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大力推广,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在本世纪初引入我国,近几年数字化医院成了医疗界的流行词。原来病人排队,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让大家很头疼,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信息化走进医院的时候,所有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HIS(医院信息系统)和PACS(图像归档和通讯系统)已经成功上线。
医院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完全有别于生产制造等其他行业,医院不应该采用人、财、物为中心的信息化模式。当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平意识到这并不能成为趋势的时候,他改变了理念。他介绍到:“我们是以病人信息为核心进行信息化建设。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以病历为中心,这也是我们医院实践的结果。在我们医院信息化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也有很多的参考样本,如果合适我们一定会采纳,但是那些案例和我们的路子不吻合,我们只有继续寻找。”
核心为患者需求
目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采用的系统就是和厂商研讨后所制定的HIS,从人、财、物管理侧重转向临床资料收集这方面,这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作为医院的人、财、物管理并不是不重要,只是管理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临床信息的管理。李平表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的思维就是以人为本,卫生系统都在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怎么体现在信息化上呢?就是以病人的临床资料为中心,把所有的病历保存下来,将来病人一来,我们一调,就可以看到他的病历信息。我们要把病历搁进去以后,就可以满足医生的要求,主要是更满足病人就诊需求。医生把信息一调出来,把以前的诊断情况都看到了,一目了然,对病人的就医时间和就诊质量很有帮助。”
的确,这样以人为本的建设,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也大大方便了患者,本身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一个大环境下所做的,因为很多医院都在惊醒信息化建设。因为我们有这样的需求,但是具体到我们信息化有一个主线,我们的主线不是采取当时的系统,而是采取比较先进的以病人资料为中心的系统。
实现八个“化”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一样。李平感叹地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个庞大工程,在推广和建设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在前期考虑不周或不到位,最终往往会走偏,甚至会走向失败。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所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握好了总体思路。”
李平强调最多就是在信息化建设展开工作的同时,实现八个“化”,主要体现在:
1.就医流程最优化
把优化病人就医流程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切入点,充分应用各种成熟技术,如磁卡、条形码、因特网和手机短信等,着力解决诸如门诊“三长一短”等现象。
2.医疗质量最佳化
充分利用系统信息及集成,让医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各种诊疗信息,为快速准确诊断奠定良好基础;并通过各种辅助诊疗系统的开发,来提高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性。同时,也能把医生护士各种可能的差错降到最低,达到医疗质量最佳化。
3.工作效率最高化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平台,将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如PDA)、自动化设备(如自动摆药机)和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引入到医院数字化建设中,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4.病历实现电子化
深刻理解电子病历的内涵,丰富原有病历的内容,把包括CT、MRI、X线、超声、心电图和手术麻醉等影像图片、声像动态以及神经电生理信号等全新的信息记录在案,使病历更加直观和全面,确保医疗信息的完整性。
5.决策实现科学化
通过建立强大的管理和诊疗数据仓库等系统,使得医院管理和诊疗决策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和诊疗决策水平。
6.办公实现自动化
把办公自动化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抓好公文流转办公的自动化和日常工作管理的自动化,基本实现院内公文无纸化和快速传递邮件化。
7.网络实现区域化
针对病人的合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把区域医疗信息网络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进行研究和建设。
8.软件实现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把软件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贯穿始终。包括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和接口代码,医院内部的病人ID号也应尽量采用统一的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
统筹协调关系
信息系统是医院建设和管理中的新事物,建设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如何处理这些矛盾,也是医院信息主任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就是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软件的关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数字化医院必须实现包括医疗行为、行政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造、重建的过程。李平表示:“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软件两者都是人为的,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软件谁服从谁,遵循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看哪种模式更能发挥高效率。因此,我们只能把信息系统建设看作是支撑流程再造、对病人提供新的服务项目等变革的有力平台与工具。管理现代化要求信息化,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进而从整体上改变医院面貌”。
其次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是指网络设施、硬件设备系统等。这些都是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条件,是基础,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网络布线、计算机安装、软件调试等工作。这里所指的“软件”就是管理与培训工作。硬件建设好了,软件没有跟上,终将功败垂成。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要重视软件建设。如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李平深有感触地表示:“我院就组织编制了电子医嘱字典和价表字典,并建立了及时更新和维护制度;同时,还制定了《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及工程软件操作要求》,使全体人员依有所据,操作规范。”
