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解密浪潮海量存储系统平台架构

题记:自从2005年,浪潮提出活性存储的产品理念以来,五年的时间里,浪潮存储一直沿着活性存储的产品设计理念,陆续推出了AS500、AS600、AS700、AS800、AS1000等一系列带有标志性意义的存储产品,有力的推动了浪潮存储的发展。

随着中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客户需求的丰富多样,浪潮存储结合过去几年来对存储产品、市场的理解,在2010年其策略发布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海量存储系统平台产品的设计思路,并推出了新一代海量存储系统产品AS1200和AS3000,从而揭开了浪潮海量存储系统产品之路的序幕。那么究竟何谓海量存储系统平台?其又在浪潮存储整个产品线中出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今天编者带大家对浪潮新一代海量存储系统平台来一场大揭秘。

海量架构 立体设计

在用户需求瞬息万变的状况下,厂商的产品策略也面临着很多需要调整的问题,例如主机的兼容性、异地存储的安全性、如何备份、如何优化传输带宽等等,同时,网络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不同的业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应对,对分散设备管理的成本在上升,这些都是用户面临着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提供给他们服务以后产生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一成不变的存储设备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这种状况的发展。在新的应用前提下,浪潮存储提出海量存储平台架构的产品思路,更好地适应新变化。

浪潮海量存储系统产品平台设计架构正如如图1所示,分为介质层、IO协议盏和功能及应用层三部分。

图1 海量存储系统架构

介质层是前端数据的最终存放地,主要包括存储设备、设备驱动以及卷管理等部分。海量存储系统在存储设备的设计方面能够兼容FC、SAS、SATA、SSD等多种不同的存储介质,并对这些不同介质提供相应的驱动、卷管理、Raid管理、快照、硬盘加密等功能。

IO协议盏主要是海量存储系统的文件系统,负责前端主机的接入。其设计的目标是能够兼容当前主要的连接方式,包括iSCSI连接、光纤连接、infiniban连接,不仅能够提供基于数据块的SAN网路模式,而且提供基于文件的NAS网路模式,各种方式仍然采用了活性存储,弹性设计的理念,能够灵活选择不同的连接类型,根据用户的不同业务能够选择性价比最好的存储结构。另一方面,海量存储系统针对当前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在系统的可扩展性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设计,内建文件的快速定位功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搜索引擎快速定位文件位置,降低了庞大繁多的文件的查询时间,满足了海量文件系统的这种需求。

功能和应用层是直接与用户相连的一层,用户的各种数据应用都与该层有关。在这一层目前主要设计了多路径冗余、负载均衡,这两个功能是目前存储系统的必要功能,他能够使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功能和应用层还提供了对数据在主机端的加密、系统高可用、内容归档、远程引导等功能。

因功能而设计 随弹性而部署

浪潮海量存储系统的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设计的目标是能够满足当前海量数据的高带宽、高IO和高容量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弹性的可扩展的存储系统。海量存储系统的各个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用户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不同的业务应用而灵活进行配置。浪潮存储刚刚推出的海量存储系统AS1200和AS3000是浪潮整个海量存储系统产品线的前奏。

AS1200采用统一存储架构,支持IPSAN/FCSAN存储网络架构和NAS异构平台文件共享,实现存储资源的整合再利用,提高用户的投资回报率。在数据保护方面,支持本地和远程的连续数据保护功能,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备份技术,AS1200的连续数据保护功能可以满足严苛的数据恢复RTO/RPO指标,快速准确的恢复故障前数据,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协助企业实现生产运行的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的需求。另外AS1200支持数据卷隔离映射功能、数据快照功能、回滚、自动精简配置、远程卷复制(同步/异步)、基于快照的远程数据复制远程数据恢复、逻辑分区动态扩容;目前AS1200主要应用在多业务整合的场合。

AS3000主要面向金融电信、勘探勘测、空天信息、生物工程、气象、能源等海量数据业务的广大客户。其以高速的Infiniband和10Gb以太网接口为主为用户提供高速的带宽、高IO和高容量。AS3000主要特点采用多控制器体系结构,各控制器间可实现负载均衡,避免单控制器故障带来的风险和性能的瓶颈。另外,AS3000在节能降耗方面采用MAID技术,有效降低整体系统的应用功,并采用自动精简技术大大降低存储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