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4款服务器虚拟化产品3大差异

大多数建设虚拟化的企业,会在环境当中部署一台以上的虚拟平台服务器,相互备援,以避免将鸡蛋放置于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产生。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以及运用更多功能,让虚拟管理变得更具弹性,因此除了提供平台的虚拟化服务器之外,我们也一并测试了配套使用的管理工具,如此一来,才算构成一套完整的虚拟化应用。

接下来从下列三点,总结此次产品测试结果。

硬件兼容性

由于虚拟化产品是一种与操作系统相整合的产品,因此在兼容性方面格外引人注目,在各家虚拟化厂商的网站上皆可以找到一份所谓的兼容性清单,以便企业在建设虚拟化环境时,能够将产品安装在完全兼容的平台环境上,避免安装过程,或者是日后运行的问题产生。

此时我们测试的Vitual Iron产品,在技术上有效规避了硬件兼容性的问题,单机版可以选择安装在USB闪存内,而企业加强版则是可以通过网络开机的方式下载开机所需的系统文件,只要虚拟平台服务器的处理器是64位系统,支持Intel VT、AMD-V虚拟化指令集,以及具备SAN或者是iSCSI存储池的设施,无论实体服务器的硬件规格为何,产品皆可正常运行。

除了前述产品之外,VMware的ESXi也可以安装在USB闪存内开机,Dell、IBM,以及HP等几家服务器厂商就有提供类似的配套方案。

微软在硬件兼容性的表现上也不遑多让,由于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强大优势,服务器厂商在开发硬件产品时,几乎都会为Windows Server 2008量身打造专用的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本身也内建完整的驱动程序库,因此安装好操作系统之后,大部份的装置就可以正常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 Server Core的精简模式下安装Hyper-V,则内建的驱动程序就没有图形化完整模式来得完整,不过还是可以利用手动安装方式加以驱动。

管理接口便利性

Vitual Iron的VI Center及微软的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SCVMM)在管理上提供了网页接口,管理者基本上不需要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专属的应用程序就可以管理虚拟平台服务器,使用上不仅直观,而且方便。后者在管理上更为高级,可以设定次要的其它管理员,在主要管理员许可的范围内操作虚拟化的功能,其中包括虚拟机的新增与移除。

P2V管理工具的搭配

此次我们所采访的几家案例,大多是利用P2V的方式部署虚拟机,使用光盘重新安装环境的例子并不多见。

除了企业端的服务器半虚拟化产品之外,为了测试上方便,亦有可能在内部使用桌面型的全虚拟化产品,假设测试环境的建立过程相当严谨,没有重大失误的话,那么在测试结束之后,将此环境利用V2V,转换成兼容于上线环境的格式,亦有可能。

大多数厂商都会跟随虚拟化产品提供转移工具,其中VMware的vCenter Converter在功能上最为全面,不仅可以将实体主机转换成为虚拟机,同时也支持数种虚拟机档案格式,甚至包括备份软件产生的映像文件。

大致上来说,使用原厂的转移工具,在功能上可满足企业部署虚拟化的基本需求,不过市面也存在有不少第三方厂商推出的转移工具,在转移速度上比原厂的转移工具快,若企业需要转移的实体服务器数量相当庞大,则可考虑通过这类工具加快虚拟化环境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