最后就是应用与拓展的关系。医院不但要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用好,要充分发挥工程中的各项功能。不过,如果在现在的基础上拓展工作也很重要,在工程技术力量较强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必要的软件开发,以提高工作效率。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管理和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如何继续进步,将会碰到一个发展瓶颈。李平说:“这与国内医院信息化碰到的问题相同,就是国内外成熟的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越来越少,包括管理的和信息化的专门知识。就像医学科研一样,要想突破瓶颈,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工作,才能够保证不断的创新和实施”。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在HIS上线后的一年,随即又推出PACS,这两个系统对改进就医流程、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他们就组织技术力量,采取自身开发与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将其成功运用,走在了全军的前列。
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李平表示:我们实施信息化的时间并不长,经验不足,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很谨慎的,但是不久前,我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在我们所上线的HIS和PACS两套系统中,都暴露出来了缺陷。
一个经过多家大型医院运行考核的HIS应该没有重大的技术问题,但是,众多医院仍然为选择HIS产品和厂家而困惑。这是因为HIS与医院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关系密切,因而在不同的医院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从用户角度反映的主要是系统客户化和维护问题,而HIS公司往往抱怨医院在管理协调和技术配合方面不力。这里深层次反映的实际是软件维护费用问题。
李平介绍:“在我们医院信息化开展的前期做过调查,美国HIS建设费用中,软件费用、硬件费用和咨询培训费用一般各占1/3,而国内HIS中,硬件费用一般占80~90%以上,没有咨询和培训专项费用。这当然不是医院的责任,而是HIS公司价格恶性竞争的结果。在吉林市IT行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HIS厂商极少,供我们选择合适的系统就少之又少,这个给我们和厂商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尤其维护成本极高,在我们实施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就浇了冷水,但是我们仍然和各个厂商寻找着中和点,最终在2004年我们的HIS系统成功上线,在投入使用以后,虽然规范了各项管理的流程,但是在软件制定方面仍然存在漏洞,从早期的参数定义和系统初始化工具,到中间件工具的使用,进行了多种努力尝试。现在看来,还没有最彻底的解决方案。随着HL7(卫生信息传输标准)的普及,HIS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会影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格局,我们也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而相对于HIS,我们引进的PACS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国内的PACS一般还比较粗糙。应该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使用PACS取代或部分取代胶片时,不能降低诊断水平。图像显示的质量成为PACS的关键。由于视觉生理学的原因,黑白显示器的灰度是非线形的,因而图像显示结果与胶片不同;不同显示器的的亮度、对比度不同,同一张片子的显示效果不同;为了清楚显示不同组织的特点,需要对原始图像进行矫正;不同部位和组织的显示分辨率要求不同,这些都有可能直接影响诊断的正确性。”李平介绍到。
尽管两套系统的上线,大大提升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但是目前,系统仍然不够完善,有待于改造升级。李平表示:我们一直在努力着完善系统,信息化之路还有很长要走,在整个国内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几乎同步开始,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对象,之所以系统不够成熟,原因也在于此。不过这不会打消我们的积极性,我们马上就会引进RIS(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相信这些系统会更好地配合,应用于医疗中,我们团队也在时时刻刻准备着下一步的拓展工作。
突破人才瓶颈
任何领域信息化建设都是以人才为依托的,不管是信息化建设的决策,还是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以及信息化的应用,信息化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医院信息化在专业人才的招聘问题上,总是一将难求,想找一位懂得医学知识的IT精英真的太难了,在建设医院信息化队伍时让领导大伤脑筋。
医院信息化建设目的是服务于医疗和管理的。这也就要求医院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医疗、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知识,这样的人才对于医院来说的确十分缺乏。
在这方面李平有着自己的办法,首先就是发起“心理攻势”,“所有领导认为值得培养的人,我们会想办法让他先留下来,首先对其进行医疗知识培训,然后,医院每年都要拨给信息中心几万元的培训经费,鼓励员工自己申请到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接受在职培训。尽管很多时候,往往员工处于工作压力的考虑,没有时间出去接受培训,我还是要去跟员工协商,鼓励员工出去参加某方面的培训。员工的进一步深造对医院与员工双方是共赢的态势,个人与医院共同发展才是医院信息化最理想的发展状态。毕竟,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不学就会落后,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保证团队稳步成长的一种有效手段。”
李平表示:同时,我们的信息管理中心建有内部的电脑网络教室,有专门负责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的负责人,经常组织内部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全院职工,培训内容除对医院专用信息系统的培训以外,还针对信息技术知识处于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培训。其中包括,计算机通用知识培训,例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安全知识、网络基础知识等等。
医院信息化部门只有通过全员培训的方式,使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应用者具备简单的计算机及网络的维护知识,才能为医院信息化部门节省工作量,将医院信息中心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研究上来。■
解决方案推荐
方案名称:
医院HIS系统解决方案
适用范围:
大中型医院
软件环境:
Windows标准操作,软件设计符合卫生部标准
推荐理由:
整体系统结构为B/S三层结构,其中客户端采用瘦客户端计算机又称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简称NC。服务器端配置终端服务器集群和HIS应用服务器。NC通过HIS内部网络同终端服务器相连接,终端服务器提供负载平衡,可以动态调整多个服务器之间的负载以优化系统性能.HIS应用服务器分为中间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业务逻辑组件运行在中间件服务器上,数据集中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整体设计体现的是分层结构,集中管理,一方面,通过终端服务器群可以集中管理全部网络计算机终端,保证了安装及后期维护的简易,另一方面,业务逻辑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开可以使得系统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所需要用到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工作站、服务器、打印机、UPS、网络设备、磁带机等,而这些设备往往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