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存储五大热点领域趋势展望

行至2010年岁末,各种新闻事件充斥我们的眼球:韩朝对峙的炮声仿佛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上海胶州公寓大火的逝者也仍然被我们铭记;iPAD与iPhone4的发售引发了空前的抢购热潮;芙蓉JJ已经瘦到100斤并获得“互联网特殊贡献奖”,凤姐也去了美国……在这一系列互联网热点新闻事件的背景下,我们还将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压力,和一个号称是“千年极寒”的严冬……

一年的时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仅仅只能算沧海一粟,但对技术创新极其活跃的存储产业来说,却足以给未来带来影响深远的改变……为便于广大网友了解存储领域技术创新的路线图以及未来趋势,IT168推出了“年终盘点及新年展望”的系列报道,通过回顾存储领域一年中的重点产品与事件,总结今年的热点技术以及产品,勾勒出存储技术进化的基本脉络,进而描绘产品创新的未来趋势。

SSD"搭档"自动分层存储

鉴于传统硬盘的性能提升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SSD固态硬盘在企业级应用的前景让人期待。截止2010年初,所有企业级存储厂商在最新的存储产品上都开始支持SSD盘的混插。那么在2010年,SSD的企业级应用又有哪些新突破呢,本文将为您揭示2010年SSD的企业级应用趋势。

2010年中国企业级SSD销量增长:IDC中国针对企业级存储市场SSD(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SSD的应用环境正在不断扩大,总出货量将有望达到5000块,SSD市场销售的容量在2010年第一季度已经超过200TB。

尽管5000块的数量与整体存储磁盘市场的出货量还有明显的差距,但与2009年相比,市场规模已经实现了超过一倍以上的增长。作为存储高端介质,同时又是未来存储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SSD已经得到了存储厂商和用户的认可。SSD是当今存储技术中发展最快速的产品,也是所有存储厂商、渠道和用户比较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存储发展方向。尽管中国的企业级存储SSD市场刚刚起步,市场规模只是PC类SSD市场的1-5%,但是企业级存储SSD市场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

强强联手,日立携手英特尔推出企业级SSD:今年11月,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宣布与英特尔合作,推出全球首款FC和SAS接口的企业级固态硬盘。这款企业级固态硬盘被称为Ultrastar SSD400S系列,可提供100GB、200GB和400GB三种不同容量的选择。

该款产品应用英特尔高耐久性34纳米、单层单元NAND闪存技术。无论从接口、闪存还是耐久性等性能方面来看,都有非常好的表现,预计2011年这款产品将大批量投入生产,但由于目前SSD市场变化速度较快,这款产品上市后的具体价格还没有确定。

SSD与自动分层存储相得益彰:截止到2010年年初,绝大部分磁盘阵列厂商都已经在产品中添加SSD固态硬盘技术的支持,2010年,厂商的更新则集中在“自动分层存储”上。看起来两者似乎没有太紧密的联系,而实际上,“自动分层存储”与SSD搭配使用,能够相得益彰,达到更高的应用效率和使用性能。

SSD硬盘性能虽好,但市场售价却在传统FC磁盘的10倍左右,如此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向往SSD极致性能的用户对此望而却步,而购买SSD的用户也多半和FC磁盘以及SATA磁盘一起混合使用,SSD、FC和SATA并存是普遍存在的情况。

自动分层存储的目的则是在SSD、FC和SATA硬盘混合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经济有效的利用SSD硬盘,分析数据卷中的热点数据,并自动迁移到SSD硬盘上,并将较“冷”的数据迁移到SATA磁盘上,使用户在SSD方面的投资发挥最大作用。

2009年10月,IBM将SSD固态硬盘技术添加到其高端阵列DS8000系列产品中。到2010年3月,DS8700更新到R5.1版本,其中的重要更新是添加Easy Tier功能,也就是子卷级自动分层存储。

2010年5月,Isilon公司宣布推出三款应用固态硬盘(SSD)的Isilon IQ集群存储产品: IQ 10000X-SSD、IQ 320000X-SSD以及IQ 5000S-SSD,进一步增强了IQ系列产品的性能。Isilon公司大中国区技术部总监杨峰表示,Isilon的SSD新产品采取的技术策略是将文件metadata放置在SSD上,从而可加快文件寻址操作,同时具有较低的网络延迟。据悉,Isilon的新产品中采用STEC公司的SLC SSD,每块SSD的容量为100GB,不同类型的产品所采用的SSD总容量不同。

