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尊严”是最让人心热的语言,而“低碳”则是最热门的词汇。
3月5日,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温总理在工作报告结尾部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进“尊严”二字,会场响起长时间的掌声。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尊严”引来掌声,而“低碳”则引来“热议”,节能减排给人以紧迫感。温总理提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低碳”两会,不但体现在许多委员和代表的提案、议案和建议中,也体现在两会本身和新闻活动中。今年两会,网络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代表和委员的提案、议案和建议可以通过网络提交,减少了纸张的使用,两会新闻中心公告板也由实物改成了“虚拟”,即通过新闻中心官网发布每天的采访安排和团组开放情况。新闻记者只要登录上网,北京几十家宾馆内代表和委员的日常活动即可一目了然。
另外,笔者还注意到,许多采访两会的记者也“身体力行”低碳经济,很多记者不再单独开车,而是几个人拼车打的,很多外国记者既不开车也不打的,而是坐新闻中心安排的摆渡车,从驻地前往会场或梅地亚新闻中心参加采访活动。在记者会上提问越来越“大胆”的“老记”们,在低碳经济面前,出行倒是越来越“低调”了。这让人欣慰。
面对低碳经济,代表和委员们的建议或提案则要“高调”得多。笔者接触的一些人大代表,特别是工业领域的代表都提出了关于低碳的建议,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杜善义在建议中说,发达国家生活碳排放和生产碳排放的比例是7∶3,而我国倒过来是3∶7,工业排放是难点。他建议在制度上、技术上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中创软件董事长景新海则提出,发展软件产业本身是“低碳”行为,但软件产业也存在节能减排的问题,除了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倡和发展中间件也是为低碳经济作贡献,因为中间件是“可复用”的,减少了“部件”的重复开发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基础软件的国际竞争力。
低碳,值得“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