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领智慧时代",这是3月25日"IBM论坛2010,暨IBM2010中国策略发布会"的主题。对于IBM来说,普及其"智慧地球"的理念并在这一愿景下迎接新的数据信息挑战,已经成为了其近年的一个战略重点。无论是在城市建设,医疗体系还是交通信息方面,IBM都提出了更为先进的理念。同样的,基础设施架构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核–这就是"智慧的架构"。
智慧的架构带来了什么
IBM 大中华区重点客户科技支持与系统事业部总工程师陈国豪介绍说,智慧的基础架构是以物联网接入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架构理念。在这其中包含有性能、虚拟化、工作负载优化、业务连续性等多个方面。智慧架构的主要意义在于,基础设施将更多的节约人力劳动,而转变为崇尚自动和统一管理,同时提高性能降低成本。
陈国豪以智慧城市和智慧电网进行了举例。他认为,这两个理念在本质上对计算性能和联线交易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Power 7系列产品在智慧架构的底层上占据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Power 7的处理计算能力保证了智慧架构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性能"。
除了性能以外,虚拟化也是智慧架构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虚拟化的好处不言而喻:降低总拥有成本(TCO),共享架构标准化,提高灵活性。智慧架构所涵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比如说对于管理的简化,智慧架构就提出了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要更为统一的概念。按照陈国豪的说法就是形成"System Pools"。这样,具体到应用上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一些应用,比如跨服务器平台的迁移。
陈国豪认为,智慧地球这一个大的概念催生出了新型的工作负载应用,比如在线分析、医疗映像等等。那么,针对于这种不同的工作负载需求就需要不同的系统来进行满足。他为这些不同的系统划定了几个分类,包括关键业务、高性能计算&分析、商业应用、Web,协同合作&基础架构。同时,他也表示说,智慧架构还将为用户配备预优化的组合,将集成工作由厂商完成。
为了更为详尽的解释工作负载的优势,陈国豪将Power 7的TurboCore和MaxCore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前者就好像是两驱的车,没有使用全部的动力但是灵活方便;后者好像是四驱,动力更迅猛。而工作负载就好像是切换驱动方式的杠杆一样,能够实现用户不同的需求。
在陈国豪的演讲中,云计算是经常为其所提到的一个话题。他认为,在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过程中,智慧架构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同时,IBM在云计算方面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和展望。
云计算的展望
信息爆炸是我们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一个词了。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数据的时代,构建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据中心成为了人们追逐的一个目标。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技术经理及架构师方兴认为,云计算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方。作为一种新的IT能力交付模式,一种新的用户体验和业务模式,一种新的IT基础架构管理方法,云计算正在逐渐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带来了IT行业的一个革新。
方兴表示说,我们的生活正在走向标准化、自动化和规模化,因此,我们既可以见到私有资源的聚合(私有云),也能够应用公有云下的SaaS、PaaS这类服务和平台。而IBM所要做的就是推动这种云计算,推广IBM云上的智能商业、智能商业云和智能商业系统这三大块IBM云计算方案。他认为,云计算同智能架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结合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谈到云计算的发展历程,方兴认为,2008至2009年是一个培育期,而从今年开始到2013年则是发展期,到2014年以后,这一市场将真正进入普及期。
目前,IBM已经在无锡建起了自己的云计算研发中心,并同中化集团、北京工业大学等企事业单位展开了相关的合作。在未来的规划中,IBM将推出针对银行、电信、政府、能源&电力、零售、中小企业等在内的"6+1"解决方案。
冲破业务连续性迷局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智慧架构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就在于业务连续性。然而,这一话题我们已经见到了太多讨论,智慧架构能否带来一些新的东西呢?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业务连续性服务首席技术官苏卓就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业务连续性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迷局,其并不是业务在出现问题后的一种补救,而更多是一种预防,是一种防范风险和保障业务连续运行的能力。
根据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统计,每500个数据中心就会有一个在一年中遭遇一次严重的灾难事件"而IBM智慧架构所能做的,就是对业务连续性部署的计算模型分析"。苏卓表示,IBM能够针对面向应用的业务连续性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其中包括人员和流程建设,问题的倒推分析等等。
在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中,哪些部分必须恢复?一般来说,IT基础架构的组成因素,包括存储、服务器、软件和自动化、基础架构和网络以及技术和服务都是必须要做业务连续性部署的。而IBM服务部门能够根据客户情况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保证RPO和RTO,预估系统故障,保证IT基础架构的正常运转。
从事前,到部署再到事后,从业务需求到流程,从设计到实施再到运维管理,IBM服务部门提供了全面立体的方式来保证数据业务的连续性,而更为宏观地来看,则是保证了智慧架构的发展和延续。
动态–智慧架构的核心要素
在项目部署和项目需求,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是否欠缺着什么?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信息技术策略与架构资深顾问**给出了一个答案:规划和协调。
他认为,当前的IT系统存在着的最大问题在于系统闲置资源的浪费以及应用和部署之间的分离。一方面,花费高昂代价买来的系统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应用部门由于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要求而难以将业务代入运转。因此,如何提高ROI(投资回报率),实现业务的自动化调配运转成为了IBM所关心的问题。
"评估虚拟化、业务弹性、安全等方面,实现动态基础架构,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表示说,"动态基础架构时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一体化运营的工程,牵涉到IT架构的方方面面。"其实施步骤是,在原有IT基础上,经历标准化、整合、共享、自动化等四个步骤,最终走向动态基础架构的最终目的。这一实施周期根据项目的大小也有所不同,**表示,一般的小型项目的标准化周期为三个月,整体实施下来大概为半年左右。
目前,IBM可以针对客户提供策略和规划,项目设计、实施、管理和操作等多项服务,而且还可以提供云计算的参考架构模型。**认为,云计算将会是业务模式与IT运营模式变革的启动者,而动态基础架构可以向云计算输送更为有效率的架构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IBM论坛2010"的演讲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其"智慧架构"战略的一些内含。概括来说,其"智慧架构"已经突破了我们常见的针对特定领域的解决方案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普及的一种基础架构自动化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客户已经无需再为项目的部署演练和优化而困扰,IBM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和准备。同时,智慧架构允许基础设施能够进行自动化管理,并动态调整业务部署。这样一来,客户不仅能够在基础设施的管理上更为方便,而且能够随时自主调整业务变化。如果能够吃透这套"智慧架构"理论,对于客户来说获得的便捷性将不是现有架构所能比拟的。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IBM在"智慧架构"理论的讲解中正在不断地将其同云计算部署相契合,可以认为,未来IBM的云计算产品和方案将更多地依赖于"智慧架构"的基础。因此,"智慧架构"也将会是IBM长远的一套项目规划,这无疑也有利于客户未来基础设施的更迭和应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