7月,Isilon进一步带来软件功能上的新更新:包括Smartpools自动分层存储管理软件和InsightIQ性能监控与分析软件。Isilon独创的OneFS文件系统与Smartpools以及InsightIQ相互配合,能够实现Scale out架构下基于单文件系统的自动分层存储管理解决方案。

2010年10月,IBM发布的自主研发的中端新品Storwize V7000同样提供了SSD与自动分层存储的搭配组合,同样也是在10月份,HDS发布的最新高端存储系统VSP也同时提供了SSD支持与自动分层存储功能。

点评:自动分层存储的概念提了好几年,但真正的应用却寥寥无几,因为用户普遍对上一代自动分层存储的性能和安全性还抱有疑虑,此外,由于传统的FC磁盘、SAS磁盘与SATA磁盘之间的价格差别还不算十分大,对用户来说,实现自动分层存储的经济效益也并不十分显著。

新一代的自动分层存储强调在“子卷级”迁移数据,并强调自动化,相比上一代自动分层存储,应用的可行性提高了很多,与SSD搭配使用,的确能大幅度提高SSD的应用效率,并在成本可接受的前提下,提高整体系统性能。可以说,SSD的应用,让自动分层存储这项老技术焕发了新生。

如今,几乎所有的主流厂商都提供了SSD与自动分层存储组合的解决方案,在厂商“人无我有,人有我更得有”的升级理念指导下,SSD与自动分层存储的组合已经成为磁盘阵列产品的标配。不过目前为止,暂时未看到国产厂商在此领域内有所突破,可见,国产存储厂商的软件实力相比国际厂商仍然有一定差距。此外,尽管SSD与自动分层存储的组合已经成为标配,但应用效能究竟如何,还需要用户自己在测试环境中经过周密验证才能做出判断。

英特尔X86架构席卷存储

还认为Intel是一家服务器处理器厂商?还认为Intel和存储毫无关系?然而实际上,今年发布的绝大部分磁盘阵列产品的核心处理器都采用了Intel CPU,占据服务器半壁江山的X86架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存储领域。

Intel存储处理器发布集锦

英特尔存储处理器C5500/3500亮相IDF:4月14日英特尔IDF大会讲座上,英特尔首次向中国网友介绍其专为存储系统定制的,基于X86平台的新一代存储处理器C5500/3500。英特尔宣布,上一代为存储系统推出的专用处理器IOP系列基于Xscale芯片的架构,由于Xscale芯片性能发展遭遇瓶颈,因此新的C5500/3500已经转换到了X86架构。

新推出的C5500/3500可分为单核、双核和四核的不同配置,配合不同的存储功能优化和增强,可搭配出九个不同定位的型号,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存储市场。合作伙伴可基于专为存储设计的X86架构进行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推出标准化的存储系统。

英特尔存储处理器路线图曝光:12月,在一次媒体沟通专访上,Intel数据中心事业部/存储事业部市场开发总监Ran Kurup透露英特尔存储处理器路线图。Kurup指出,在外置磁盘存储处理器市场上,Intel已经占到70-8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目前,存储市场上的绝大部分磁盘阵列产品都采用了Intel的处理器核心。

根据Ran Kurup的介绍,Intel第三代处理器平台代号为Romley,大约在明年年中发布。与第二代处理器Jasper Forest相比,Romley基于Intel全新的处理器架构Sandy Bridge,并将在“Patsburg”平台控制器中枢(PCH)中提供6Gb/s SAS交换功能。

