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引擎与大模型共振:枫清科技打造大模型应用新范式

刚刚落下帷幕的 2025 中国生成式 AI 大会,再次成为观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本次大会汇聚了众多行业领袖与技术专家,共同探讨生成式 AI 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其中,枫清科技创始人兼 CEO 高雪峰发表的题为《知识引擎与大模型双轮驱动:打造下一代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平台》的主题演讲,分享的关于知识引擎与大模型双轮驱动的思考,引发了行业内的讨论。

枫清科技创始人兼 CEO 高雪峰

近年来,生成式 AI 技术在中国蓬勃发展,不仅在内容创作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更在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生成式 AI 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沃土。与此同时,行业也逐渐认识到,仅仅依赖通用大模型难以完全满足复杂多样的企业级应用需求,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企业自身的数据资产,构建更精准、更可靠的智能系统,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议题。

在此背景下,高雪峰在大会上提出的“知识引擎与大模型双轮驱动”的理念,无疑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高雪峰曾担任阿⾥云⼤数据&AI 技术产品总经理、IBM 认知计算解决⽅案研究院院⻓,负责 IBM Watson 等世界领先 AI 技术在中国的落地。在去年 12 月于上海举行的“智东西 2024 中国生成式 AI 大会”上他指出,面对企业级应用对知识准确性、推理能力和可解释性的更高要求,仅凭大模型往往难以完全胜任。企业智能化的核心趋势正在从以模型为中心(Model-Centric)的架构转向以数据为中心(Data-Centric)的新范式。通过融合知识引擎与大模型,构建新一代智能体平台,是弥合生成式 AI 与企业决策智能之间鸿沟的关键。

高雪峰认为,知识引擎与大模型的双轮驱动,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方案。知识引擎凭借其在结构化知识表达、逻辑推理和可解释性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大模型提供精准的知识支撑,有效缓解大模型可能出现的“幻觉”问题,并提升其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而大模型则能够利用其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将知识引擎提供的结构化信息转化为更易于理解和应用的形式,实现更智能、更友好的应用体验。

在演讲中,高雪峰重点介绍了枫清科技在知识引擎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将基于知识图谱的符号检索与基于向量的语义检索相结合,枫清科技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用户意图,并从海量的企业数据中检索到最相关的知识,为大模型提供高质量的输入,从而生成更准确、更可靠的答案和更具洞察力的分析结果。

枫清科技一直致力于将领先的 AI 技术应用于赋能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其近期与中化信息、吉林大学联合成立“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实验室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升级,而高雪峰在生成式 AI 大会上提出的“知识引擎与大模型双轮驱动”的理念,将为产学研跨界合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未来,通过构建新材料领域的专业知识库,并结合大模型的生成和推理能力,有望在新材料的发现、性能预测和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雪峰还分享了构建下一代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平台的关键要素。他强调,需要针对行业特点构建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并建设行业大模型,以实际应用场景为驱动,结合强大的智能平台与工具,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在企业高价值场景中的深度应用。枫清科技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积极与各行业伙伴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智能决策、运营优化、产品研发等多个场景的落地。

展望未来,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知识引擎与大模型的融合将成为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趋势。枫清科技高雪峰在本次大会上分享的真知灼见,不仅展现了枫清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拥抱生成式 AI,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知识与智能的深度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代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平台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