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SAP World Tour北京峰会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在这里我代表SAP中国感谢大家在百忙当中抽空参加我们的活动,我是凌白,我负责SAP中国整合传讯以及公关方面的工作,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见面。欢迎大家来到2010 SAP World Tour北京站,今天我想介绍的是在全球以及亚洲经济恢复的过程当中SAP愿意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自我的转型并且运营的更好。我们先请两位发言人进行主题演讲,然后是问答环节。欢迎SAP联席CEO孟鼎铭先生,以及SAP中国总裁萧洁云女士。

两位早上好,刚才主题演讲非常棒,我们非常喜欢。我知道今天是孟鼎铭先生访华的最后一天,非常感谢一路远行来到中国,对于各位记者来说这也是将很高兴的事情。

孟鼎铭:谢谢,很高兴来到这里,也很高兴成为这次会议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天和客户的活动都是非常愉快的。

主持人:萧总刚才在大会上做了非常好的主题演讲,不过很多在座的记者当时没有完全听到,所以请您花一点时间简单回顾一下刚才演讲的主要内容。

萧洁云:感谢媒体朋友冒着雨来这里跟我们见面。今天早上的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在我的主题演讲当中主要谈到了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非常让人兴奋和激动的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如此之快,我们不能只看内部的基础架构,我们必须要向外看。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这个概念,人与人之间要协同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协同合作、公司与公司之间要协同合作,这样大的趋势也对IT基础架构造成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因为你要确保获得实时的数据。除此之外,还要确保这些数据为你提供帮助,真正提供智能的服务,所以我们也希望整个业务流程变得非常透明、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所以在过去两年时间里,SAP在做两件事情使得我们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一个是生产的效率;第二个是信息的高效性。所以我们也创造出很多新的业务上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SAP如此成功。我们有四大战略:企业预置型是我们的核心所在,我们会继续秉持这个核心,把更多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提供给客户,我们将会共同创新;第二是按需随选型,在中国很显然我们

已经看到了很多移动的趋势;这就带来了第三个战略,就是移动应用型,但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所以我们的第四层叫协调运营型,对任何企业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非常高兴能在中国实施这四大战略,我们会尽力确保客户和合作伙伴成功,使得世界变得更好,谢谢。

主持人:谢谢萧总。孟鼎铭先生你能不能对你刚才所做的主题演讲做一个回顾。

孟鼎铭:好的。萧洁云女士是一位非常棒的商业领袖,我们也非常高兴她成为SAP中国的总裁,率领中国的团队。大家都知道她的领导才能主要是在IT领域,而且她一直能帮助客户成为运营最好的企业,她为我们未来业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周SAP执行董事会在北京召开了会议,董事会开会对中国的团队以及我们的生态系统有很深的承诺,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市场,因为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的领先者。之前,我也讲到了几个核心的观点:第一就是“实时”,如今的企业必须在数据每18月就翻一番的背景下来运行业务,所以业务也必须变化得非常迅速。他们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业务,同时也要能对业务进行正确的分析。企业预置型、按需随选型、移动应用型解决方案为他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技术能够使得我们的客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控到数据、掌控到信息并且加以分析,这会使整个竞争局势发生变化。我们的关注点在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移动性或者称之为“无线企业”,因为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无线、越来越移动,而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跳过PC时代直接进入了移动时代。最近SAP收购了Sybase公司,Sybase是在移动方面领先的公司。收购之后,我们的解决方案扩展由此到移动领域当中,也就是说通过SAP的数据和系统可以为我们的客户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个主要内容,我讲到了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做了很大的努力降低碳的排放,或者减少碳足迹。这同样也是我们对中国的承诺,最近我们被《商务周刊》评选为中国“50家绿公司”之一,我们非常骄傲。在软件解决方案上也有我们的产品,这是一个按需随选的产品,叫做碳效应,非常适用于中国市场。说到中国大的趋势就是实时、无线和可持续发展,而我们的承诺是清晰无误的,我们希望世界运行的更好。世界65%的交易是在ERP基础上完成的,一个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要想变得高效,要想有更大的能力来运用移动核心上的数据,这是我们的愿景,我们希望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主持人:下面把话筒交给各位媒体。

