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2024云栖大会:AI驱动的云计算产业新征程

摘要:

革新的AI基础设施。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革新的AI基础设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崛起。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硬件设备组合,而是一个涵盖了先进芯片技术、高速网络架构以及智能存储系统等多维度的复杂体系。这些先进的技术元素相互协作,为人工智能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使得AI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展现其强大的能力。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犹如一场科技领域的奇妙化学反应。云计算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资源和弹性扩展能力,为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推理提供了广袤的运算空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则赋予了云计算更加智能的服务能力,使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的资源调配和优化。这种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云计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更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让各种智能应用能够更加便捷地服务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大模型加速行业落地。大模型加速行业落地,已然成为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引擎。这些具有海量参数和强大学习能力的大模型,在经过精心训练后,能够精准地理解和处理各种复杂的行业数据。它们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为智能客服、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众多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加速行业落地,大模型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文:

2024年9月19日,备受瞩目的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年度科技盛宴吸引了全球科技精英、行业领袖及爱好者的目光。作为云计算产业链的年度盛会,今年的云栖大会以“云启智跃,产业蝶变”为主题,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示了众多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

1 重磅发布内容

1.1升级的AI Infra系列产品及能力

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阿里云正在围绕AI时代,树立一个AI基础设施的新标准,全面升级从服务器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等各个方面。这些升级包括采用最新的芯片技术、优化计算架构、提升存储效率等,从而为AI应用提供更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

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阿里云全面展示了全新升级后的AI Infra系列产品及能力,通过全栈优化,打造出稳定且高效的AI基础设施。连续训练有效时长大于99%,模型算力利用率提升20%以上,为AI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底层支持。

强大的服务器与网络架构:基于全新的CIPU 2.0,阿里云推出磐久AI服务器,实现单机16卡、显存1.5T以上,支持Solar RDMA互联。其采用超钛金电源实现97%以上的高能效,并可通过AI算法预测GPU故障,准确率达92%,保障了AI算力的性能和稳定性。在网络方面,高性能网络架构HPN7.0的性能和稳定性再次提升,集合通信性能提升1倍以上,模型端到端训练性能提升10%以上。

指数级扩展的存储能力:阿里云并行文件存储CPFS实现端到端全链路性能提升,单客户端吞吐达25GB/s,高性能数据流动达到100GB/s,为AI智算提供了强大的存储支持,可满足指数级增长的AI数据存储需求。

1.2全新的弹性计算产品家族

通用计算实例升级:发布第九代ECS企业级实例,其中G9i实例基于Intel最新的第六代至强处理器GNR,内存带宽提升70%,在Web场景性能相比8代实例最大提升20%;G9a实例基于AMD最新Zen5处理器,搭配阿里云最新的CIPU架构,单核性能提升20%,在搜索推广场景下分布式训练集群性能提升30%。

容器计算服务创新:容器计算服务ACS率先商业化,并将推出全新的GPU容器算力。新升级的ACS以0.5 vCPU、1GiB步长递进,实现更柔性的秒级自动热变配;每分钟可弹至10000个pod,并推出按天承诺消费的节省计划,综合算力成本最高可降55%。

1.3大模型升级与开源

通义旗舰模型升级:阿里云CTO周靖人宣布通义旗舰模型Qwen-Max升级,性能接近GPT-4o,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强大的语言模型支持。

相比上一代模型,Qwen-Max在训练中使用了更多的训练数据、更大的模型规模、更强的人类对齐,最终达到了更高的智能水平。在MMLU-Pro、MATH、GSM8K、MBPP、MultiPL-E、LiveCodeBench等十多个权威基准上,Qwen-Max表现接近GPT-4o,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则超越了GPT-4o。数学和代码所代表的推理能力是大模型智能水平的最重要体现。

相比2023年4月的初代通义千问大模型,Qwen-Max的理解能力提升46%、数学能力提升75%、代码能力提升102%、幻觉抵御能力提升35%、指令遵循能力提升105%,模型与人类偏好的对齐水平更是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了700%以上。

开源模型发布:发布最强开源模型Qwen2.5系列,成为仅次于Llama的世界级模型群。此次共上架语言、音频、视觉等100多款全模态模型,创造了大模型开源史上之最。同时,通义千问三款主力模型再次大幅降价,最高降幅达85%,百万tokens价格低至0.3元,降低了企业和开发者使用大模型的成本。

Qwen2.5全系列模型都在18T tokens数据上进行预训练,相比Qwen2,整体性能提升18%以上,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强的编程和数学能力。Qwen2.5-72B模型在MMLU-rudex基准(考察通用知识)、MBPP 基准(考察代码能力)和MATH基准(考察数学能力)的得分高达86.8、88.2、83.1。

Qwen2.5支持高达128K的上下文长度,可生成最多8K内容。模型拥有强大的多语言能力,支持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日文、越南文、阿拉伯文等 29 种以上语言。模型能够丝滑响应多样化的系统提示,实现角色扮演和聊天机器人等任务。在指令跟随、理解结构化数据(如表格)、生成结构化输出(尤其是JSON)等方面Qwen2.5都进步明显。

语言模型方面,Qwen2.5开源了7个尺寸,0.5B、1.5B、3B、7B、14B、32B、72B,它们在同等参数赛道都创造了业界最佳成绩,型号设定充分考虑下游场景的不同需求,3B是适配手机等端侧设备的黄金尺寸;32B是最受开发者期待的“性价比之王”,可在性能和功耗之间获得最佳平衡,Qwen2.5-32B的整体表现超越了Qwen2-72B。

