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豹导读】算力豹圣诞特辑
2024年12月23日,北京成功举办了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的主论坛,该论坛以“数智赋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议题。
此外算力互联网分论坛,在2024年12月24日接踵而至。分论坛以“算力互联网 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全面展示中国信通院在算力互联网产业领域的研究、实践与业界共识,与产业先行者共同探索算力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多年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凭借其深厚的研究基础,在多个领域对信息通信行业及其融合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在每年的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分享其年度研究成果。这一盛会已成为行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主论坛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聚焦。行业专家们围绕四大主题板块和二十二个前沿领域,展开了一系列专题报告。全天的演讲精彩不断,不仅为与会嘉宾和线上观众深入剖析了行业热点,还分享了中国信通院的最新研究观点,实现了智库成果的广泛共享。
智见观潮:洞见新锐观点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是算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成为解决算力能耗需求、并兼顾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李洁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李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的必要性。首先,随着算力规模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据中国算力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算力中心用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增速远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时,算力呈现区域集聚化发展态势,八大枢纽节点机架数占全国七成以上,给局部电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算力电力协同发展对于保障算力产业用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次,算力电力协同发展也是推动算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根据“东数西算”实施意见,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需超过80%。同时,多家互联网和IDC企业也发布了碳中和目标,承诺到2030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在这一背景下,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成为解决算力能耗需求、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
最后,李洁还提到,算力中心的负载具有灵活调度的潜力,这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了调峰空间。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已超过50%,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新能源消纳需求急剧增长。对电网而言,算力中心的负载是一种新型负荷,可以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进行调度,实现电力负荷的跨区域、跨时间转移。此外,算力中心内的大量备用能源资源,如柴发、不间断电源(UPS)和蓄冷装置,以及中低温余热,都具有电力灵活性调节潜力,这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算力跟着能源跑,能源跟着算力跑,业务跟着绿算跑
算力跟着能源跑。在规划选址阶段,引导算力中心与清洁能源基地协同布局,缓解东西部算力与电力资源供需矛盾;在建设阶段,选择在电力基础设施资源充足地区建设算力中心,科学合理规划电力容量,开展算力中心电气制冷系统的架构创新;在运行阶段,充分发挥算力灵活调度潜力,辅助电网调峰。
能源跟着算力跑。在宏观层面,能源系统在进行电源、电网规划时充分考虑算力用电需求,科学研判数据中心扩展规模计划,适度超前谋划电网发展,同时推动电力价格与算力价格的交叉关联,研究制定适用于算力中心的价格计算方式;在微观层面,提前了解算力中心建设计划,配合进行电力专项规划,为算力中心提供高可靠的供配电网架。
业务跟着绿算跑。广泛建立绿色算力、算力能效标识,引导用户在开展业务时优先选择绿色算力,拓宽绿色算力应用场景,推动全行业、全产业链迈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依托绿色算力标准体系,中国信通院也在持续开展绿色低碳、绿色算力等级测试,赋能千行百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未来算力中心的发力点
面向算电协同和算能融合,算力中心未来可以从哪些领域创新发力?
对此,李洁表示,技术创新上
一是要夯实绿色电力底座支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构建算力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模式,开展新型储能和燃料电池研发应用,建设多能管理系统;加快推动算力中心绿电交易,探索算力中心负载的调度运行。
二是要构建高可靠、高能效的供电制冷架构,探索柔性直流供电技术应用,开展集群内电力基础设施共享,推动液冷相关技术创新应用,探索应用算力中心AI节能和联动节能,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智能协同和优化控制,进一步提升供电制冷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
三是要聚焦算力应用平台能力建设,开展负载迁移和负载优化研究,充分激发CPU、GPU等硬件的性能潜力,面向大模型等应用场景深化算法能力、优化策略和参数设置,提升算力能效碳效水平。
产业创新上,聚焦源端、荷端、储端、调度端、融合端,打造技术先进、供需匹配、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绿色算力中心集群,围绕绿色算力,积极培育智能调度、源网荷储、新型供电与备电、绿电聚合供应等一系列新兴业态的发展。中国信通院也将致力于构建和完善算电协同标准体系,携手业界伙伴开展算力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供电制冷系统、能效碳效测试等关键领域的标准编制工作,依托中国算力平台,加强对算力使用效率、网络性能、能耗水平等指标的常态化监测,推动算力与电力高质量协同发展。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5深度观察十大趋势
1.ICT产业创新发展开新局,制造业服务业交替上升
2.大模型多维度快速演进,微笑曲线两端率先发力
3.AI终端开启变革新浪潮,端侧软硬生态变革重塑
4.智能算力步入万卡时代,全盘调度提升计算效率
5.网络智能双向融合赋能,智算推动网络演进创新
6.5G-A无线技术集成创新,通感智融合拓展新空间
7.网络防御转向协同实战,智能安全范式加速形成
8.数字技术全面规模赋能,点线面系统化推进转型
9.数实融合释放需求潜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
10.治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化,国际治理合作大有可为
算力互联网分论坛
在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共同见证了《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1.0》的发布。该标准体系全面覆盖了算力标识、算力调度、业务互通、数据流动等六大核心标准,旨在推动算力互联网在开源开放的产业生态中不断优化,为算力互联网的构建提供了系统化、标准化的顶层设计方案。
此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携手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利军,以及上海证券报编委马靖妤,共同启动了中证-信通(CSI-IC)算力大市场指数体系的编制工作。该工作依托科学严谨的标识体系和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全面开展资产认证与数据采集,旨在降低算力价格波动风险,激发算力市场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质量,为算力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会上还公布了首批可信算力大市场入网入市企业名单,共有112家企业成功注册了“算力标识码”,成为国内首批获得算力资源“身份证”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标识网关上报算力资源,初步证明了其算力资源及服务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满足了算力入网入市的基本要求。同时,信通院已在31个省建立了算力资源标识监测管理平台,全面规范算力服务的供需水平,推动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会议期间,《低空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详细梳理了低空算力网的体系架构、核心能力及应用模式,深入分析了其在赋能低空场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智能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同时,《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CNAPP)建设指南》也在会上发布,该指南深入探讨了企业在云原生安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痛点,为企业提供了一套详细的云原生安全建设方法论。
会议还公布了“2024年度云原生与应用现代化标杆案例”评选结果,涵盖了云原生、云原生安全、应用现代化三大类别,共有19个标杆案例入选。这些案例将推动云原生等信息技术的落地实践,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最后,会议还公布了最新的可信云云原生评估结果,包括联通软研、联通数科、东方通、阿里云、百度云、天翼云、华为云等企业,涵盖了容器、微服务、中间件、云原生安全、服务器无感知等专项能力评估、综合成熟度评估以及应用现代化项目评估。(文/宋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