记者:我们看到SAP收购Sybase以后,一直在关注移动应用。目前移动应用主要成功应用在哪?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孟鼎铭:我们看到世界上有多家公司已经把它们的员工和它们的业务流程以及战略通过移动应用联系在一起。昨天我们也拜访了中国的一些客户,看到中国客户对移动应用表现了强有力的兴趣,很多中国公司有非常之多的员工。昨天,我见了一个客户,他告诉我他们的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常常不能和后台系统连接在一起,所以很难进行管理,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系统,通过移动应用的方式,员工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和企业后台连接在一起,所以SAP和Sybase的联手能推出更多的移动商务应用,并且能推出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这样可以让很多价值链当中的生态系统伙伴在我们SDK上交付更多的应用,特别是针对中国量身定制的应用。所以我们的旅程已经起步,今天有很多客户做移动CRM,像移动付款、移动商务、移动销售等,这个趋势在不断地深化下去。

记者:刚才萧女士谈到第四种方式是协调运营型的方式,这在之前没有提到过,我想请问一下这种方式SAP是否已经提供了产品,是一种新的产品还是在原有产品和方案基础上的改进?

萧洁云:SAP作为一家公司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不断去完善业务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其实我们不断看到企业预置型不是我们应用部署的唯一方式,不能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所以移动应用是客户增长很快的需求,在世界在中国都是这样。其实协调运营并不是全新的东西,但是我们意识到客户在发生变化、世界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在发生变化,所以很多CIO和IT主管需要管理多个不同的平台,他们需要确保在不同平台上数据的一致性,而且不管在什么平台上都要获得数据的实时访问和使用。通过我们的内存计算技术把实时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让实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当客户访问应用的时候,需要多长时间?有多高的质量?随着内存计算我们把实时性提高到了新的标准。

孟鼎铭:我补充一点。我们作为38年来市场中的领导企业,SAP差异化竞争优势之一是我们构建的是完整的集成化的端到端的系统,这个系统当中所有的组成部分是互联互通的,使用的是同一个数据模式。如果我们把移动应用再加到SAP过去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之上,那数据的一致性能得到保证,围绕业务流程以及信息安全在各种平台上都是一样的,所以用SAP系统的客户可以高枕无忧。

记者:我们最近对工程机械领域的一些企业进行了采访,我感觉他们业绩是飞速增长,比如柳工、中联重科,他们的CIO没有想到业务发展这么快,现在他们在扩大IT设备,扩大SAP ERP的应用,中国很多工程机械公司都是SAP的用户。基于生产环境的关系,传统企业是跨地区、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的生产,移动计算在传统领域是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我的问题是想了解SAP近期在中小企业方面推进的策略,尤其是萧总介绍的四大战略是如何落地的?

孟鼎铭: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展开讲一下。首先谈谈中小型企业这个问题,我们在全球有10.25万家客户,我们知道世界上运行最佳的企业运行的是SAP。在中国我们开发了SAP Business One解决方案,具有实时内存计算分析能力,客户满意度非常之高。在这里要非常感谢上海的开发团队,所以我们对中小型企业市场是非常专注的,同时我们推出了SAP Business ByDesign产品,之前这个产品已经推向市场,我们坚信这个产品会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我们对它的前景也非常看好。

谈到增长,增长已经恢复,很多公司已经在扩张,特别是中国中国公司增长的速度要比其他地方快。首先他们要部署最优秀的ERP系统,他们不需要在ERP那么重要的系统上省钱。第二要确保BI商务智能和分析工具到位,因为要做一些实时的分析。第三方面移动应用非常重要,中国的企业有数以百万计的员工,他们自己都有手机,但是他们在手机上不能调用公司的业务流程,只能在手机上玩玩具、打游戏,我们强调的是在手机上进行端到端业务流程的驱动和使用,这能带来真正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SAP收购了Sybase。对于您提到的工程机械公司,对于我们收购Sybase也非常赞成、非常看好。

