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颠覆社会节奏了嘛?各大高校纷纷接入DeepSeek,“AI落地战”打响一枪接一枪!

导读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迅猛之势重塑各行各业的面貌,教育领域更是首当其冲。

作为国产AI大模型的杰出代表,DeepSeek(深度求索)犹如一颗璀璨新星,在教育革新之路上绽放出耀眼光芒,从高校教育场景到基础教育领域,都留下了它深刻的足迹,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争议,引发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文字编辑| 宋雨涵

1

高校教育场景

从 “智能助教” 到 “科研加速器”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作为DeepSeek应用的先行者,率先将DeepSeek-R1大模型接入各自的教学平台,成功打造了一系列“超级助教”系统。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其“e问e答”服务平台在接入DeepSeek-R1后,处理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可迅速处理涵盖在学证明开具、专业咨询、校园服务等在内的1300余条标准问题,实现了“秒级响应”的自动化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师生服务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则基于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高质量语料,为近万门课程量身定制了DeepSeek-R1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提供学业规划、论文润色等个性化服务,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偏好,智能推荐习题和学习资源,有效支持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北京交通大学则另辟蹊径,充分利用DeepSeek在数学与编程领域的卓越推理能力,开发了“深度思考”智能助手。这款助手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复杂的教学问题,还计划在未来逐步向学生开放更多AI功能,助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浙大版DeepSeek正式面向800余所高校开放!

浙江大学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深度融合智能体“浙大先生”(网址:chat.zju.edu.cn)已正式发布,并面向全国800余所CARSI联盟高校开放共享。这意味着,这些高校的师生只需通过校园账号登录,即可免费使用浙大版DeepSeek提供的智能服务。

这一举措打破了校园IP的限制,使得更多师生能够享受到智能服务的便利。联盟高校的师生只需通过校园账号登录,即可免费使用DeepSeek提供的智能服务。无需复杂的注册和认证流程,即可轻松访问和使用。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使用方法:

01

登录指南

1、浙大官微入口:关注“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在底部菜单栏中选择“访客服务”——“浙大先生”,跳转后点击左下角登录。

2、网址入口:访问https://chat.zju.edu.cn,点击左下角登录按钮。

CARSI联盟高校师生登录方式:登录后即可使用DeepSeek及智能体广场功能。

门户登录:在登录页面点击“CARSI”按钮,通过CARSI登录。

最后选中用户所在高校,如“北京大学”即可登录使用。

2

基础教育领域

AI“作业救星”与认知外包争议

DeepSeek的风潮不仅席卷了高校教育领域,更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2025年寒假期间,多地中小学生使用DeepSeek完成作业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AI工具的“双刃剑效应”

一方面,AI工具如DeepSeek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辅助价值。例如,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尝试将AI融入作业设计,要求学生使用DeepSeek创作春联。这一创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

然而,另一方面,AI工具的普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调查显示,有40%的中学生曾使用DeepSeek等工具完成作业,这引发了部分家长的担忧:他们担心“思维外包”会导致学生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AI代写,还是AI辅助?

AI辅助和AI代写,边界在哪?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马占宇认为,关键要判断技术的介入程度。AI强调辅助工具的“客体”属性,技术仅承担信息整合、结构优化等离散任务,决策过程由人类思维主导;AI代写则将人的“主体”属性让渡给了机器,创作过程中少了人类的深度参与和批判性思考。

长期依赖AI代写,存“认知外包”风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说,对于青少年儿童,学习的底层逻辑是为了锻炼思维能力、促进认知发育。若AI长期“越俎代庖”,可能造成学生发育阶段的“思维短路”。“另一方面,人机协同成为必然。”余胜泉表示,教师、学生、技术等共同构成新型教学结构,用AI辅助增强人类认知的潜能有待进一步释放。

新生代中小学生作为智能时代的“原住民”,接触、使用AI将更频繁和熟练。受访者认为,家长、老师应夯实自身数字素养,引导孩子认识自己思维的主体性,讲清AI作为辅助工具的用法和逻辑,鼓励其科学拥抱AI的同时,认识到AI的局限。

同时,传统的机械化、重复化、指标化的作业模式亟待升级。一方面,基础性作业应适量,以切实为学生减负;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科交叉融合,设计基于真实情景、贴近生活的开放式作业,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动手探索中学习知识、锻造思维。

佟蕊举例说,在自主制作营养餐的实践性作业中,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探究食材营养搭配、烹饪方法、口味偏好等,既能应用到生物、数学等领域知识,还能锻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唐亮建议,以过程性评价牵引作业等学习任务形式的变革,积累过程性数据,分析学生创意思考的关键步骤。马占宇表示,还应加强中小学生AI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使用技术的能力。

3

技术优势与行业突破

低成本算力与开源生态

DeepSeek

广师大×DeepSeek:数字化转型迎来重大突破

据介绍,在华为ICT根技术与产教融合全国样板点的支撑下,适配中心成功在昇腾等信创环境下实现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覆盖私有云、服务器和PC等多种环境,将DeepSeek适配国产算力深度融入教育行业的各个应用场景,全方位赋能人才培养,为全国教育行业提供数智化转型创新典范。

基于DeepSeek-GDVE教育大模型,适配中心将进一步推动形成丰富的教育行业知识库,借助国产算力打造“教育智能体平台”,在智能教学辅助、科技创新支持、产教融合与成果转化等方面解决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实际问题。同时,在面向未来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方面重点发力,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融入现代产业升级需求下的应用实战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业全领域。

开源力量的驱动

DeepSeek源于开源社区(如PyTorch、LlamaMeta),其成功证明开源模型可超越专用闭源系统。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指出,开源生态为全球开发者协作创新提供了土壤。

写在最后

总之,DeepSeek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既是技术赋能的典范,也是社会转型的缩影。其成功启示我们:唯有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进化。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探索AI与教育的共生之路,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