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云”

  核心观点:在发展云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跟国外积极合作,同时必须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加快构建属于自己的“云”。

  在“数据为王”的今天,云计算将成为今后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技术,也将会成为国家产业安全、信息安全的导向性指标。当前云计算正日渐被美国等少数国家高度集中和垄断,已有诸多国际巨头开始在我国布局云计算业务。这无疑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发展云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跟国外积极合作,同时必须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加快构建属于自己的“云”。

  虽然我国在建设云计算平台、发展云产业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应用存在不少缺陷,在云计算系统核心功能和管理、云存储模型和定位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商业探索还在初步阶段,对如何充分发挥云计算作用、实现云计算的商业价值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标准缺失,目前主要的云计算服务商有多家,它们提供的云计算平台之间不具有互操作性,直接影响云计算的大规模市场化;企业信任机制尚未建立,等等。

  由于云计算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且直接面对世界范围的网络和服务竞争,其生存业态是快鱼吃慢鱼、赢者通吃。因此,整合资金、管理、人力和上下游资源,加大投入,快速发展,是云计算成功的关键。

  中国要尽快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于自己的“云”,需要有一整套国家云计算发展战略,需要政产学研各界紧密结合,合力推进――

  第一,像推动下一代互联网、TD和3G发展一样,将云计算平台列为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由国家各部委联合启动建设“云计算平台示范工程”,设立国家云计算重大专项,制订云计算标准,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云计算平台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推动我国云计算进入大规模研究及建设阶段并向商业应用迈进。

  第二,落实国家人才政策,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相关技术积累为基础,整合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等各方力量,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组建“国家云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其目标是切实在国内建立起云计算产业的人才高地和技术高地,抓住IT业的变革机遇,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核心技术,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相结合的新途径,实现技术与产业并举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云计算承载大量客户的数据,从战略上中国的企业不适合在国外的云计算平台上进行,国家应该把云计算和基础电信网络一样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来对待,在适当时机可以考虑经营许可证。

  第四,希望国家牵头积极开展云计算标准的制定,这主要涉及到云计算操作系统、API接口、云计算和云终端连接的通道标准等方面。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应走政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并吸收更多的企业代表参与其中,因为企业是真正要使用这些标准的,而标准也需要在应用中完善。

  (本报记者 张意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