基于英特尔存储处理器存储新品一览

9 月份,日立 推出了日立虚拟存储平台(VSP),该平台包括四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以及日立存储设计和I/O管理功能,可在虚拟环境中高效管理数据。该解决方案成为Hitachi Adaptable Modular Storage(AMS)2000家族 和Hitachi Content Platform(HCP) 的一员,这两者也均采用了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10月初,IBM 推出了Storwize V7000中端存储系统 。该系统在紧凑模块化设计中,采用了英特尔至强C5500/C3500 处理器。此外,IBM 还在2月推出了 IBM Scale Out NAS(SONAS)产品 ,采用了英特尔至强C5500 处理器,可以为通用互联网文件系统(CIFS)、网络文件系统(NFS)和文件传输协议(FTP)等服务提供集群 NAS 系统。

NetApp 在这个月刚刚推出的全新FAS/V6200系列 和FAS/V3200系列 采用了英特尔至强5600 系列处理器,可帮助客户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有效应对快速发展的业务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新型存储系统的性能是之前产品的两倍,并且具有更出色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此外,它们还可以帮助客户迁移到更加灵活、高效的共享 IT 基础设施中,而这些基础设施正是云计算的基础。

9月份,甲骨文 公司推出下一代 Sun ZFS 存储设备产品线 ,该产品线采用英特尔至强5600和7500处理器,将性能、密度和存储分析与创新的存储架构相结合,且易于部署和使用。

本月初,乔鼎资讯(PROMISE Technology) 推出了VTrak Ex30系列企业级存储系统 ,并且由于采用了英特尔至强 C5500/C3500处理器,性能提高了4倍。

总结:英特尔发布的针对存储应用而优化的处理器平台,是把存储和服务器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融合,从而提供很好的可扩展的架构,同时能够很好的配合网络架构。也就是说,Intel存储处理器将采用标准化和开放化的设计,存储厂商可以更容易的获取,开发硬件的门槛会降得更低。对目前极为热门的云存储以及企业云来说,也可以很容易的利用横向可扩展的平台或解决方案来解决。

存储产业一直传统采用ASIC芯片的封闭式系统,从ASIC芯片和Intel芯片的比较来说,ASIC显然在完成简单的任务指令方面拥有更高的处理效率,也因此,ASIC芯片在存储领域的系统设计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存储系统的功能性和管理性不断增强和提升,大量的软件功能逐步加入高端存储系统,如果全部用ASIC芯片实现,则必须设计自己的CPU来做到功能化目的的实现,无疑会加大研发周期。

此外,使用Intel芯片还能轻松享受到Intel公司Tick-Tock战略带来的性能翻倍提升,对存储厂商而言,也是产品性能提升和功能增强的一个不小的助推器。随着Intel席卷存储领域,厂商在硬件系统设计上必将趋于同质化,届时,厂商的软件开发能力将成为较量的制高点。

厂商跑马圈地云存储

云在2010年着实是风光了一年,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网民,无人不知道它的大名。某搜索引擎公司曾经公布关键词的排名,云计算一度排在榜首,和云计算息息相关的云存储自然也成为存储领域的关注重点。让我们在年终评点的时候,一起关注今年云存储领域的热点事件。

NetApp、思科和VMware结成三边联盟:3月9日,NetApp 公司携手思科与 VMware 公司在北京隆重举行主题为“虚拟一切 真实体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推出了面向动态数据中心的创新设计架构——端到端的安全多租户设计架构(Secure Multi-tenancy Design Architecture)。该架构能够隔离那些共享一个通用 IT 基础架构的不同客户、业务单位或部门所使用的 IT 资源和应用,从而加强云环境的安全性。

SNIA开始制定云标准:今年4月份举行的奥兰多SNW网络存储世界大会上,云存储领域的首个云数据管理接口(CDMI)标准已经得到批准。SNIA云存储工作组成员正在进行一项CDMI参考实施,以便推动在该规范基础上的云存储部署。

CDMI定义了应用程序将用于在云中创建、搜索、更新和删除数据组件的功能接口。客户端将可以发现云存储服务的功能,并利用CDMI来管理封装器和其中的数据。此外,通过CDMI接口还可以在封装器和它们的数据组件上设定元数据。

EMC发布私有云解决方案Vplex:今年5月份,EMC World在美国波士顿盛大开幕,Vplex则是EMC重拳出击私有云的重要筹码。日前,EMC公司副总裁Elizabeth Jean Phalen在一次小型媒体专访中表示:EMC目前的战略可被概括为迈向私有云之路,Vplex可说是EMC为虚拟化数据中心以及私有云架构“度身定做”的解决方案,通过Vplex,数据可在异地数据中心灵活自由的迁移,客户通过Vplex使用底层的资源,却并不需要知道具体物理资源的位置在哪儿。

