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已经成为了“规定动作”,
就连很多自己拥有大模型的厂商,也在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一点不怕“打脸”;
大家都在接入DeepSeek大模型,稍有怠慢,就Out了,跟不上时代。

那么,接入DeepSeek大模型难吗?
简单得很!
只要有服务器硬件,+上一个开源的DeepSeek软件,就可以了!
实在不成,找“铲子商”买个现成的“DeepSeek一体机”就OK了!
有钱,就搞个“满血版”;没钱就搞了“轻量版”,反正都是DeepSeek,响应速度快不快,推理结果精确与否,没人叫这个真!
所以,接入DeepSeek一体机很简单,就跟装个Linux一样简单。
就这样简单的一个事情,为什么大家都趋之若鹜呢?
这就生成式AI的魅力!
魅力归魅力!
问题是:接入DeepSeek就万事大吉了吗?
差远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就像Linux,一个Linux服务器并没有什么用,还需要各种应用软件支撑业务,重要的是应用,不是Linux服务器。
DeepSeek也差不多!如果仅仅使用DeepSeek提供的基础能力,那么,所谓DeepSeek一体机也仅仅解决了私有访问目的,暂时摆脱了对于“公有云”或者“云服务器”的不信任问题。
如果不是这样,直接使用各种DeepSeek服务不是更为简单,也不需要管理和部署、使用的问题。
所以说,接入Deep Seek绝不等同于私有部署和使用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DeepSeek大模型和企业私有数据的结合问题,
目的就两个:
一个使得DeepSeek可以回答更加专业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使用DeepSeek对于生产、销售等过程提供支撑和服务。
显然,第二个更加重要。
其实也简单,在生产中有大量的机器数据,这些数据和产品品控的结合,可以借助DeepSeek大模型进行精准的掌控;
只有销售数据,结合CRM以及售后等多种数据,利用大模型对于用户进行画像,为商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所谓精准营销。
这才是DeepSeek大模型的这正价值。
所以,接入DeepSeek大模型,本地部署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论是RAG,还FinTone;数据的向量化,以及AI框架的建设,有很多的思路,都需要选择和落实。
估计一般的企业很难搞得定,
这就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和服务,
总之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如果考虑到这些,还有心思对外讲什么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吗?
大模型不是拿来炫耀和崇拜的!
大模型是要拿来赚钱的!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还差多远呢!
甚至不如个人的AI智能体,毕竟,人家已经开始赚钱了!
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