对应的存储内容;扫描一台摄像机,就能了解它的设备参数、借用情况、维修历史等。
然而,在公司成立初期,考虑到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竹内亮无法想象能轻易建立起一套数字化系统。当时,团队连基础的请假、报销、调休都在用最原始的纸质表单,这无形中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直到四年前,和之梦开始将工作“搬”到钉钉上。负责人力行政的时溢穗表示,“钉钉很容易上手。只需要讲10分钟,新人就能明白该怎么申请调休、提交项目申请等,很快就能熟悉公司的整个流程。”
如今,团队共有四十多人,一半以上是90后。“在我这里,赚不到大钱,但是可以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带领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纪录片团队,竹内亮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想法和创意的平台。钉钉也逐渐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工具,帮助团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作中。
事实上,团队任何成员都有机会将想法变成现实。只要内部讨论可行,员工可以在钉钉上提交立项申请,获得项目经费和人员支持,竹内亮还会提建议、拉资源,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感动无数网友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就是来自于摄像师徐亮在钉钉上主动发起的项目。
钉钉文档是团队协作最常使用的功能之一。2020年6月,《好久不见,武汉》在全网获得广泛好评。这部纪录片将目光聚焦在了普通的武汉家庭身上,竹内亮在社交平台上征集信息,编导一个个电话沟通,将初采内容记录在钉钉文档上。编导、摄影、新媒体运营在文档中协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经过数天的密集讨论,最后在这份将近十万字的文档中选出了10组人,完成了拍摄。
培养新人成为独当一面的导演,也是竹内亮重视的工作。过往,每个项目的资料分散在相关负责人各自的电脑中,无法共享。如今,团队将操作手册、成片素材等珍贵资料沉淀在钉钉知识库里,分门别类整理,帮助新人快速学习成长。
来中国九年,竹内亮始终坚持拍摄纪录片,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快”。这背后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数字生产力工具给内容创作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