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咨询系统的定义
远程咨询是一种离线——即非实时的医疗服务模式。远程咨询则多为上级医院向下级医院提供咨询服务,以解决小医院缺乏专家的困难。通常的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是在有固定的服务关系的医院间进行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遇到罕见病症和疑难病症时,可采取网络发布方式寻求帮助。这种情况的一个范例就是1995年某大学生患罕见的铊中毒病案,通过国际联网发布式求助并因此获得了正确诊治。
远程咨询系统的常见模式远程咨询系统通常包括远程病理咨询、医学影像咨询等。
A. 远程病理咨询。远程病理学的发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欧美日等国率先发展了远程病理学技术。最早动态远程病理学工作站于1986年由美国芝加哥的一个研究小组建立,并通过卫星实现了病理图片的远程传输,1989年,法国建立了第一个静态病理图片的远程咨询网络。该网络已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网络。利用这一网络,他们已选择并收集了数万幅数值化的病理图片,其中包括妇科、肝脏、血球等病理学图片。为了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他们已将其做成光盘发行,实践表明,这些图片对于病理学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的病理学咨询系统,利用这一系统,位于远地的病理学专家可以控制对方的显微镜的XY轴的取向以及图片的大小和部位。找到所需图片后,远地的CCD摄像机可将选好的显微图片捕捉到计算机中,然后经过20倍压缩再传送到远地的病理专家处。该系统传送一幅图片的时间是几分钟。
瑞士也设计了一种旨在为边远地区服务的远程病理学咨询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远程遥控远地的显微镜系统,还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将病理图片以及有关的文字信息传送给远地的专家。
目前,远程病理咨询系统主要应用于静态病理图片的诊断方面,许多系统是利用电话线完成信息传输的。有关远程动态病理图片的应用随着宽带网络与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也开始在有些国家发展起步。
B. 医学影像咨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影像也逐渐成为一种普查手段,大量应用于临床。然而,异常影像的解释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为了保证诊断的正确性,中小医院的医生常常将影像片子送给大医院的专家以获取参考意见。传统的做法是通过邮寄的途径传送信息,短则数日,多则数周才能完成咨询。于是,如何应用远程通信技术实现医疗影像的咨询成为影像学关注的问题。随着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获取、存储和传输的有关技术发展,特别是PACS影像技术的发展,医疗影像咨询的应用质量也得以进一步提高。
医疗影像咨询的成功应用也有很多记载,如瑞士就曾建立远程乳腺炎光片咨询系统。众所周知,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高发性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可大大提高其存活率和存活期,因而,乳腺癌的普查已列入许多国家的日程。由于普查通常是在人们就近的诊所,异常情况的鉴别往往需要征求专家意见。瑞士的Ystad乡镇医院与Lund大学医院之间建立了远程乳腺炎光片咨询系统。病人的乳腺X光片首先经PACS系统归档为TIFF格式的图像文件。该图像可由Macintosh8500/150PPC的17英寸显示屏显示。需要咨询时,乡镇医院先打电话通知大学医院,并通过10Mbps的以太网将片子传送过去,对方将以同样的显示器显示图片。通过以太网,双方可以采用鼠标箭头引导对方的注意力并指出异常区域。利用这一系统,他们对93个案例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每一案例的平均咨询时间为5.5分钟,其中最长的10分钟,最短的4分钟。实践中还发现,与诊断相比,咨询对分辨率的要求要低一些,但对交互式交流的要求要高一些。
前几年,我国部分医院,如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301医院等也先后开展了面向基层医院的远程医学影像咨询服务,现在这一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