EMC注资富通,展开云存储合作:EMC公司与富通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在私有云方面开展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EMC计划向富通科技的子公司北京易通东方计算机系统服务有限公司注资,加强其在虚拟化和私有云方面的能力。易通公司专门致力于EMC私有云和虚拟存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分销和集成服务,将组建一支专注于EMC VPLEX虚拟存储和Ionix IT管理解决方案的服务团队,帮助客户加速迈上私有云之旅。

HDS推出统一计算平台新品:今年6月份,HDS宣布推出其统一计算平台产品,HDS统一计算平台产品将以19英寸机架实体的形式上市,并使用日立的刀片服务器、USP-V高端存储阵列、VMware和Hyper-V虚拟机管理器以及光纤通道和以太网技术。这款产品包含了一个智能协调层“Orchestration”,能够将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应用程序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自动的动态管理。”

HDS新任中国区总裁庄国光先生指出:HDS统一计算平台是迈向私有云的关键一步,与其他聚合数据中心类的解决方案相比,HDS统一计算平台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是通过“Orchestration”管理平台实现工作负载的协调部署管理,能够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端到端自动化分配与管理。同时,HDS的统一计算平台更强调标准化和开放,与业界的相关标准兼容。

华为赛门铁克发布云战略:2010年5月22日,华为赛门铁克今天在北京发布了云战略,通过为客户提供领先的端到端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泛在的、多业务承载的云服务的需求。同时 “4+1朵云”满足了客户对云建设的差异化需求。

华为赛门铁克推出的4+1朵差异化交付的云,通过“企业数据云”、“业务保护云”、“增值服务云”、“媒体共享云”和“云交付模块”这“4+1朵云”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企业不同云建设阶段的不同需求。

总结:云存储目前处于跑马圈地的状况,存储厂商无论规模大小,都以挂上云存储的标牌为荣。云存储已经成了存储界的一种时尚。不过细看这些厂商的解决方案,有些确实在云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技术创新,有些却只是包装现有产品的一种噱头,在如此纷乱的概念宣传下,用户需要有足够的辨别能力才能做出甄选。

此外,SNIA已经开始着手制定云标准,推广标准化和开放化在封闭的存储领域当然是好事,不过SNIA一直以来只是各利益厂商的松散结合,参与该组织的厂商都期望推行自身的标准,如何在多个厂商之间取得利益平衡,如何加强对联盟厂商的约束力一直以来是SNIA的弱项。云存储标准制定恐怕只是开了个好头,如何贯彻和推行才是难点。

统一网络期待真正引爆点

统一网络已经是我们谈了多年的话题,那么在2011年,统一网络领域发生了哪些热点事件?又涌现哪些新技术呢?下面我们将为您一一盘点。

戴尔发布端到端10Gb以太网解决方案:今年1月份,Dell以“统一网络架构,打造高效企业”为主题,发布了系列的端到端10Gb以太网解决方案。戴尔亚太区存储业务部高级经理许良谋指出,价格过高以及能耗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阻碍了万兆iSCSI存储的快速普及。万兆iSCSI存储的普及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拥有一个完善的10Gb以太网商用环境。以前存储厂商只是在存储产品上下功夫,忽视了端到端10Gb以太网应用环境的建立,因此造成了万兆iSCSI存储孤掌难鸣的局面。

本次Dell的发布则强调是端到端的以太网解决方案,不仅仅Dell的Equallogic PS6000系列升级到了10Gb以太网,还包括从交换机到CNA以及以太网卡(NIC)的全系列完整的基于10Gb以太网的解决方案。

博科发布BrocadeOne战略:今年6月,数据中心网络交换厂商博科在“无以伦比的网络”战略之后,发布了该公司最新的BrocadeOne战略。BrocadeOne战略用以简化虚拟化环境下的应用网络架构,使虚拟化数据中心能够更容易地管理和优化。

