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igm倪锦峰:如何以新的存储密度规则来加速数智创新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也推动了存储技术的发展。其中,闪存以简化管理、减少占用空间、减少耗电和散热成本等优势,逐渐成为大型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首选存储方案。

在2023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现场,Solidigm亚太区销售副总裁 倪锦峰介绍了在计算和存储加速去中心化的趋势下,如何用创新的高密度闪存存储解决边和端环境下的数据存储难题,也介绍了QLC闪存凭借在高密度、成本、性能的优势,在行业应用中展现的实际价值。

去中心化的趋势带来的存储挑战

IoT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将数据从边和端侧传输到数据中心的成本会很高。有推算数据显示,与直接存在边和端本地相比,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数据中心所需的成本要高4x。

除了成本,与远程数据中心传递数据还会带来延迟问题,影响服务水平。我们应该意识到,与其把数据存在集中式的数据中心,不如把数据存到边缘和终端所在的本地。然而,将数据从云端转移到边和端的会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是尺寸和重量的挑战,从云数据中心有标准的机架服务器,而边缘数据中心常见的则是1U半宽服务器,如果要考虑到一些智能终端的话,留给存储设备的空间更有限。

功耗方面,数据中心里可以轻松为每个机架提供12kw的功耗,但到边缘数据中心则可能就只有400w的了。到了终端侧,更要考虑电池容量的限制。

可维护性方面。云数据中心有现代化的标准化的维护,但到了边和端,在维护方面需要额外付出更多成本。

在运行效率上,云数据中心环境里有更强的可确定性,而到边和端,则需要面对的复杂的环境,甚至还得考虑空调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问题。

在可靠性方面,即便是数据中心也在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可靠性,在边和端的场景中,想要构建可靠性需要更多考虑。

总之,只要离云数据中心越远,面临的各方面挑战就越严重。而倪锦峰表示,更高的存储密度可以帮助解决这些挑战。

Solidigm用高密度QLC闪存解决挑战

Solidigm与SK海力士一道,不断提高着闪存存储的存储密度。通过线性扩展(Linear scaling),逻辑扩展(logical scaling), 垂直扩展(vertical scaling)以及架构扩展( architectural scaling),保持着在存储密度方面的优势。

SK海力士此前宣布238层 TLC正在规模出货,而321层技术也正式宣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发300层以上的NAND闪存公司。而Solidigm也在批量出货第四代192层的QLC SSD,这里其QLC介质的面密度比水平最近的竞争对手高 28%。

2023年,Solidigm发布了61.44TB的QLC SSD——D5-P5336,存储密度创业内之最。还发布了一款功能定位与傲腾SSD相近的SLC固态盘——D7-P5810。与此同时,Solidigm推动CSAL加速技术的应用,支持各种品牌的SSD通过Write shaping改进QLC的性能和寿命。

Solidigm是QLC闪存技术的支持者,倪锦峰也不遗余力地让更多人真正认识QLC,消除对于QLC的误解。

首先,QLC的读取性能会降低 ?但Solidigm QLC的方案可以证明,QLC的读性能其实可以跟TLC SSD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 TLC SSD 还要更快;

第二,QLC写入性能会显着下降?但实际上,QLC和某些 TLC SSD 的顺序写入性能差异大概在 20% 以内。当然随机写入情形下,16k/64k这种大IU设计的QLC SSD性能会较差,但通过CSAL进行write shaping,把小块写进行顺序化,可以大幅度提升写性能和SSD寿命。

第三,有些人认为Bit per cell增加(比如从TLC到QLC),延迟就会加倍? 具体还得看工程实现,实际上,Solidigm QLC在写压力下的延迟明显优于友商的 TLC。

第四,QLC只能实现数百次擦写?而事实上Solidigm QLC可以达到 3000次擦写,QLC SSD整体写入量远超预期。配合大容量的部署方式,它可以提供更大的全寿命期数据写入量。

最后,故障率预计会增加?其实Solidigm QLC 与 Solidigm TLC 具有相同的质量和可靠性。 事实上,与 TLC 一样,拥有业界最佳的防止静默错误的能力。

在了解QLC的技术特性以后,才能放心大胆地让QLC SSD发挥密度优势。

我们看到,采用Solidigm D5-P5336 61.44TB QLC SSD来实现100PB对象存储方案,相比于传统HDD或者TLC SSD方案,其可以在功耗、服务器数量,维护成本等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可以分别实现47%和17%的TCO节省。

QLC的技术方案也获得了很多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

VAST Data是一家受关注度比较高的存储公司,在使用Solidigm 61.44TB的D5-P5336之后,让存储系统获得了更高的可扩展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现在和未来AI应用对于存储的需求。

Supermicro在服务器里使用基于QLC的E3.S 固态盘之后,为其用户提供了高密度和高能效的价值。戴尔产品副总裁David Noy曾在之前相关采访中表示,QLC在严苛环境中表现出了TLC一样的高耐久性,而且有更高的容量和更低的成本,为什么不呢?

国内用户一起推动QLC技术落地

过去几年以来,在国内市场,Solidigm与合作伙伴围绕QLC技术做了很多应用创新。

Solidigm与国内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在QLC SSD上使用Physical stream技术,让数据摆放方式与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做法不仅减少了垃圾回收过程数据Copy的频率,也降低了写放大,延长了SSD的使用寿命,在延迟和业务响应上也有明显提升。

上海酷栈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云桌面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互联网公司,桌面云服务节点需要强大的存储,而且对于写的需求更多,传统基于SATA和SAS SSD的方案性能明显不足,而在采用了Solidigm P5316 15.36 TB QLC SSD之后,在性能和性价比上均有显著提升。

结束语

Solidigm一直以来都是QLC技术的创新者,也是推动QLC技术落地的先行者,从倪锦峰的介绍中能看到QLC技术的显著优势。

QLC前景广阔。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研究显示,数据中心里面大约80%的工作负载是读负载,只有20%是写负载。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CDN 等技术发展,随着流媒体、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农业等产业的发展,读负载的工作负载比例还会增长,这都利好QLC。

QLC成本优势明显。在从云到边到端的趋势下,QLC相比于TLC可以存储更多数据,与磁盘相比优势更为明显了。QLC技术可以显著降低TCO,一些场景下,QLC 阵列相比于TLC 阵列可以节省20%的成本,相比于磁盘阵列则可以节省50%。

最后,别忘了刚才提到的,QLC性能其实不差。QLC在读性能层面跟TLC无异,这是Solidigm非常看好QLC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