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今年以来中国南北各地都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性气候,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的持续强降雨导致洪涝灾害;而华南、江南大部分地区的持续高温又造成旱灾。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今日在接受中国网访谈时指出,中国最近局地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国内城市的应急设施建设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郑国光指出,中国今年的降雨量与降雨强度并不是历年最高,但由于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某些局地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产生的概率越来越高。
今年夏季,重庆、西安,北京,济南,武汉等城市纷纷出现特大暴风雨,并造成部分人员伤亡,7月17日重庆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强对流天气,数万人被两个多小时的强降水包围,造成数十人的死亡。7月18日,济南的百年不遇特大暴雨造成50人失踪和30余人死亡;同期,武汉的狂风暴雨也导致7人死亡。
郑国光称,大量突发的恶劣自然气候灾害给不少城市的应急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发生严重人员伤害的降雨天气里,不少城市救援车根本无法开到现场。以2004年7月10日北京的强降雨天气为例,两个小时130毫米的降雨导致半个北京城瘫痪。
郑国光指出,今年北京安华桥地区遇到了比2004年7月还要大的暴雨,但是由于北京市吸取教训,已经建立了城市应急的快速反应系统,特别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系统,明显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所以郑国光认为,随着国家对公共突发应急事件工作的重视和各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的完善,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事件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郑国光最后表示气象部门将致力于在极端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做好预警工作,以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