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开工第一天,DeepSeek合作商概念持续爆火,涨幅冲在首位,同时带动相关教育、文化传媒等模块普涨。
这个春节,最火的莫过于DeepSeek,这个震惊西方,刺痛硅谷的“大模型届拼多多”。但DeepSeek的火爆不是偶然,它标志着AI技术从“炫技”时代进入了真正的“生产力”时代。
很多人问我,AI会不会取代知识IP?会不会让内容创作者失业?
我想说:AI不会取代你,但会取代那些不懂得与AI合作的人。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场已经悄然开始的革命。它将改变内容创作的逻辑、知识付费的玩法,甚至是我们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
可以说,2025年,一定是AI被广泛应用的爆发元年。不学习、不关注、不使用AI的人,很容易被替代、被淘汰。
但你也不用过于焦虑,AI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你的“超级助手”,关键取决于你怎么看,怎么做。用不好,它是负担;用得好,它就是加速器。
今天,我就从IP打造的角度,聊聊DeepSeek和AI,谈谈这场科技变革给知识付费和个人IP带来的冲击与机遇,以及我认为最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AI是杠杆,放大的是核心价值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AI最大的体验就是内容生产效率的飞跃。
过去,你可能需要花2-3天时间打磨一篇深度文章,或者一周时间策划一门课程,还要纠结选题、反复打磨。
到去年,可能还会有人说,AI生成的文字“狗屁不通”、“毫无人味”。
现在?
打开DeepSeek,输入几个关键词,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半小时搞定初稿,生成的内容文采好、言语自然通畅。
如果你想做短视频,只需告诉它核心观点,它会帮你生成分镜脚本、金句文案、标题建议,一键搞定。
它的高效生产,还能帮助你搭建起以前一个人无法完成的新媒体矩阵,多维度分享知识干货。
这意味着什么?
你不再是“内容工人”,而是“内容导演”。你的角色从“苦苦输出”转变为“战略策划”和“思想传达”。
第二个机遇就是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升级。会用AI的人,将获得一个强大的个性化数据分析库。
你们知道内容创作者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不知道粉丝真正想看什么。
过去,靠直觉,靠经验,靠拍脑袋。现在,AI可以帮你做数据洞察。
把爆款视频评论和用户数据投喂给DeepSeek,AI可以帮你自动生成粉丝画像。
比如,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粉丝70%是25-35岁的职场人,他们最关注“时间管理焦虑”和“知识焦虑”这两个话题。
AI还能识别出粉丝留言中最常提到的痛点,比如“短视频转化率低”、“如何高效学习”等。未来,它会成为你的“用户洞察专家”。
第三个机遇是AI将打破规模化限制,AI让你“一人千面”服务粉丝。
以前,你一个人能服务的用户是有限的。现在,AI可以替你处理80%的标准化工作,比如社群答疑、客服咨询,甚至是日常的社群互动。
举个例子,创客匠人正在研究开发AI助教,它可以帮助付费学员答疑解惑,能推送专属学习资料,甚至还能作为数字人助教赋能你的在线学堂。而你只需专注于高价值的内容创作和深度连接。
雷军说:“风口来了,猪都能飞起来。”AI就是这个风口,但你要做的,不是“等风来”,而是学会“怎么飞”。
二、AI会淘汰不思考的人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但别急,AI带来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以下我将为你分享三个最大的挑战:
1、内容同质化加剧,IP价值重塑
AI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但这也意味着,平台上将涌现大量“看起来还不错,但毫无灵魂”的内容。最终会形成“信息过载,思考稀缺”的状况,反而让真正有价值的声音更难被听到。
与此同时,你可能会发现,“写得好”不再是竞争力,能让人记住、产生共鸣,才是。那些依赖简单知识整合和再加工的IP,其竞争力也会迅速下降。
因为,当AI可以轻松生成知识干货,用户为什么还要为你的内容买单?答案只有一个:你是谁。
人们不再只为知识付费,也将越来越不满足于“百科全书式”的内容,而是你独特的观点、你的经历和故事、以及你的思考和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未来,IP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背后的“人格化价值”。你能不能再信息洪流中,成为那个独特的声音?
2、技术焦虑与学习成本:不会用AI的人,可能会被会用AI的人超越。
现在,很多知识IP对AI充满焦虑:
•不知道怎么高效使用AI工具
•害怕被技术淘汰
但我想说,AI不是用来取代你的,而是用来增强你的能力。如何让AI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鸡肋”?这是一项全新的能力要求。
那些不会用AI的知识IP,工作效率可能是会用AI博主的1/10。未来的竞争,不是人和AI的竞争,而是“会用AI的人”和“不会用AI的人”的竞争。
3、版权与伦理的灰色地带
AI生成的内容,版权归谁?如果AI生成的文章与已有作品高度相似,责任由谁承担?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但作为内容创作者和知识IP,你必须提前思考。
三、情感信任是IP永恒的灵魂
实际上,AI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无法替代你独特的思考和真实的情感。
一个IP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你与用户之间无法被取代的信任感。
那么,如何在AI时代,保持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个人IP?
关键在于学会“与AI共创”。对此,我总结了三大核心策略:
第一个,用AI解决“灵感枯竭”和“输出焦虑”,注重输出故事、传递情感。
没有灵感的时候,你要善用AI挖掘热点,可以是生成一整份“用户痛点清单”,也可以是提供近期10大热点趋势等等。
![1738825877382681.png 1738825877382681.png](https://www.peoples.org.cn/upload/image/20250206/1738826803411082.png)
AI不是完全替你写,而是在你的思路框架下,帮你快速组词造句。你负责注入思考和灵魂,AI负责提升效率和结构感。
比如AI可以告诉你“短视频的10个运营技巧”,但只有你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提炼出“为什么大多数短视频都失败了”这样的独到见解。
再比如,AI可以告诉你“创业的5个技巧”,但它无法像雷军那样,讲述他在小米创业路上的坚持与洞察。
AI只是工具,没有灵魂。灵魂,才是你与AI最大的区别。
第二个可以用AI增强粉丝粘性和信任感。
比如做一些用户共创,邀请粉丝向AI提问,精选优质问答整理为“粉丝共创专栏”。
AI还可以每天生成有趣的社群话题,比如:“你在使用AI工具时踩过哪些坑?”这种互动不仅能提升活跃度,还能拉近与粉丝的关系。
有条件,或者有专门学习AI使用的IP,还可以利用开源AI,对个人账号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评论区的情绪倾向,帮你找到用户真正关心的痛点,优化互动策略。
第三个解放时间,专注于“不可被替代的部分”。
对于一些重复性、机械化、低质量的工作,AI可以成为最优质的助手。
比如,多平台内容适配。一篇文章,AI可以帮你快速改编成短视频脚本、朋友圈文案、知乎回答等多种形式,提升内容复用率。
再比如,平台规则优化。你可以输入各平台规则(如抖音违禁词),让AI检测内容合规性。
四、未来属于“AI+人”的超级个体
最后,我想说:“别焦虑,去学习。”
AI是杠杆,但你是支点。没有你的思考和价值观,再强大的工具也只是空壳。
在AI时代,最稀缺的不是内容,而是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IP。你需要做的,不是抗拒AI,而是学会如何与它共舞。
因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AI永远无法复制。比如,你的故事、你的信念、你的独特思考方式。
知识服务行业的未来,一定是属于“AI+人”的超级个体。所以,不要问:“AI会不会取代我?”应该问:“我,能不能掌控AI,借着风口成为超级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