萧洁云:我也来补充一下,上一次和媒体谈到中小型企业对SAP中国来说是增长非常快的细分市场,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里,我们在中小型企业市场的业务都有两位数的迅猛增长,这也意味着中国广大中小型企业也认识到他们的目标是在提高性价比的同时也要更好地获得实时的信息。我了解到中国可能有数千万家中小型企业,所以我们也有责任为他们服务好。我们的SAP Business One是在中国开发、为中国服务的产品,在服务中小型市场方面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记者:除了移动应用之外云计算也是一个趋势,SAP会不会在云计算领域里进行并购?孟总对SAP中国市场有怎样的数据预期。再问一下萧总,中国市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和中国客户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这些合作模式会不会涉及到对中国本土公司进行并购。

孟鼎铭:非常感谢您的问题,首先来谈谈我们的战略,因为我们做得事情都是根据我们的战略来做的,SAP参与到的市场总的规模有1100亿美元。施杰翰和我成为联合CEO之后,我们希望把市场做大一倍,做到2200亿美元规模。市场当中增长最快的就是内存计算细分市场以及数据库分析,还有按需随选和移动应用市场。因为我们是企业管理软件,BI商务智能和商务分析方面,我们都是世界第一,我们也决定在移动应用方面要做到世界第一,所以我们做出了重要决定。我们收购Sybase而不是自己来做,利用Sybase的经验成为移动应用领域世界第一会更加有效。这个决策很大程度也是以客户为中心,同时也考虑到股东的想法和利益。与此同时,我们并没有偏离过去38年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

谈到这件事情和中国的关系,我们坚信中国市场的潜力。中国是SAP在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而且我们看到中国的商机非常之大,中国市场的商机比其他市场都要大,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激动和振奋,而且我们完全专注于进一步抓住这个机会。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当中,毫无疑问要等季度数据出来以后才能说,但是我们必然会让客户更加成功,必须要让客户成为最佳运行的企业,我们也和工信部、教育部等中国政府部门进行合作,促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也在和整个生态系统和价值链进行合作,我们在中国的市场增长潜力是无可限量的。

萧洁云:我来回答另一个问题,SAP在中国我们希望发挥桥梁的作用,为东西方搭建一座桥梁。第一件做的事情是把我们把基于100多个国家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最佳实践带到中国来,这样我们在中国的客户,无论是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都能实现增长。如果他们愿意都可以走全球化道路。第二,我们也能把中国的好东西带到外面去,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完美的时机,让中国很多公司执行全球化战略,中国公司也在进行大量海外并购,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实现集成整合,在这样过程当中SAP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通过我们的应用、通过我们的最佳业务实践帮助他们实现整合、实现集成。对于我们战略上的选择来说,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也体现在多个行业和多个方面,我们希望让我们的增长和中国的扩大内需政策相协调一致。比如,我们看到中国的零售业下一步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就让我们的发展策略和中国策略的轻重缓急想协调一致。另外,中国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政策要点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我们也会和中国政府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建设,在这个领域我们也会有很多投资和创新,但是我们不会孤军奋战,我们会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我们在每个地方都有非常好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我们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所以就创新而言,我们的很多应用是在中国创建的,我们在上海的中国研究院有1700名研发人员,他们做了大量针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开发。同时我们也可以和关键用户进行共同创新、联合研发,并且把这个经验作为最佳业务实践总结出来,不仅仅用到中国也输出到中国以外的地区。

第二点,在中国有很多SI系统集成商,特别是专注于行业的系统集成商,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我们也正在和这些SI系统集成商合作,帮助双方的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只会靠SAP自己的力量,或者只会靠并购。而是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战略,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决定是通过内部增长还是合作伙伴机会,还是通过并购,这一切是由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来决定的。

记者:我注意到这次SAP在移动方面还是下了很大的力度和决心,我注意到像Intel这样的公司做移动都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我们在产品研发和渠道合作伙伴并购方面,在安全方面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孟鼎铭:在我们做得所有事情当中,安全都是重中之重。Sybase在移动领域的安全产品就非常出名。而且在我们的系统当中,安全也是性能卓越的要素之一。英特尔是SAP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首先你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核心系统,然后新部署的层级、新部署的设备也必须要确保安全。就协同运营来说,可以确保使用SAP系统的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端到端的安全性都得到保证。而在移动领域,Sybase安全能力也是举世闻名的,现在结合在一起,会使我们在安全方面的能力更加强大。

