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不敢想,英特尔前CEO成为英伟达GTC 2025现场嘉宾?绝了!

我是想都不敢想,英特尔前CEO,Pat Gelsinger,刚刚退休,就成为英伟达GTC 2025现场嘉宾,在Acquired 播客活动中发表演讲,美梦成真,英伟达梦里都会笑醒了吧!

英特尔前CEOPat Gelsinger(右一)

当然作为半导体行业的资深人士和重要人物,Pat Gelsinger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在英特尔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对芯片技术、半导体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英伟达邀请Pat Gelsinger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GTC 2025 大会,可以借助他的专业声誉和行业地位,为大会增添权威性和吸引力,提升大会在半导体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但是Pat Gelsinger身份特殊,此前有很多舆论推测,Pat Gelsinger是被迫提前退休,传闻他与继任者,英特尔新的CEO陈立武之间存在很多分歧。

如今公开亮相GTC 2025,为英伟达站台,Pat Gelsinger这是要作什么?

心有不甘?

这种揣测,更多带有阴谋论色彩,不足作为依据,还是应该相信其作为职业经理人,Pat Gelsinger应有的操守。

还是关注一下Pat Gelsinger的言论。

Pat Gelsinger首先称赞了英伟达持续推进 CUDA 计算生态的决心和耐心,认为英伟达GPU 在 AI 浪潮中的成功与架构适配的 “幸运” 有着显著关系。按照Pat Gelsinger的判断,目前的AI推理芯片的性能指标,距离实现完全 AI 推理部署的宏大愿景仍存在很大距离,未来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的空间,指出未来的AI推理芯片设计将专注于计算和存储的融合,将围绕内存子系统优化架构。

与此同时,Pat Gelsinger对英特尔过往的反思,提到英特尔过去的 Larra bee 项目(一只名为Larra的小蜜蜂),该项目试图将x86 CPU 的可编程性与面向高性能计算的GPU结合起来,将CPU的x86指令集“嫁接”到GPU架构上,试图兼顾图形处理与通用计算。然而,这种“混血设计”在实际中暴露了致命缺陷,因架构复杂导致图形处理器性能落后,最终,Larrabee被迫转型为面向超算的至强融核处理器(Xeon Phi),却在2018年因市场反响惨淡黯然退场。

Pat Gelsinger坦诚,这是一次关键误判,让英特尔与AI时代的先机失之交臂。

英伟达的成功,英特尔的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就是结论吗?

所谓专注GPU生态,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英伟达早就开始涉足Grace处理器,蚕食CPU的市场。

但不同的是,英伟达设计Grace处理器不是为了与Intel竞争CPU的市场,而是为了更好服务AI应用。一句说,英伟达自始至终只做好一个应用,并不考虑通用性,与英伟达不同,英特尔的策略是Intel inside,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了通用性,英特尔积极推动标准化的工作,是x86生态核心引领者。标准化就是让生态伙伴都有钱可赚,与此同时,也极大促进应用的发展,降低了成本。所以,英特尔的成功也是标准化、生态的成功,牢牢把握标准化,也构建起来了行业壁垒,让后继者难以追赶。

标准化带来了通用性,降低了信息化应用的成本。

相比,英伟达不考虑通用,只考虑AI;离开了AI这个具体的场景,类似NVlink、HBM所呈现出来的能力,也未必能够派上用场。不是NVlink、HBM有什么不好,而是需要你自己配套有关的驱动,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在就要盖棺定论为时尚早!

就以AI推理芯片为例,未必默认为GPU,也许是,也许不是!要知世界非常复杂,今天的成功,未必代表未来!

英特尔未必没有机会!

对此,Pat Gelsinger应该心知肚明,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