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中外软件共赢为最佳

随着政府相关法规及政策的日趋完善,企业在采购上也将更加开放和趋于理性,即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内与国外软件厂商的共存共赢。当然,对于广大的企业而言,这只意味着从长远来说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好的软件。

目前,我国的软件正版化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软件产业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但是,随着企业正版化工作的深入,有些行业主管部门在企业软件采购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给予了倾向性指导,要求企业优先购买国产软件。随之而来的现象是:一些企业购买国产软件后,由于产品功能、使用习惯等种种原因,依然选择了盗版的国外软件。笔者认为,企业选择软件应根据自身需要和软件自身的特点——功能、性能、安全性及价值而定。采购中的偏好政策不能真正鼓励产品的竞争与创新,也不利于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外软件共存的竞争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提高市场效率,增加消费者的选择。

事实上,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中外软件发展至关重要。国家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以来,国产软件已经成为该项政策的最大受益体。

但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保护软件知识产权只会让国外软件厂商受益。其实对于跨国软件企业来说,中国只是其全球市场中的一部分,盗版之害并不足以致命;而对于在某些领域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内软件厂商来说,中国是其市场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盗版则会使其丧失生存空间。因此,中外软件厂商只有合作共赢,才是企业正版化工作的最佳状态。

另外,如果让国内软件厂商在倾向性政策的温室中成长,不但不会使国内的软件产业成长为苍天大树,更容易使这些厂商在政策的荫蔽下变得自大,丧失创新精神。而通过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一方面国内软件厂商将遵守规则以保持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为其走向国际市场做更好的准备;另一方面它将激发中外软件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不断创新,生产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从长远看,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局面不仅会使国内软件企业受益,更对整个软件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中外软件的共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如同其他产品一样,软件解决方案的选择也应始终择优而取,而非依据任何倾向性政策。企业在选择软件时,应根据自身的需求,考虑软件的功能、性能、互操作性、安全性、价值以及相对购置成本。尤其在考虑软件的采购成本时,要兼顾到产品的终身成本,包括长期支持、培训和维护需求等成本以及对企业生产力的影响。然而,那些倾向性意见或政策却在无意中制约了市场的发展,限制了用户的选择,导致企业购买的软件并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这种做法既没有顾及软件本身的功能及性能,也没有顾及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体验,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正版化及采购流于形式,造成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从某种程度上又助长了盗版的流行。

因此,企业正版化下的采购应该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以市场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选择软件的标准始终应该是软件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价格等多重因素,最重要的是看它能否真正满足市场和用户的真实需求,提高使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中外软件的共存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容否认的是,今天的我们处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遵循一定的国际游戏规则不但关系着国内软件厂商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国产软件企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指望主管部门通过倾向性政策保护国产软件企业,而是要尊重“国民待遇”原则与国际接轨。我们唯有在自己的市场体现出公平的原则,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中享有同等待遇。

总而言之,软件行业应培育健康、富有竞争力、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允许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采用最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软件。通过倾向性的指导,优先考虑任何一种软件都只会阻碍市场上的开放竞争,减少消费者的选择。

笔者相信,随着政府相关法规及政策的日趋完善,企业在采购上也将更加开放和趋于理性,即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内与国外软件厂商的共存共赢。当然,对于广大企业而言,这只意味着从长远来说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好的软件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