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真正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效地结合起来,并结合国际经验,设计出信息化战略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既不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又能追赶国际水平,通过信息化培养出全球竞争能力,让信息化技术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
德国钢铁工业巨人蒂森克虏伯集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钢铁主体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通过实施SAP钢铁行业解决方案,蒂森克虏伯的企业信息系统发生了质变:形成了以SAP为统一平台、辅以精干的自开发三级系统的先进架构,有效地控制了IT方面的投入及IT队伍的不断扩大。随着SAP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蒂森克虏伯也实现了与世界IT技术的同步发展。
五级系统形成有机整体
首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仅仅实施一套ERP系统。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体系,应该由横向、纵向两个方面组成。横向要覆盖供、产、销,以及财务、人事、设备维护、项目管理等环节,纵向从最底层的生产设备、生产线及物料控制系统,一直向上延伸到企业的最高决策层。一个真正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必须是一个全面、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一个钢铁企业来说,一个五层系统的技术架构是企业信息化体系的较好选择。这五级系统分别为:一级设备控制系统、二级过程控制系统、三级车间级制造执行系统(MES)、四级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五级企业间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
这五层系统相互集成、相互协调。一般来说,四级系统根据市场需求形成综合的生产和管理计划,三级系统根据这些计划产生详细生产排序和最优调度安排,最后启动生产设备完成全部的生产过程,同时,生产过程的实际信息,汇总到三级系统,反馈到四级,形成信息的交互。
这样,各层次功能衔接紧密,信息实时沟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基于四级系统的第五级系统,将使企业对供应及销售两个市场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并能同供应链上、下游的伙伴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实现真正的协同电子商务。
厚四薄三 三虽薄而不可缺
在五级系统架构模式中,一、二级系统和第五级系统很容易定义。但是,对于四级系统与三级系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疑惑,主要是四级与三级系统如何分工的问题。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四级处理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三级系统处理的内容越来越少。用蒂森克虏伯的术语来说,就是四级越来越厚、三级越来越薄,形成了所谓的“厚四薄三”的系统架构,即“五级分工,厚四薄三”。
对于“五级分工,厚四薄三”这样一种总体架构来说,究竟四级厚到什么程度,三级又薄到什么程度?是不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三级系统可以取消?根据蒂森克虏伯的经验,三级系统还是必须存在的。
存在于钢铁企业的过程控制(二级)与企业ERP(四级)系统之间的MES(三级)系统,主要可以解决生产作业的动态优化调度和排序、物流生产和质量信息的在线跟踪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设备状态的监视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可对生产过程实现全过程高效协调的控制与管理,而且可以对生产过程信息和经营管理信息进行转换、加工和传递,是面向过程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的桥梁和纽带。
蒂森克虏伯的三级系统非常精干,主要完成六大功能:详细排产、物料排序、物料跟踪、质量控制、二级作业指令生成/生产实绩收集。因此,这里所说的三级系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级系统,而是基于“五级系统,厚四薄三”的理念,经过不断实践而精简后的三级系统。而蒂森克虏伯的四级系统目前非常强大,很“厚”,包括了生产、销售、质量、供应、库存、人事、设备、财务、项目管理等各方面内容。
蒂森克虏伯模式可资中国同行借鉴
蒂森克虏伯最初走的也是定制开发的道路,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成型的商业软件可供利用,到八十年代中期,虽有一定效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形成了1000人的IT队伍,公司在这个非核心领域投入过大;系统开发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定制开发的长周期、高投入无法满足集团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集团在不断进行兼并、重组,向非钢铁业务领域延伸,定制系统的灵活性差、适应性差的缺点越来越突出;IT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的IT队伍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非常困难,如果不发展,又担心不能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提升管理和生产力,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蒂森克虏伯大胆选择德国SAP作为合作伙伴,结合多年摸索总结出的“五级系统,厚四薄三”的企业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理念,以及四级实施统一平台的商业软件,三级自己开发的总体技术路线,共同开发了SAP的钢铁行业解决方案。
通过SAP钢铁版的实施,蒂森克虏伯的企业信息系统发生了质变:形成了以SAP为统一平台、辅以精干的自开发三级系统的先进架构,有效地控制了IT方面的投入及IT队伍的不断扩大。随着SAP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蒂森克虏伯也实现了与世界IT技术的同步发展。
正是由于共同开发的SAP钢铁版系统,既满足钢铁行业需求又具有商业软件扩展性强的特点,才使得蒂森克虏伯集团最终实现了“五级系统,厚四薄三“的总体技术构架,并在管理上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