博科大中华区技术总监黄蓝玓在发布会上指出,IT基础设施将最终演进云计算环境下、高度虚拟化、按需服务的状态。虚拟化环境是未来数据中心通向云存储环境的关键之一,如今数据中心从服务器到存储都已经实现针对虚拟化环境的优化,网络则是端到端虚拟化环境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

BrocadeOne网络架构全部采用以太网设计,与业界融合网络主流趋势完全一致,将所有的网络和存储传输都放在以太网交换架构上,并采用了两项关键型技术:其一是虚拟集群交换(VCS),另外一项则是虚拟访问层(VAL)技术。

IBM收购刀片交换机厂商Blade:9月29日,IBM宣布收购刀片交换机厂商Blade,并计划把Blade的产品集成到IBM服务器中,BLADE提供刀片服务器、顶架式交换机、用于虚拟化和管理云计算等工作负载的软件。目前BLADE的用户包括超过半数的财富500强企业,OEM合作伙伴包括惠普、NEC和SGI等。

从2002年开始,IBM就一直是BLADE的客户之一,同时也是BLADE交换机的OEM代售商。通过内部FCoE交换,IBM BladeCenter的客户可以直接连接到他们现有的存储目标,对其SAN基础设施没有任何影响。收购Blade可以让IBM可以将强大的网络功能集成到自己的系统中,使其能够抗衡惠普、思科、Oracle和戴尔等希望为企业提供融合数据中心套装的厂商,这种融合是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和虚拟化功能紧密地集成到一款产品中。

博科发布基于BrocadeOne战略的首款产品–VDX6720:今年11月,博科将其BrocadeOne战略落到实处,推出Brocade VDX 6720数据中心交换机。该交换机是是博科BrocadeOne战略下的首款产品。博科BrocadeOne战略用以简化虚拟化环境下的应用网络架构,使虚拟化数据中心能够更容易地管理和优化。其主要技术核心则是支持和优化虚拟化环境运行的VCS(虚拟集群交换)和虚拟访问层(VAL)技术。

Brocade VDX 6720采用了创新性的2层以太网以太网架构,而无需考虑生成树协议的需求,整合接入层和汇聚层,为虚拟环境建立一个理想化的扁平型多路径的确定性网络。这种方式为虚拟机(VM)提供了的更大范围的移动性,并且能够提高网络利用率,创造更多的网络弹性并简化数据中心网络的管理。

点评:万兆以太网是数据中心统一网络的物理基础,几乎所有的共识都认为,万兆以太网将对数据中心融合网络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厂商都纷纷发布了支持万兆以太网的产品,但是用户端,万兆以太网却迟迟难以破冰,其原因在于两点,首先是万兆以太网的每端口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其次是万兆以太网的能耗仍然偏高。

据称,明年Intel Romley平台上将集成10Gb以太网交换芯片,实现板载10Gb以太网,预计将大大推动10Gb以太网的应用普及。回顾以太网的普及历程我们会发现,1Gb以太网的普及同样以Intel推出板载1Gb以太网为转折点。服务器主板上实现板载的以太网交换功能之后,将不再需要额外的专有芯片或网卡来实现以太网交换,将大大降低用户应用10Gb以太网的成本和门槛,能真正激发用户对10Gb以太网的应用需求。届时,10Gb以太网的每端口成本也将大幅降低,成为万兆以太网普及的引爆点。

非结构化数据呼唤集群存储架构

信息高速增长势不可挡。据IDC的报告显示,现在全球数据量每18个月就要翻一番,每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已经高达40EB(1EB=1000PB)。而这些疯狂增长的数据主要来自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主要是指那些数字的或能用统一的结构来表示的数据,如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些数据基本上是以块(Block)的形式呈现;不言而喻,非结构化数据是指那些无法用数字或统一的结构来表示的数据,像文本、图像、视频、音频、报表、网页等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它们大多以文件(File)的形式保存。

IDC预测,鉴于基于文件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速极快,到2012年,全球存储市场的总出货量中将有80%的容量被文件级数据所覆盖

根据Gartner的统计,2008年,基于文件的存储系统容量出货量以微弱的优势首次超过了基于块的存储系统容量的出货量。根据以上趋势,到2012年,基于文件的存储系统容量将占到总容量的70%。而IDC也同时预测,鉴于基于文件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速极快,到2012年,全球存储市场的总出货量中将有80%的容量被文件级数据所覆盖。

