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6“造假门”伤害广告主 尼尔森疑成李鬼帮凶

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尚未完全走出“反盗版”的阴影,又迅速迎来了“假流量”的大潮。由于网络监测知识、手段、标准的匮乏;缺乏足够权威的第三方流量监测、营销效果评估机构,以至于时隔52年,“亩产万斤”的神话仍旧能够在今天的新兴产业中惊人重现。

正如一首民谣中所唱到的:“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下,明年火车还嫌小”。日前,获得CNTV的世界杯转播权尚不足一个月的酷六网,全站流量一度突破3.87亿峰值。可以预期的是,对于在2009年刚刚号称收入突破1亿元的酷六网而言,在成功借势世界杯,实现全球视频行业天文数字流量的同时,下一颗卫星的升空,无疑是2010年全年收入达到100亿元的骄人业绩。

尽管不久之后,酷六主动拿出了最高峰值超过4350万数据进行更正,但其中的奥妙俨然已经是路人皆知了。众所周知,酷六两次相差十倍的峰值流量报告来源为AC尼尔森,而随着本次事件的发生,AC尼尔森的公信力已经饱受各大媒体的质疑。甚至已经有业内专家声称,由于广告主和网民以及投资人对于AC尼尔森品牌的高度信任,不排除部分流量较低、模式较为落后的视频分享企业选择“曲线救国”的做法。

作为一家成立近90年的,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提供市场动态、消费者行为、传统和新兴媒体监测及分析的企业而言,酷六流量事件的曝光,是AC尼尔森长期以来就与调查对象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默契”,抑或仅仅只是一次有“中国特色”的AC尼尔森服务,当前都尚未可知。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酷六真的与AC尼尔森之间存在暗箱操作问题,促使双方达成“合作共识”的成本,显然要远远高于外界对“10万元”的猜想。

在事情得到证实之前,尚还有很多疑点值得进一步探寻。一方面,双方的这次“配合”显然并不够默契。假设酷六目的是打算借助“国际性”第三方机构来增加忽悠广告主的资本,“合作伙伴”的牛皮则明显不符合常识;作为一家老牌的跨国市场调研公司,很难想像AC尼尔森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另一方面,对于焦头烂额,刚刚重金平息了盗版风波的酷六而言,代价不菲的世界杯天价转播权无疑更是让其“雪上加霜”;依据其内部人员所透露的广告销售境况来看,其是否真的有能力支付与尼尔森的“合作费用”同样有待商榷。

据了解,本次世界杯开赛期间,大量酷六用户已经开始抱怨视频速度慢、画质粗糙等问题。两次相差悬殊的流量报告,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搪塞带宽问题的理由;但如果仍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视频播放品质、用户体验效果等现实问题,“表里不一”的酷六,显然不是仅靠一两个“合作伙伴”忽悠就能挽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