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戴尔欲借转向私营模式扭转不利局面

北京时间6月21日《商业周刊》文章指出,戴尔的销售业绩持续下滑,股价也一路阴跌不止。进行一场大型收购或者转向私营模式也许有助于改变戴尔的现状。

自从迈克尔戴尔在三年半以前重掌公司大权以来,他已经进行了不下10次收购交易,裁掉了近万名员工,还从摩托罗拉和耐克等公司挖来了一些高管,为公司的产品增添新的光彩。为了进入计算服务领域,戴尔去年以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Perot Systems。

但是这些举措的收效都不大。与2007年1月31日即戴尔从半退休状态重新转到台前时的前一天相比,戴尔股价下跌了42%。同期,惠普的股价上涨了11%,IBM的股价上涨了31%。

6月3日,戴尔发布了业绩下滑的最新财报,这在戴尔历史上是少有的。当有分析师问他是否考虑将公司转为私营模式时,戴尔回答说:“是的。”随后会议室内陷入一片沉寂,戴尔再也没有回答有关公司转向私营模式的任何问题。

美国投行TM Capital的副总裁Jarrad SZalkin说:“当企业在讨论转向私营模式时,你通常会想到那些问题比较多的小公司。你从来都不会想到象戴尔这样的大公司也会考虑私营模式。”戴尔发言人Jess Blackburn对于戴尔的声明未发表任何评论。迈克尔戴尔本人亦未发表任何评论。

戴尔现年45岁,在德州大学读书时一手创办了戴尔公司,并将它打造成制造行业高效企业的典范。其他许多公司的高管络绎不绝地到戴尔总部参观,看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那以后,许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行业重心转向了移动计算、软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IBM和惠普都将重点放在了利润率较高的软件和顾问服务方面,而不是利润率较低的个人电脑生产和销售业务。到目前为止,戴尔仍有24%的营收来自于台式机电脑销售。即使在收购Perot Systems之后,技术服务收入占其总营收的比例也只有13%。思科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戴尔60亿美元营收的服务器业务。虽然戴尔在5月份也推出了一款名为Streak的平板电脑,但并未能从苹果手中抢到多少市场。戴尔在6月3日的投资者会议上说:“公司的转型还没有完成。”

有些分析师认为戴尔需要进行一次大型收购交易,就象惠普在2008年以1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DS那样。考夫曼兄弟的分析师Shaw Wu称,硅谷的Juniper Networks也许是个很好的收购目标,后者生产的路由器得到了电话运营商和有线电视公司的广泛采用。这种连网设备市场的规模为71亿美元。Wu说:“他们需要干点大事,狂热一点。”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大型收购交易可能会让戴尔的现金吃紧。戴尔在截至1月29日的2010财年的营收为52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了13.4%。6月10日,戴尔又从第一季度盈利中划出1亿美元的资金,留备同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它与英特尔之间的关系进行和解之用。(戴尔和英特尔均未就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进行的调查发表评论。

TM Capital的Zalkin称,转向私营模式后戴尔就不必时刻暴露在投资者的严密监视下,这样或许就可以为戴尔争取一些时间,它也可以更灵活地开展服务业务,从而更好地同IBM和惠普竞争。他说:“作为一家私营公司,在很多事情上就可以做得更大胆一些。”

然而,将计算机生产商转为私营公司的代价还是很大的。Zalkin说,戴尔当前的市值为270亿美元,技术类公司出售时的价格通常会有25%的溢价。其他分析师和银行家怀疑转向私营模式是否能够解决戴尔的问题。考夫曼兄弟的Wu表示:“转向私营模式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因为最根本的不利因素依然还在那里。竞争对手也还在那里。”

结论:创始人迈克尔戴尔称,他考虑将公司转向私营模式,目的是扭转公司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