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代表:“算力”跑得快,“存力”要跟上

存储是数字世界的地基,数据存储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数据只有‘存得下’,才能用得好。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这样说道。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养料。而人工智能产业带来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冯丹教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人工智能涌动的热潮之下,围绕其安全管理和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标准还不健全。

为此,冯丹教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发展AI数据存力,助力AI算力提升和应用的建议》《关于发展数据归档和灾备产业,激活数据价值的建议》等3份建议。

(图源: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公众号)

冯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IEEE  Fellow。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信息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主任,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让数据存储更安全、更高效

“从2023年的调研结果来看,在当前大模型火热的趋势下,为了人工智能产业更好的发展,需要从制度标准入手,配合对数据归档及灾备生态与技术这两块薄弱环节的引导,更好更充分地发挥数据价值。”冯丹教授表示,AI的跨越式发展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经过不断训练,就能生成对语言的深度理解。这也为人机对话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而不再是相对浅层、机械执行指令输入式的人机交互。

她建议,在政策引导方面,建立国家层面的全局数据存储管理标准,进一步加强和细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和人工智能平台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提高数据安全存储的技术要求;在产业生态方面,加强数据保护产业中各灾备厂商之间的合作,促进跨专业、跨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从而有效培育产学研合作的开放生态,壮大灾备产业能力;在技术方面,则要扩展灾备技术的新架构,孵化未来先进数据灾备技术创新,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

推进存力算力协同发展

此外,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测算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冯丹教授表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更多善学习、能进化的智能机器人走进家庭,也许是不错的探索。AI应用需要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存储器与存储系统是数据的载体,关乎数字经济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只有数据“存得好”、算力“算得快”、网络“传得稳”,才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提供更高质量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但当前,在规划AI算力基础设施时,往往只把算力作为最关键的评价指标和投资对象,而对AI数据存力考虑不足,导致存力发展不充分。

即使算力跑得快,若存力供应不上,也会造成CPU空转等待,导致整体效率低下。AI数据存力不足、存力与算力不均衡,正成为制约我国人工智能领先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冯丹教授建议,发挥存力算力协同优势,促进AI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指引、国家训练场建设指引等指导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政策,保证大模型训练推理所需的系统整体能力和效率,以支撑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

要促进存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智算基础设施的科研创新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抢占发展先机,推进AI存储在极高性能、极致可靠性等方向上的创新,支撑并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建设和完善AI数据存力产业标准,规范和牵引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冯丹教授建议成立AI存储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将AI存储产业标准纳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围绕AI数据存储技术和产品的功能性能、行业应用、节能环保等需求,积极开展领域热点产品、关键技术、测试规范标准制定工作,规范市场,不断完善AI存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等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

冯丹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大数据存储系统、非易失存储技术,存算融合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多个国家级项目的领军人物,她领导研究团队,深入探索存储系统理论与技术,拥有80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荣获多项科研成果奖。

2023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期间,正值DOIT二十周年庆典,DOIT向冯丹教授授予“存储成就奖”,以表彰她在该领域的杰出成就与贡献。冯丹教授曾多次参加由DOIT主办的存储主题峰会,包括全球闪存峰会,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等系列活动,深入分析闪存存储前沿技术以及我国在数据存储领域的发展机遇。多年来冯丹教授在科研领域默默耕耘,培养了一大批存储人才,持续助推中国存储产业的发展。

(综合新华每日电讯、科技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