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构建产业新认知

3月4日,DOIT联合戴尔科技打造的新一期线上研讨会上,邀请到了中国AOPO副理事长、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奠基人金乾生教授系统分享中国低空经济发展,金教授表示对当前政策推动下形成的低空经济热要建立正确认知,遵循客观规律发展。并且围绕低空经济的概念、主体产业、配套产业、关联产业以及制约因素、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全面分析。

中国AOPO副理事长、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奠基人金乾生教授

回顾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从零星作业到产业热潮的演进体现了技术突破与政策驱动的双重作用。改革开放至2009年为萌芽期,通用航空以进口飞行器为主,应用于林业飞播造林、农业播种等传统领域,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到了2009年-2023年,进入产业启动期,2009年国家设立首个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标志着通用航空产业的正式启动。此后,中国陆续批准了多个航空产业基地,推动了通用航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023年至今为低空经济爆发期,政策密集出台与技术革新共同催生了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场景,全国掀起低空经济热潮。2024年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元年,低空经济的热潮迅速升温,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阶段,低空经济不仅涵盖了通用航空的传统领域,还拓展到了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领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可以看出,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9年,中国民航大学的课题组首次提出“低空经济”概念,此后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第三阶段重要政策包括:202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低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了低空空域的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1月,国家颁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条例》,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和安全保障。

2024年3月,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挂牌成立低空经济司,标志着国家层面有了专门负责低空经济的机构,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重要进展

低空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经济形态,依托低空空域资源,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低空飞行运输、飞行器制造、飞行服务保障等主干产业链,辐射带动零部件配套、材料制造、机场建设、航空金融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其核心在于将闲置的低空空域资源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现实资源,通过发展低空飞行运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经济属性来看,低空经济的目的是将低空空域资源的可通达性、可计算性和可运营性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从产业属性来看,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运营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天地联动的网络系统。低空经济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低空客运、低空物流、低空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

近年来,低空经济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深圳到珠海之间的低空载人飞行航线已经开通,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深圳的无人机物流航线数量不断增加,载货飞行架次突破61万架次;电动垂直起降无人驾驶飞机在低空旅游观光领域开始布局,全国多个景点已经布局广州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为游客提供空中观光服务。有望成为未来旅游观光的主力机型。此外,低空经济在应急救援领域也有诸多应用案例,如无人机参与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和医疗急救等。

低空经济对国家、地方以及企业而言的机遇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低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继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等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亮点,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从地方层面来看,低空经济为各地提供了新的产业增长点和经济发展机遇。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展低空经济,吸引投资、促进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例如,深圳在低空物流领域的先行先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对于企业而言,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无论是大型科技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都可以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大型企业可以凭借技术优势,提供基础技术支持和系统解决方案;中小民营企业则可以通过专业化发展,在特定领域深耕细作,实现差异化竞争。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机遇。由于民营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创新动力和灵活性,它们能够在低空经济的创新浪潮中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创新机会,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和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专业化发展,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例如,专注于某一特定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飞行器的维修保养、飞行员培训等领域,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民营企业应抓住变化带来的机会,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低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发展策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大型企业合作,借助其技术和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

最后

科技企业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赋能角色。以戴尔科技为例,作为全球知名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企业,戴尔在数字化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经验。例如,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满足低空飞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利用云计算技术为低空经济的运营管理系统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飞行路径规划和空域管理效率。此外,戴尔科技还可以通过与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企业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推动低空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