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Grid郑纬民:二期工程投入2000万

DOIT山东烟台现场报道:在今天于山东烟台举行的ChinaGrid 2009学术年会上,ChinaGrid专家组副组长清华大学郑纬民教授接受了与会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郑伟明教授表示,ChinaGrid第二期工程将于近期在全国高校间全面启动,目前,ChinaGrid专家组已经收到了来自众多国内顶尖高校希望加入ChinaGrid节点的要求,郑纬民教授透露,二期工程将把目前12所高校的规模增加近四倍,达到43所高校。

同时,郑纬民教授也向媒体透露,自ChinaGrid一期完成之后,全国每天有约3~5万人在ChinaGrid上检索教育科研相关资料,并已经有大量的应用在ChinaGrid的节点上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和网格创建的计算网络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对此,郑纬民教授表示:“未来只要做好ChinaGrid,对教育科研肯定会起很好的作用。”

英特尔公司大学合作部经理郭朝峰对于在ChinaGrid一期中与专家组的合作表示:“在英特尔的科研合作中,ChinaGrid的合作是很有成果的,在很多学校和科研上都能用上。”

ChinaGrid二期:六个中心与隐性成本

郑纬民教授透露,二期工程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设六个高性能计算中心,即“买六台大机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作为二期工程的最重要的资产,郑纬民教授认为,这六台大机器必须要为科研做更好的服务。

“二期工程中,发改委将投入2000万元,然后分给六大中心。”郑纬民透露,目前已经选定的两家大学为ChinaGrid专家组组长金海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和郑纬民教授就职的清华大学,其余四个中心初步的规划为“全国范围内东南西北各一个中心。”

对于2000万是否能够建成6个高性能计算中心的疑问,郑纬民教授表示,发改委会根据六个中心不同的大小来制定投入规模,而且“最终获得建设权的学校要自己补贴500万元。”但根据前一天预备会议的情况,这显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据郑纬民透露,前一天的情况是“大家争着抢着要这个建设权。”

但是,郑纬民教授却表示“我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一个高性能计算中心需要的不仅仅是初期投入的几百万,运营期间的人员、电力和额外成本将会非常高,以至“校长一听到一年几百万的电费”就很可能不会批准这个项目。因此,ChinaGrid二期六大中心的建设,郑纬民教授表示,各个学校应该更多的去研究后面支持的成本,他认为,电费是其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在今天上午的会议上,英特尔负责高性能计算的总经理Richard Dracott已经针对高性能计算的未来表示“更智能的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性能能耗比是高性能计算在注重单节点性能之外最重要的部分。”

对此,同时在场的郭朝峰也表示,英特尔正在与很多的高校合作,去论证高性能计算中心的性能和能耗的关系。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企业解决方案部教育行业中国大区经理姜涛在此前的媒体采访时也同时表示:“针对ChinaGrid,教育部设定的远期目标: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实用系统之一。以后也会囊括中小学,教育科研行业的教育应用专家。会有非常大的投资,要考虑运营、电费的花费。是一个长期庞大的工程,要作为全国教育科研的整体的一个资源。”

二期工程要服务八大学科

除未来将建设的六大中心外,郑纬民同时透露了ChinaGrid的二期工程未来将服务的八大学科,分别为:“力学、材料、能源、气候、计算机的、媒体计算、法律的、网络行为方面,”而ChinaGrid将力图建立一个涵盖八个学科的“重点学科网格”。

郑纬民表示,ChinaGrid很大的一个工作就是检索,“进入到计算机网格之后,找到最好的计算机学科论文、期刊,最好的会议在哪里,有哪些重要发言。本来搜索是很费力的,现在进入重点学科网格后就能很容易的进去。所有的opensource的软件都放在重点学科网格里面。”郑纬民认为目前每天3~5万的检索量已经说明ChinaGrid的这个发展方向的正确。

此外,“重点学科网格还负责提供机器,进行计算,把计算结果提供给用户。即所有的有关软件都提供给用户,且提供计算的能力。”——完成其作为跨地域的全国互联的高性能计算网格的核心使命。

第三个方面,郑纬民表示“第三件事情是有关网格的公共的软件。”CGSP是目前在ChinaGrid有关网格的公共软件方面最大的进展,由ChinaGrid清华节点40余名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CGSP,已经成为“世界上都知道的”网格集群服务调度管理平台。

在有关商业应用和建设目标上,郑纬民教授表示“不会考虑商用,因为毕竟是教育部在高校间的一个项目”,同时在建设方面会“尽可能做成自动化,自动的去完成,尽可能的智能化。也会考虑到一定的备份和数据的安全。”

高性能计算测评:清华大学已经具备实力 英特尔特征分析助力

在本次ChinaGrid 2009学术年会上,英特尔公司亚太客户响应团队技术经理何万青向媒体披露有有关英特尔面向对象的Benchmark测试方法,在其演讲中,何万青表示,最重要的,是分析用户的一系列应用中的不同应用的特征,而不是以整个混合的应用进行Linpack测试。

何万青所谈的测试方法也即“针对不同的应用,把应用特征摘取出来,进行针对性的测试。”——这对于目前国内的高性能计算来说,尤其是评价高性能计算系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与郑纬民教授讨论有关问题时,郑纬民表示“迄今为止,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机评测中心已经测试了20多个机器,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机评测中心是科技部指导的,国家有大的机器我们都会去测,都要由这个机构来进行评测,所以现在拥有评测ChinaGrid二期工程的六个中心的机器的测试。”郑纬民教授透露,中心会针对应用和不同学科的不同进行应用的评测。

我们看到,英特尔作为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支持厂商,郑纬民教授作为高性能计算的专家,双方都已经看到高性能计算评测体系的重要性,而未来将建设的六大中心相信也将会采取科学的面向实际情况的测试方法去评测。

在谈到近几年建设ChinaGrid的收获时,郑纬民教授坦言道:“在这几年,ChinaGrid最大的收获是促进高性能计算,有一个示范的效应,各个学校之间都在高性能计算上都非常积极,校长也非常的支持。互相也考虑更多的在建设后利用起来高性能计算。”

ChinaGrid的示范效应和应用效应正在逐步的在全国的高校间蔓延,而一直以来支持ChinaGrid组织以及历年学术年会的英特尔公司也正通过与ChinaGrid的合作逐步提高着在中国高校网格计算领域的影响力——由于可见证的来自Nehalem EP(至强5500)性能提升,英特尔会在ChinaGrid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