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和线上交易日益普及,大部分银行业务都可以在移动端办理,银行网点作为传统的服务渠道,盈利能力和客流量均下降明显。但网点又是商业银行依托牌照和覆盖广泛的特点,形成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优势的发力点。
因此,业界针对银行网点未来发展的共识是“地位仍然重要,但转型势在必行”。
金融数字化转型,银行网点是重要一环,要打破常规,需完成三点转变,即:标准化服务向定制化服务转变:推销式的销售模式向服务型销售模式转变:封闭式向共享型经济融合转变。
新华三集团在深入洞察银行网点转型的三个业务特性基础上,针对性地推出基于IPv6+技术的递进式AD-WAN分支解决方案,在银行网点转型的智能化、服务化和融合化三个不同阶段分步对其承载网进行改造。通过递进式改造逐步释放IPv6强大性能,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动力。
第一阶段:网点智能化转型,培育新服务意识
网点智能化改造是通过智能化设备拉通线上和线下的业务,综合运用视频采集、生物识别等技术将标准化的业务逐步转移到线上,从而实现高柜业务智能化、低柜业务移动化,将网点员工从柜台后面逐步解放出来走向台前,降低因盈利能力下降带来的运营成本压力。这个阶段对网络的要求主要是实现网络资源的降本增效、简化运维,为网点未来转型打下基础。
考虑到当前银行现有分支网络的设备类型多、能力参差不齐、在网厂家多的现状,综合考虑业务发展的诉求,优先解决最急迫的问题,第一阶段的网络改造可采用分行和骨干分离的方案,分行控制器和骨干控制器解耦部署,暂不进行相互操作,降低部署难度,最大化地享受现有的各个厂家控制器提供的可视化运维的福利,同时稳步推进控制器层面的互通,为后续阶段的端到端部署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网点服务化转型,实现金融新零售
如果说网点智能化改造是节流,那么网点服务化改造就是开源。通过场景化服务来增加客户到店里率,挖掘潜在客户群,提高金融零售额。这一阶段,网点需要一改当前标准化模式,下沉到社区,根据地域和周边人群的特性动态定制网点、提供服务,并积极响应变化,动态调整服务内容。总行需要将业务和产品类型池化,网点的业务决策下移到分行或者网点,允许网点灵活选择资源池中对应的业务和部署的时间段。通过这种灵活的部署方式,可以让网点保持业务新颖性,持续维持特定客户群粘性。
这一阶段的网络,需要综合考虑现网设备和控制器的能力,对于网点数量少,历史包袱轻的股份制和城/农商行,可进行端到端的IPv6+部署。对于规模较大,历史包袱重的国有大行,建议采用两段式部署方式,通过骨干控制器单向调用分支控制器获取BindingSID的方式,在两个控制器实现协同,用最小的对接代价获得端到端可视化的能力,同时部署随流检测来简化排障。
第三阶段:网点融合化转型,拥抱金融新业态
网点服务化和智能化改造完成后,网点自身实现了“开源节流”,但是仍需要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技术完成客户画像,才能最终实现贴身化服务和精准营销,实现收益最大化。而完成客户画像,单单依靠银行自身的大数据信息无法精确完成,需要改变原来的封闭思想,采用融合的心态拥抱共享经济,与主流的互联网应用APP共享客户信息。这一阶段网络需求主要是全面运用金融科技的成果,实现业务的自动化部署和自动化运维,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第三阶段的网络核心诉求,一方面是释放网络的可编程,通过基于意图来实现网络业务的自动化变更,实现网点对业务的自主决策和自主部署,进一步提高业务变更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的数据收集、AI知识库和训练模型实现网络状态的精准预测。可通过引入编排器实现端到端的部署,彻底释放IPv6+的可编程性、可视化运维和应用感知能力。
综上所述,在深入洞察金融网点转型的三个阶段的业务特性基础上,新华三集团以“应用驱动”为实践理念,针对性推出基于IPv6+技术的AD-WAN分支解决方案,配合银行网点改造的三个阶段对其承载网进行改造。以我国某大型金融机构为例,新华三AD-WAN基于用户业务自动计算和选择可靠性、健康性最优的链路,均衡流量分布,让链路利用率提升了50-70%。
未来,在“云智原生”战略的指引下,新华三集团将继续聚焦IPv6+前沿技术和金融行业场景落地,为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