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应该如何在信息化中融合传统文化

陈东锋将一些企业尝试的中国式管理归结为这样一个公式:中国式管理= 中国管理哲学/ 伦理+ 西方管理+ 企业实践。还有的企业坚持适应中国文化而不是改造,采用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受一些在华外企的影响,很多国内企业最初的管理尝试大多采用学习西方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和制度。但现在,也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尝试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统领西方管理智慧,从中国企业面临的特有问题入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企业管理道、法、术、器的综合利用。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东锋最近就在思考类似的问题,尽管他之前在宝洁等外企做过很长时间的管理工作,深受西方管理文化的影响,但他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思维和行为的影响,他正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他现在做的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提升管理效率。

经过分析和调研,陈东锋将一些企业尝试的中国式管理归结为这样一个公式:中国式管理= 中国管理哲学/ 伦理+ 西方管理+ 企业实践。还有的企业坚持适应中国文化而不是改造,采用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例如,企业在设计业务和管理模式时,会考虑到一些中国人擅长单干而不擅长团队作战、不喜欢数字管理等特点,扬长避短,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陈东锋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即企业的CIO如何在信息化工作中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发挥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领导、员工的思维行为特征的作用。

中西结合

某专家在研究中国管理模式过程中发现,在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可能已经被“系统”的西化过了,但在日常管理和工作中不难看到,西方的很多做法在中国很难行得通。对此,《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刘湘明认为,“如果中国没有一个自己的管理模式,中国的企业就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卓越的大企业。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在中、外管理模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在是太困难了。虽然感觉只是隔着一层纸,但就是在门口打转转,始终不得要领。”

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需要沟通、管理、组织和领导的工作,如果不考虑中国这个现实环境,一味去推行教科书式的最佳实践,在管理工作中是会碰壁的,但如果学会变通应用,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福州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陈金雄一直觉得,中国企业要想在管理上取得成功,一定要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才能取得成功。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若还按传统的人治思维很难做强做大,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流程。但若机械照搬,完全摒弃中国的传统理念——如人情味等,也会引起激烈的反应,不利于管理的成功。

在陈金雄多年的工作中,不管是与领导、友邻科室的交往和相处,还是管理科室员工,始终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基本思路。对大的关乎原则的问题,如信息化要统筹规划、集中统一建设、集成与融合等,一定坚持原则,绝不允许各个科室部门建独立系统。但一些细节问题,能灵活就适当灵活,如有些科室主任家里电脑出现故障,寻求帮助时——严格讲,这不是计算机中心的职责范围——尽量帮忙。如此,与业务科室建立了很好的人脉关系,信息化推进工作也就顺畅多了。

管事理人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业务应用主管郭宏震认为,信息化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是用西方的管理方式把事情管住,用东方的对人方式把人际关系搞好。郭宏震总结说,绝对的中国式管理或绝对的西方式管理,在中国用起来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有业内人士强调,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中国人和老外确实有不同,所以在管理决策、组织建设、人才选拔上多考虑一些“中国元素”或“中国模式”应该也是应有之议。中国有理想的职业经理人其实比西方同行多一种痛苦,他们接受的管理教育大部分来自西方,大部分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是基于西方人的思维,却要在中国的企业环境下去应用。 CIO 在中国可能比在西方更难取得成功,这种管理哲学、管理方法、管理实践的矛盾和冲突是主要原因。但这种痛苦、挣扎、努力和探索一定会推动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反思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