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自己下场辟谣,没有暂停与中国部分公司合作

刚刚,三星半导体发布公告称,“三星晶圆代工(Samsung Foundry)暂停与中国部分公司新项目合作”说法属误传,三星仍在正常开展与这些公司的合作。

4月8日,有消息称三星晶圆代工业务(Samsung Foundry)暂停与部分中国客户的新项目合作,引发外界对其业务调整及中美博弈影响的高度关注。然而,4月9日上午10点,三星半导体公号正式否认该消息。

这场风波突显出三星在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间的敏感处境——既要维系与中国客户的合作,又面临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

早在4月7日,路透社援引分析师预测称,三星电子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下滑21%,至约5.2万亿韩元(36.2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6.6万亿韩元。这一下滑主要受AI芯片销售不及预期以及晶圆代工业务持续亏损的影响。

虽然全球AI芯片市场持续火爆,三星在高带宽内存(HBM)芯片领域的竞争力仍落后于主要对手SK海力士。特别是在向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等关键客户提供高性能内存方面,三星的供货能力仍在优化调整中。

据分析师判断,三星HBM芯片在整体DRAM出货中的比重略有下降,导致盈利能力有压力。

此外,由于市场预期美国将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部分中国客户在上一季度出现了“提前下单”行为,从而削弱了2025年Q1对AI芯片的实际需求。

据TrendForce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DRAM芯片价格同比下降约25%,而NAND闪存价格则重挫近50%。这对于在传统消费类存储(如手机、PC)中占据重要份额的三星而言,无疑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

2025年或许是一个好的或坏的开始,但将成为三星存储业务转型的关键年。这一年,三星,面临的是3月底三星电子联合首席执行官韩钟熙突然离世要管理层改组。虽然是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在传统DRAM、NAND、晶圆制造领域做到顶尖,但AI芯片、高带宽内存、先进代工这天AI路线仍要努力,能否成功切入AI产业链高端段位,将影响其未来盈利模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