自从2023年8月开源以来,通义在全球开源大模型领域后来居上,成为开发者尤其是中国开发者的首选模型。性能上,通义大模型日拱一卒,逐步赶超美国最强开源模型Llama,多次登顶Hugging Face全球大模型榜单;生态上,通义从零起步、开疆拓土,与海内外的开源社区、生态伙伴、开发者共建生态网络,截至2024年9月中旬,通义千问开源模型下载量突破4000万,Qwen系列衍生模型总数超过5万个,成为仅次于Llama的世界级模型群。

2 大会话题引发的产业观察

2.1 人工智能的快速演进

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表示,过去一年多以来,AI的发展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大模型已经具备了文本、语音、视觉的多模态能力,能够开始完成复杂指令,但依然处于AGI(人工通用智能)变革的早期。未来,下一代模型需要具备更大规模、更通用、更泛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将具备更复杂、更多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

“今天很多行业内人士一直在想AI最大的应用是什么,可能一直在想手机上有什么AI时代创新的超级APP。但我们认为AI最大的想象力绝对不是在手机屏幕上,AI最大的想象力是通过渗透数字世界、接管数字世界,并改变物理世界,这才是AI最大的想象力。”吴泳铭表示。

在吴泳铭看来,生成式AI让世界有了一个统一的语言——Token。它可以是任何文字、代码、图像、视频、声音,或者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思考。AI模型可以通过对物理世界数据的Token化,理解真实世界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类行走、奔跑、驾驶车辆、使用工具,绘画、作曲、写作、表达、教学、编程的技巧,甚至是开公司创业。理解之后,AI就可以模仿人类去执行物理世界的任务,这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

尽管AI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数据隐私、模型可解释性、伦理道德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例如,随着AI模型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了企业和用户关注的焦点。此外,一些复杂的AI模型决策过程难以理解,如何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2 AI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创新

当前大模型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专用走向通用,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和场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加速,AI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渗透到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推动了产业的整体升级。

汽车行业的变革:汽车行业是AI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驾驶“全球首款AI汽车”P7+亮相此次云栖大会,该车搭载了业内领先的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未来,随着端到端大模型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汽车的自动驾驶性能将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将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机遇:机器人被认为是下一个迎来巨变的行业,无论是工厂里的机械臂、工地里的起重机,还是家庭里的服务机器人,都将在AI的驱动下实现更复杂的任务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在仿真环境中使用AI生成合成数据进行训练,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场地和任务,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2.3 云计算的未来发展方向

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云计算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持,这意味着云计算平台将承载更多高性能的人工智能模型服务,实现更智能的应用,如智能客服、智能翻译、智能推荐等应用会不断升级优化。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结合将使企业能够利用云平台上的大量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智能决策。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模型训练,企业可以获得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建议,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像智能营销领域,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客户画像和营销策略制定。

云服务的普惠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云计算服务的成本不断下降。云服务提供商不断优化服务和工具,降低了使用云计算的技术门槛。例如,阿里云的百炼平台持续降低大模型调用的门槛,让企业和开发者能够更方便地使用云计算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和业务拓展,促进了云计算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多模态技术的发展。多模态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的处理需求不断增加,云计算需要具备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来应对。云栖大会上展示了图片生成、3D 生成、音视频生成等多模态技术的应用,这要求云计算平台能够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分析多模态数据,为各种创新应用提供支持。

不同模态的数据之间的融合将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例如,将文本和图像进行结合的智能图像生成、将音频和视频进行结合的智能视频编辑等应用,需要云计算平台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算法支持,以实现跨模态数据的融合和创新。

安全体系的升级。数智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更复杂的安全挑战。阿里云提出“云上安全共同体”理念,强调云服务商不仅要提供安全的云服务,还要帮助客户“安全地使用云”,这意味着云计算的安全体系将更加注重与客户的协同合作,共同应对安全风险。

云服务提供商不断推出新的安全产品和服务,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例如,阿里云发布云原生网络检测与响应产品 NDR,加强了对云原生环境的安全监测和防护能力。同时,还增加免费的安全防护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客户以极低投入完成基础的云上安全风险治理。

云原生技术的普及:容器化技术可以提高应用的部署效率和可移植性,微服务架构可以提高应用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云栖大会上展示的众多云计算应用案例中,很多都采用了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这表明云原生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企业将更多地采用云原生技术来构建和部署应用,以提高应用的开发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随着容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原生应用将成为未来云计算的主流。在本次大会上,容器服务ACK面向AI实现重磅升级,大模型应用冷启动延迟降低85%,并可提供15000个超大规模节点支持,这将进一步推动云原生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此外,无服务器计算可以让开发者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无需关心服务器的管理和运维。这种模式将进一步降低云计算的使用门槛和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在未来,无服务器计算将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事件驱动的应用、短期的批处理任务等。

多云与混合云的发展:企业对于云计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多云和混合云的部署模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阿里云等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不断提升其多云管理和混合云解决方案的能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化拓展。云计算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将不断深化,推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在制造业中,云计算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的优化、供应链的协同等;在金融行业,云计算可以支持风险评估、智能投顾、反欺诈等应用;在医疗行业,云计算可以助力医疗数据的存储和分析、远程医疗、智能诊断等。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在新兴场景中的应用也将不断涌现。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云计算可以为车辆的感知、决策和控制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在机器人领域,云计算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协作,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在元宇宙领域,云计算可以为虚拟世界的构建和运行提供基础支撑。

3大会给产业界带来的思考

3.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云栖大会展示的众多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充分体现了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以保持竞争力。

3.2生态合作的必要性

云计算和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在云栖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例如,阿里云与小鹏汽车在智算平台、大模型等领域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3.3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云计算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和高校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具备云计算、AI等技术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人才培养也需要注重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4 结语

总之,2024云栖大会是一次展示云计算和AI技术最新成果的盛会,为产业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本次大会,我们可以看到AI技术正在加速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云计算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企业需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