如此看来,非结构数据快速增长且占据总数据量的多数已毋庸置疑。而摆在企业用户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去应对这些无法预计的数据存储需求,同时,过去传统的存储架构基本上是为块级存储而设计的,很难适应当前存储的变化和新的需求。因此,集群存储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捷华润公司技术经理陈爽认为,数据规模的爆炸性增长和由此产生的对存储I/O性能的更高要求使集群存储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疑,高性能、高容量以及可扩展性是集群存储得以发展的最得人心的特征。

NetApp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文俊则指出,运行于Linux和Unix上的计算集群具有极高的存储要求,性能要求通常在每秒GB级范围内,而容量可以增加到PB级。为避免热点并且最经济,人们非常希望能够在不中断应用的情况下,在存储系统之间或不同类别存储之间移动数据,并可以方便而有效地管理存储环境。

惠普相关人士则认为,随着文件级存储市场的发展,集群NAS在很多文件级的应用中,比如数据文件检索,拥有着极大的优势,这也将成为驱动集群NAS系统发展的重要原因。

4月7日,惠普存储推出了可横向扩展的P4000G2和X9000产品。这两款产品均来自惠普之前收购的两家存储厂商。2008年10月,惠普以3.6亿美元收购了LeftHand,增强了其存储虚拟化和iSCSI能力,为日后进入可横向扩展存储领域奠定了基础。接着,2009年11月,惠普又出手将与其有密切合作的IBRIX公司收为己有。IBRIX的横向扩展NAS平台和IBRIX Fusion能够极大地扩展性能、容量和管理能力。

毫无疑问,这两家公司的加入,将使惠普的集群NAS大大向前跨了一步。惠普存储产品部产品总监范圣俭表示,随着应用对系统性能需求的逐步增加,以及数据中心应用的广泛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到集群NAS系统的优势,因此,从长远来看,集群NAS发展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

今年2月,IBM发布其首款集群NAS存储系统SONAS(Scale Out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正式吹响了杀入集群NAS领域的进军号,IBM此前就已经凭借XIV产品进入到横向扩展领域。

NetApp公司一直是传统NAS领域的领先厂商,不过对于集群NAS,NetApp也一直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一些成功的案例使NetApp的集群NAS出了风头。当电影《阿凡达》大获成功后,人们发现,在为电影动画渲染等做出巨大贡献的数据中心里,也有NetApp集群存储的功劳。

Isilon公司是专注于集群存储领域的厂商,它的IQ横向扩展NAS在业界处于领先水平,其独有的操作系统OneFS目前已经到了第五代,最多可支持144个存储节点。进入中国市场后,Isilon在石油天然气、生命科学、互联网、电视台等行业赢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华为赛门铁克公司是存储领域里的新兴厂商,但其雄厚的技术背景和资金实力,注定它进入存储领域的起点就非常高。集群NAS是华为赛门铁克很重要的产品线,尽管其Oceanspace N8000产品推出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BlueArc公司是集群NAS领域公认的先进厂商,它的著名产品Titan在电影《阿凡达》等影片中的卓越表现被业界津津乐道。最近,一直代理Panasas集群存储产品的北京捷华润公司成为BlueArc产品在中国的代理。其实,我们对BlueArc的产品并不生疏,HDS公司与BlueArc一直是互相OEM的合作伙伴,从HDS的高端NAS产品中就可以了解到BlueArc产品的特点。

EMC在集群NAS方面也有产品支持,据EMC介绍,其Celerra系列都支持集群NAS,至少支持2个NAS机头(也称做NAS刀片或NAS控制器),其中NS-960最多支持8个刀片,是业界单机支持刀片最多的产品。

在国内存储厂商中,也不乏一些钟情于集群存储的厂商,像九州初志、蓝鲸、龙存等,都在这方面开展了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

另外,今年年初,Dell公司宣布将收购集群存储厂商Exanet,使集群存储阵营又添新的强劲的竞争者。有以上这些厂商的参与竞争,注定这一领域将不会消停,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一市场尽快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