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近期公布的调查显示,未来十年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垃圾将大幅增加,中国将增长4倍,2020年前印度的电子垃圾将达到2007年的5倍。
包括手机、打印机、电视、冰箱等其他电器的电子垃圾在全球每年增加4000万吨。清洁人员为了从电子垃圾中找到铜和金等值钱的零部件,会不适当地燃烧电子垃圾,放出有毒物质。
报告称美国是电子垃圾的最大制造者,每年产生大约300万吨电子垃圾。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中国国内每年产生约230万吨电子垃圾,也是众多发达国家电子垃圾的接收地。
那么,到底能否找到一个可靠的方案来消灭掉这些让人头疼的垃圾呢?
8年前,美国建筑师威廉·麦克唐纳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布朗嘉特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他们所提出的“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理念给了工业界很大的启发。他们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里看到了希望——樱桃树从它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花果丰硕,但并不耗竭它周围的环境资源,而是相反,用它撒落在地上的花果滋养周围的事物。
那么对于那些工业产品来说,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不是变成无用的废弃物,而是可以被随手扔到地上自然分解掉,成为动植物的营养物和土壤的养分;或者是返回到工业循环里,成为制造新产品的高质量的原材料。
这不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目前已有600多种的产品应用了他们的设计哲学或材料。
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公司开始重新思考产品设计的角度。比如,联合利华公司的一款冰淇淋的包装盒在一小时内会自动溶解为液体。耐克推出“可拆解的球鞋”,当消费者想要丢弃旧鞋的时候,可以把鞋子拆解成“可回收”与“可丢弃”的两部分。空中客车380飞机座椅所选用的布料是可分解的纤维。
除了在产品设计最初将循环经济模式纳入考量、改善材料之外,对于电子产品公司来说,还可以通过改变经营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变卖为租”就是个不错的办法。
让我们大胆设想一下这个情景。你有一部手机,但是它并不属于你,而是属于制造商或零售商,你只是从他们那里租过来,每个月支付一定的租金。手机是空的,需要哪些服务,就向运营商预订,想看视频短片,或是听MP3,用什么安装什么,并为每项服务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使用期限内,当手机坏了或者想更换新款的时候,就把手机还给制造商,换取一部新的手机。淘汰的手机回到制造商的回收体系中,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重新投放到二手市场上。所以以后在商店里看到的并不是顾客在挑选商品,而很可能是在预订服务,而大多数人可能已经在网上完成预订了。
在这个过程中,对制造商而言,则是一次完全的战略变化。因为当所有的产品都不卖给消费者而是租给他们的时候,实际的产权归制造商所有,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他们就必须要生产经久耐用的产品,而且在设计的最初就要考虑产品将来回收的可能性。那么生产的重心就会从原来的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转变到更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能效。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浪费。而有一天当制造商完全遵循了这种体系运转的时候,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在解决了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为自身节约了大量成本。
这种由制造商来提供产品,租给消费者而不是卖给消费者的模式,并不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有很多公司已经愿意尝试这种模式了。比如索尼,它在欧洲生产的PSP开始启用一种回收体系。如果你有一台用坏了的PSP,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索尼,他们会上门送你一个看上去更新的机器,收回原有的。同样,富士施乐公司也开始将自己的一部分复印机产品“租”给它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