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科技圈热点频出,人工智能等赛道持续升温,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应用,每一个动态都对行业格局和未来走向产生影响。
宇树机器人刷屏
模仿体育巨星招牌动作
近日,宇树科技的 G1 人形机器人基于英伟达与 ASAP(Aligning Simulation and Real Physics)模型,成功实现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动作展示,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引来网络刷屏。
在一段公开的演示视频中,G1 人形机器人化身为 “运动健将”,精准且流畅地再现了足球明星 C 罗和篮球传奇科比的经典动作。C 罗标志性的庆祝动作,如高高跃起、转身挥拳,被 G1 机器人以极高的相似度呈现,其动作的力度、节奏和姿态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而科比经典的后仰跳投动作,G1 机器人也模仿得惟妙惟肖,从屈膝、起跳,到后仰出手,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高度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此外,G1 机器人还展现出自行舞蹈的能力,跟随音乐节奏欢快舞动,身体的各个关节协同配合,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如侧跳、前踢、深蹲等,动作流畅自然,毫无卡顿之感。
这一惊艳表现的背后,是 ASAP 模型的强大助力。ASAP 模型采用 “real2sim2real”(真实→仿真→真实)方法,旨在解决仿真环境与现实世界动力学不匹配的难题 。在第一阶段,通过重定向人体数据,在仿真环境中对运动跟踪策略进行预训练。例如,将 C 罗、科比等运动员的动作视频数据转化为机器人可理解的运动指令,让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初步学习这些动作。
但由于仿真与现实存在差异,在第二阶段,将预训练策略部署到实体机器人 G1 上采集数据,然后在仿真环境中回放动作记录,利用回放产生的误差作为修正物理差异的关键数据源,通过额外神经网络学习差异参数,对传统物理引擎进行 “动态校准”。经过这样的训练过程,G1 机器人能够依托 GPU 的并行计算能力,在仿真环境中获得近乎真实的大规模训练体验,从而实现更稳定、敏捷的运动控制。
对于宇树科技而言,这进一步提升了 G1 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的竞争力,展示了其在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为后续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一成果为整个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了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动作模仿和运动控制方面的技术进步,有望加速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如娱乐表演、体育训练辅助、工业生产等。
车圈首个!
吉利汽车率先集成DeepSeek
本周吉利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星睿大模型已与当下热门的DeepSeek R1大模型实现深度融合。这可是汽车行业首次实现车企和AI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此次合作,吉利将对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和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进行蒸馏训练。
DeepSeek R1大模型作为业界顶尖的认知智能模型,自然语言理解、推理判断及知识图谱构建能力都非常卓越,在不少领域都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自推出便吸引了全球目光。而吉利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是吉利多年深耕智能汽车领域的成果,覆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大数据分析等多个关键方面。二者的融合,无疑是一次强强联合。
从技术层面来说,吉利运用蒸馏训练技术,把DeepSeek R1模型的核心能力融入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以及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大大提升了模型性能。融合后的AI系统语义理解能力超强,能精准解析各类模糊指令。比如你说“我有点冷,还想听点轻松的音乐” ,系统能迅速调节车内温度、筛选轻松愉悦歌单,还能精准调用约2000个车载接口,交互性能十分智能。
而且,这个AI系统可不只是指令理解厉害,还能主动感知、预测用户需求。当车辆快到加油站且油量不足时,它会主动提醒并规划前往加油站的最优路线;雨天行车,能自动关车窗、调节雨刮速度、播放适配雨天氛围的音乐。这些基于车内外环境场景的主动服务功能,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这次合作,对吉利汽车的智能化升级意义重大,也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随着该技术在更多新车型上应用,智能汽车的交互体验有望实现质的飞跃,真正从出行工具变成智能出行伙伴。
吉利汽车与DeepSeek的合作是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步。融合后的系统能够精准理解用户的模糊意图,并准确调用约2000个车载接口。此外,该系统还能基于车内外场景主动分析用户的潜在需求,为用户提供车辆控制、主动对话、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智能体验。这将大幅提升用户的智能交互感受,加速AI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普及。
吉利计划将这一技术体系应用于更多新车型,逐步实现从“智能助手”到“智慧生命体”的进化。未来,吉利将继续深化与DeepSeek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大模型的训练与应用场景,探索更多创新功能。
目前虽然还没有具体哪款车型会率先搭载这一融合系统的消息,但相信也不会让大家等太久。你觉得这次吉利和DeepSeek的合作,会给汽车智能化发展带来哪些新变化呢?
国产 AI 大模型 DeepSeek – R1 开源,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优势与技术突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该模型在数学、代码处理等方面性能优异,推理成本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 1/30 。百度智能云、华为云、阿里云等众多中国平台,以及亚马逊、微软、英伟达等海外科技巨头纷纷接入,加速了 AI 应用落地进程。
AI资本市场:
软银400亿美元砸向OpenAI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了人工智能领域:软银集团正接近敲定对 OpenAI 的首笔 400 亿美元投资。据 CNBC 报道,这笔资金将在未来 12 到 24 个月内支付,第一笔付款最早将于今年春季到位。此轮投资完成后,OpenAI 的投后估值将达到 3000 亿美元,软银也将超越微软,成为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最大投资者。
软银CEO孙正义长期以来坚信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此前就通过愿景基金对众多科技公司进行了巨额投资。此次投资 OpenAI,软银旨在深度参与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
一方面,充足的资金可以让 OpenAI 在研发上投入更多,加速技术突破,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模态 AI 技术方面取得更多成果,进一步巩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OpenAI 可以凭借这笔资金扩大团队,招募更多顶尖人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从行业角度来看,软银的投资将重塑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格局。此前,微软一直是 OpenAI 的主要投资方和基础设施提供商,而此次软银的入局,打破了原有的投资平衡。这可能会促使 OpenAI 在技术发展和商业合作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不再过度依赖微软的 Azure 云服务,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
据悉,部分资金预计将用于 OpenAI 对 “星际之门” 项目的承诺。当地时间 1 月 21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 “星际之门” 计划,项目初始投资 1000 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 4 年内扩展至 5000 亿美元,旨在支持美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由软银、OpenAI 和甲骨文合作开展,OpenAI 目前正在美国 16 个州寻找合适的地点来建立大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以支持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软银的投资将为 “星际之门” 项目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加速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此次软银 400 亿美元砸向 OpenAI,无论是对于 OpenAI 自身,还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OpenAI获得大量资金后,将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顶尖人才,进一步提升其技术实力,或将引来全球AI人才市场竞争加剧。在这场全球AI军备赛中,国内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人才吸引等方面不断提升实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