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信息化本质剖析:五层价值体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但是,国内的企业对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人说,企业信息化十分必要,就像水和电一样不可或缺;也有人说,企业信息化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还有人说,企业信息化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更有人说,搞企业信息化是找死,不搞企业信息化是等死……

对于所有这些观点的分析讨论,我觉得有必要回归商业的本质:那就是对企业信息化的价值的分析。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和信息两方面来具体分析企业信息化的价值。

信息技术的价值

首先,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手段之一,而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的手段之一。通俗点说,信息技术对企业而言就是一个工具。工具的价值如何才能体现呢?我想,工具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产生价值。就像我们买了一辆车,如果一直停在车库里面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才能发挥车的价值。信息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其次,工具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工具。还拿车来举例,如果我们买车是为了运货,那我们首选货车,如果我们是为了接送客户,那我们首选轿车,我想很少会有人作出相反的选择。因此,我们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

最后,要充分发挥工具的价值还在于我们是否有效使用了工具。还拿车来举例,我们买了车之后,如果没有规范的用车制度,没有合格的司机,没有定期保养,车的正常使用率和寿命就会大大降低。对信息技术而言,企业自身能否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决定了信息技术所产生的价值大小。

信息对企业的价值

下面我们再看看信息对企业的价值。通俗一点讲,也就是:什么样的信息对企业而言是有用的信息。

我想大家都不会否认,对企业而言,有用的信息首先必须是正确的信息。错误的信息只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那么对企业信息化而言,如何才能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呢?这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要保证进入信息系统的信息是正确的;其次,我们要保证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是正确的。

其次,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必须是及时的。只有新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传递,企业才能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使企业在竞争中能够领先一步。

那么对企业信息化而言,如何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呢?这也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要保证信息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其次,我们要保证信息系统各个环节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是及时的。

还有,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片面的信息只能导致决策的偏差甚至错误,只有完整的信息才能让企业对相关信息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作出正确的决策。

那么对企业信息化而言,如何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呢?这也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信息系统要完整保存所有的原始信息,其次信息系统要在信息加工、传递的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发挥信息对企业的价值,我们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信息能够准确、及时进入信息系统;另一方面是信息在信息系统中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传递、加工、存储和展现。这两个方面与人和业务流程是密不可分的。

信息的录入、加工、传递、展现、利用等都与人密不可分。人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利用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中的人是决定企业信息化价值大小的关键因素。

其次,企业相关的信息如何进行获得、加工、传递、存储和利用是由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决定的。我们知道,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为企业的业务战略服务的,而信息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等的限制,这必然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出调整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技术、业务流程与企业战略间的匹配程度是决定企业信息化价值的核心因素。

从我个人的理解,随着整个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型,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信息技术对社会和企业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已经从打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逐步成为企业进入某些特定市场的门槛。因此,我更愿意将信息系统看成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设施,我觉得这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真正价值所在。作为基础设施,就离不开最初的设计规划,建设。这一部分工作决定了基础设施的直接价值和绝大部分的潜在价值。而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绝不等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信息系统的运维)是能否发挥潜在价值的关键因素。清晰的战略,有远见的高层,和谐的团队将成就企业信息化的价值最大化。

社区会员评论:

我非常赞同文章中信息技术是“手段”和“工具”的说法,在企业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的领域非常多,如:生产、控制、设计、管理、流程、经营、统计、核 算、决策等。企业的性质、经营状况、目标不同,信息化的重点是不同的,获得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我认为讨论信息化的价值,关键是信息化的价值如何度量?在公司财务报表里,公司的KPI里,如何体现信息化价值。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成本。

──陆佳 日月光集团资讯部副总经理

关于如何衡量IT价值的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按照培训师秋叶的说法,信息化是处在一个公司价值链的最上游,也就是说处于一个三线部门(二线部门是那些支持部门,如:HR、财务、行政等)的位置,价值链越接近客户的地方越容易衡量,离客户越远越难量化度量。

对于衡量IT的价值,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不采用IT的结果是什么样?采用IT之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样?如果咱们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话,我觉得相当一部分项目还是可以衡量的。

当然有一部分确实无法衡量,比如说一部分基础设施。但是我觉得这一部分是一个公司在信息时代竞争的门槛,属于买通行证的投资。

一家之见,欢迎拍砖。

──丁春海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信息管理经理

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应用具体体现,在较低的应用层次,信息技术在整个进程中起关键性作用,IT作为一个工具将手工的处理和流程映射到信息系统中。随着企业对IT工具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伴随着痛苦的变革管理,这个IT工具逐渐和企业业务融合,这个时候工具就逐渐成了企业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IT工具逐步演变成企业的IT能力。再进一步,随着IT能力的逐步增强,企业的信息化逐步融入企业的血液中,演变成企业的业务能力。此时,信息化正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信息化的五层价值

第一个层次:数据处理。这是最低层次的应用。在这个层次上,信息技术主要用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企业主要关注信息的正确性、在及时性方面也会有一定的要求。正确性和及时性的保证主要来自于信息的提供者。这个层次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单机的应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Office软件、邮件系统等。

第二个层次:部门级系统应用。这个层次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在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企业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这个阶段也是从表面上体现信息技术价值最明显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典型的应用是一些部门级应用,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从流程方面讲,这个层次主要关注局部流程的规范化。

第三个层次:企业级系统应用。这个层次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信息的集成化。这个层次的应用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应用。在完成部门级系统的应用后,企业发现只有采集全面的、原始的信息,才能提高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这个阶段典型的应用是ERP。从流程方面讲,这个层次主要关注全局流程的重组和优化。

这个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飞跃点,也是信息化伴随企业进化蜕变的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从这个层次的应用开始,信息化建设将从IT支持业务逐步向IT支撑业务转变,IT与业务将逐步融合,信息化的价值体现将越来越依赖于管理变革。从这个阶段开始,企业将从职能导向向流程导向转变,从面向职能的绩效管理转向面向流程的绩效管理。

第四个层次:跨企业的系统应用。这个层次将信息的关注点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的上下游,关注价值链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这个阶段典型的应用时SCM、SRM等。从流程方面讲,这个层次主要关注价值链流程的重组和优化。

第五个层次:创新型应用。个人认为,这个层次是目前信息技术应用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企业主要关注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的方式,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信息传递的限制,改变了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加之许多产业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些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机会。这个阶段的典型案例有:阿里巴巴、凡客诚品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从管理的角度讲,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变革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大,而信息技术在项目中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小。拿最常见的ERP项目来举例。常说ERP项目是三份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从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在这个层次的应用上,技术所占的分量其实已经很小了,关键在于管理和数据,数据的质量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管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管理变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