记者:我在外面展台上看到很多SAP的合作伙伴,有做数据仓库的、有做外包的、有做服务器的,我们在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时候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是什么样的?另外SAP如何把好的解决方案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孟鼎铭:这个问题非常好。待会儿请萧总来介绍中国的生态系统,我先介绍一下SAP整体的理念,我们在世界上有最优秀的企业管理软件,而且我们会精心选择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其他领域有核心竞争力,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我们核心竞争力之外的,硬件方面,比如HP、IBM,这些硬件非常优秀。我们相信价值链的合作,坚信要给客户选择权。有的公司非常强调垂直整合,从硬件一直到服务都要自己包办。我们不是这样做,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核心竞争力上,即使在服务方面我们也只做自己最在行的部分,其他的部分交给合作伙伴来做,进而让客户的投资最有效、具有最大化的价值。SAP采用一种开放的姿态给客户充分的选择权,而且我们的合作伙伴价值链也在变得越来越大。在中国,我也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到SAP的开放性,通过这种开放性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能让很多公司都取得成功,能让创业者围绕SAP系统做得更加成功,让中国更加成功。

萧洁云:在中国,我们执行的也是孟鼎铭先生讲的全球性开放战略,在我们专注的领域我们提供的是最优秀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然后和合作伙伴一起合作,这样交给客户的整体解决方案也是最优秀的。刚才我谈了SI系统集成商,在每个行业当中,我们都有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因为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和当地的系统集成商合作,而不仅仅和全球最大规模的系统集成商合作,我们和中国当地系统集成商也有合作,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当地的客户需要什么,通过这样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让我们最后联合交付给客户的解决方案是真正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的解决方案放在各种硬件上都可以跑,这就意味着客户可以自己选硬件。

记住:之前我一直在跟踪SAP,SAP Business ByDesign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孟鼎铭先生成为CEO 之后,SAP Business ByDesign才又新推出来。我想知道为什么拖这么长时间?孟鼎铭上任成为联席CEO之后都解决了哪些问题,SAP Business ByDesign才出来?

孟鼎铭:谢谢,我同意你的看法,SAP Business ByDesign是按需随选型旗舰产品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按需随选,我们有整个套件的应用,从SCM到CRM。我们的按需随选型产品当中, SAP Business ByDesign能够把这样的能力交付给客户。我们在2007年有了这个理念,之所以产品推出推迟是我们希望把功能达到客户的期望值。施杰翰和我指定了一支高水平的工程设计团队来设计这个产品。今年7月份,在美、英、德法已经相应推出SAP Business ByDesign,人们会使用SAP Business ByDesign用于点状解决方案,当有了点状解决方案之后,他们就会看到他们需要统一的平台、统一的分析工具、统一的数据模式,这样他们就会使用套件。上世纪90年代末以及21世纪初的时候,在企业预置的市场当中我们全集成的商业套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当中, SAP Business ByDesign最优潜力的市场就是中国,我们会通过SAP Business ByDesign SDK让中国当地合作伙伴在SAP Business ByDesign基础上构建符合当地市场情况的应用。今年中国就会有600万的毕业生,其中有一些人要创业,他们可以把SAP Business ByDesign拿过来,在SAP Business ByDesign基础上进行创新,就会带来非常有前途的结果,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美好的前景。

作为今天活动的总结,再次感谢大家光临会场,大家对SAP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激励我个人要更加努力工作,也激励了SAP在全世界的每位员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中国的潜力。我们在这个市场居于领先地位,我们会进一步扩大领先的优势,可以让我们在中国更加成功,在中国我们有萧总这样的领导,我们在中国创新、为中国创新。创造出更多像SAP Business one这样的产品,再次感谢大家今天对于我们的瞩目,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谢谢大家。

主持人:希望您在中国停留期间愉快,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中国跟您再次见面,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