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2月13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通过社交媒体平台X发布了一则震撼业界的消息,宣布公司将对其人工智能产品路线图进行彻底调整。这一调整不仅取消了原计划独立发布的推理模型o3,还公布了新一代模型GPT-4.5与GPT-5的发布时间及功能规划,标志着OpenAI在应对市场竞争与技术瓶颈方面的关键转型。
![](https://pic.doit.com.cn/2025/02/image-38.png)
文字编辑| 宋雨涵
1
OpenAI宣布产品路线重大调整
GPT-4.5:最后一个非思维链模型
推文透露,OpenAI的下一步是发布GPT-4.5,这是其最后一个非思维链 (CoT) 模型。它的内部代号是Orion,不过奥特曼没有解释GPT-4.5将具有哪些新功能。
未来几个月,OpenAI将发布一个名为GPT-5的模型,该模型将OpenAI的大量技术融入 ChatGPT和API中,包括o3。由于该路线图决策,OpenAI不再计划将o3作为独立模型发布,o3将成为GPT-5的一部分。
可能正如网友所总结的:GPT-4.5就是此前人们认为的GPT-5,而GPT-5将是GPT-4.5和o3的组合。
相较于其前代GPT-4,GPT-4.5在多模态处理能力、上下文窗口扩展(达到256k tokens)以及知识更新(至2024年6月)方面进行了显著提升,并在数学与物理领域的可靠性上有所增强。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Orion的性能提升幅度并未完全达到预期,且开发成本高昂,这可能是其被定位为过渡性产品的重要原因。
GPT-5:技术整合与免费开放的新纪元
真正的变革将来自数月后发布的GPT-5。
该模型被设计为终结语言模型与推理模型的分裂状态,通过动态任务处理机制整合了o3模型的核心技术、语音交互、画布创作、实时搜索以及“深度研究”等功能,形成了一个高度统一且智能的系统。
奥特曼强调,免费用户将在“标准智能”模式下无限次使用GPT-5的基础版(尽管会受到滥用阈值的限制),而付费用户(包括Plus和Pro订阅用户)则将能够解锁更高智能等级及额外功能,如增加深度研究的次数等。
取消o3独立发布:简化产品线,应对市场挑战
此次调整的直接原因在于OpenAI产品线的过度复杂化。
过去半年里,用户不得不在GPT-4o、o3-mini等多个模型间频繁切换,导致使用体验碎片化。
奥特曼坦言:“我们和用户一样痛恨模型选择器,我们的目标是回归无缝的智能体验。”此外,中国AI实验室DeepSeek的开源模型R1的崛起,以及谷歌Gemini系列的激烈竞争,都促使OpenAI加速技术整合并加大免费开放力度,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奥特曼推文原文:
![](https://pic.doit.com.cn/2025/02/image-37.png?x-oss-process=image%2Fquality,q_50%2Fresize,m_fill,w_683,h_1024)
2
行业与学界反应
纽约大学教授Gary Marcus指出,奥特曼将原计划名为GPT-5的Orion降级为GPT-4.5,暗示单纯依赖扩大模型规模与算力的战略已失效。
斯坦福NLP团队则评论称,此举标志着OpenAI承认“2023年扩展法则”的局限性,转向更注重系统化整合的技术路线。
3
未来规划与展望
自由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与此同时,OpenAI还同步更新了《模型规范》,强调了知识自由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公司将部分规范以CC0许可开源,允许开发者自由使用,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普及与创新。随着GPT-5的推出,AI领域或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生态竞争,而用户能否真正受益于“免费无限访问”的承诺,仍需观察实际落地效果。
结语
OpenAI此次产品路线的重大调整,既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也是应对开源浪潮与市场压力的战略选择。GPT-5能否重新定义“通用智能”的边界,不仅将决定OpenAI在未来的市场地位,更将深刻影响整个AI行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