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19日电 18日,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新质生产力”人才创新培养分论坛在京举办。本场论坛分为致辞、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多个环节。活动现场,政府领导、行业协会、高校及企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人才创新培养的有效路径。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影响直接而显著。”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林宇表示,由于职业教育自身特性,以及近年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建设改革方向,职业教育对产业的贡献和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人才培养分类上,职业教育以行业、产业、岗位为依据制定专业目录,而非按照学科结构进行部署,使得其与产业的对接更为直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则要求学校对产业的发展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具备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具备综合应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数字人才,必须推动人才培养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研究型高等院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表示,人才培养是大学首要功能,要从多角度研究思考如何培养学生。
新华网党委委员、首席信息官姚予疆认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三方面发力,首先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新兴生产工具,“在技术层面需要补齐短板,巩固优势,重视通用技术的发展。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为未来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最后我们要多方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还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同时还应探索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监事长张少刚在题为《教育数字资产及数字人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创新培养》的演讲中表示,新质生产力以数字要素为核心引擎,蕴含着强大的新动能,其本身便具有深远的内涵与巨大的发展潜力。他指出,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生物人将与数字人和谐共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蓬勃发展,教育数据要素将驱动数字人伴学、助教、助研,在学习、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重要辅助作用,数字教师的队伍也将迅速壮大。他表示,教育数字资产与教育数字人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既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也伴随着挑战。而这些今日的挑战,在时间的推移下,或将成为明日的机遇。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执行主任刘龙庚在题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人才需求研究与思考》的演讲中表示,我们应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深度融合,积极促成高校和企业技术对接,以产业需求带动人才培养。还应以产品的技术社区或开源社区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指导,让社区成为技术的交流和创新基地以及产品使用的推广点,促进企业和高校的深度合作。同时通过举办赛事、推广新技术应用等活动,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并通过设立激励机制,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梯度性要求,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主任王忠杰教授在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哈工大实践》的演讲中,深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以及哈工大计算学部在该方面的主要实践。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本质上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培养学生如何创新构造各行业各领域的新质能力单元及其之间的优化配置,以引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创新。王教授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每个学科都在将智能计算与本学科深度融合,通过学科交叉瞄准颠覆式创新,培养学术引领和新技术突破的科学家、行业领军人和战略领导者。在发改委、教育部和工信部的支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在建设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全校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算力和实践的基础设施,以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王教授的报告全面展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方面的前瞻性和实践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启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副院长韩钰在题为《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的演讲中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发我们对教育如何面向未来10-15年颠覆性技术来培养人的深度思考,需要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性变革。她认为,可能可以通过分析创新得以实现的“重混”机制,并以此建立整套培养逻辑体系,让教育回归到对于人的培养,以重混逻辑培养学生重混的能力,以面对未来不确定、复杂的问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袁中果在题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构建与实践路径》的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构建与实践路径。他表示,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及地方政策,争取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是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围绕师资,他认为,当前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师资力量薄弱,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和引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教育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科教师参与人工智能教育。此外,袁中果也从课程设计、评价改革、平台建设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人工智能教育,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帮助他们编织科学家的梦想。
圆桌对话环节由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讲习教授、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胡清华主持,鸿蒙系统创始人、深开鸿首席执行官王成录,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范力欣,知学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范喆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蔺琪围绕《人工智能浪潮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主题进行分享。
人工智能的发展几乎对所有行业都产生了影响,王成录表示:“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独具特色,其两点差异于传统系统,一是能装载于各类设备,打破设备间沟通与协调的障碍,助力数字化与信息化进程。同时,开源鸿蒙在设备协同中提供高质量数据给AI。开源鸿蒙系统能够激活众多设备,构建场景化感知网络,将物理世界的变化以统一数据格式实时、准确、完备地展现,并与AI模型自洽。”针对AI可能取代人类的担忧,王成录表示:“这种过度强调并不恰当。人类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替代与发展,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新技术解决问题。”
范力欣则从金融行业角度分享了见解:“金融监管工作的规范客观上会对大模型在金融领域使用提出要求。因此,我们利用大模型丰富了对话库,提升了对话系统的效率。在数据密集型处理上,我们发掘数据价值的同时尊重隐私,微众银行开发了业界领先的联邦大模型技术,该技术使得大模型既能够利用私域数据,又充分保护了用户隐私。”谈及人机沟通技能的重要性,范力欣表示:“未来,与人相关的工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提升与机器的沟通技能。同时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谈及知学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范喆一表示:“知学云致力于组织培训和人才发展,主要服务于央国企。为满足客户人才培养、知识服务和提升业绩的需求,知学云从教育培训和应用场景两端发力应用人工智能,着力提升学习效率和工作绩效。”他介绍,知学云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政企客户的私域知识和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力求将组织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空间计算”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智能化技能训练产品,在助力提升人员技能的同时也使其能够成为工作当中的智能伙伴。
蔺琪针对学校与企业合作问题发表了看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教学内容存在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蔺琪期望产业能深入校园,与学校共同开发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谈及技术替代问题,蔺琪强调了产业与企业在学校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学校专业建设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亟需产业与企业的深入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度研究,跟企业同频共振。”
胡清华在总结中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影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和素质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高等学校正在主动适应这一变化,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增设新兴专业,加强产教融合,教育部在大力推进的未来技术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就是这些改革的创新尝试,以期培养大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我们个人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开源鸿蒙是我国首个全栈自研且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开源鸿蒙的生态平台型企业,致力于推动开源鸿蒙生态的发展。论坛现场,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人才认证及产业服务总监郭斌介绍了开源鸿蒙人才培养计划。据悉,针对当前人才短缺和体系不完整的挑战,深开鸿推出了“3+2+6”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是在三年内培养200万开源鸿蒙生态创新人才。该体系覆盖研究型高校、应用型学校和社会化再培训领域,重点培养操作系统技术研究型人才,软硬件应用开发型人才,行业上再培训、再就业的行业转型性人才。深开鸿将提供实训场景方案、课程与教具、人才标准与认证、开鸿大赛、创新中心、人才基金等能力赋能,为加强开源鸿蒙人才培养和输送提供全方位支持。
新华网作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央重点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全球传播与服务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通过搭建各类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为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信息服务。论坛现场,新华网在线教育分公司总经理孟源发布了“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生态计划。据悉,新华网此次推出的生态级服务,包含了整个人才的四个环节,从人才宣传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开发,构建社会多元育人系统,最后致力于促进人才高质量就业,形成人才闭环。孟源表示,新华网将通过专栏建设、新华访谈等方式,帮助社会了解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人才内涵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和机遇,从而营造优质的社会发展环境。论坛现场,孟源还介绍了新华网在产教融合、专业搭建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