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工作负载优化系统为数据中心提效

近日,IBM宣布推出全新工作负载优化系统,帮助企业管理日益膨胀的工作负载,从而减轻企业超负荷运转数据中心的压力。

IBM主机已将技术重心转移到为企业提供能够安全处理海量业务数据的业务支持。当前业务数据已经延伸至ATM交易、医疗记录以及股票信息。下图为1959年上市的IBM1401,是全球第一台靠三极管而不是真空电子管运行的电脑。上图为IBM纽约波基普西员工Dave Michlowski,他在为IBM全新上市的zEnterprise安装新配件,zEnterprise的处理能力是IBM1401的5万倍。

新产品包含IBM系统所有产品线,表明IBM将会持续投资于芯片、硬件和软件,为各种工作提供系统整合和优化,解决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数据压力,使其更为有效地管理并及时从数据中获得商业洞察。

新系统包括:全新的zEnterprise BladeCenter Extension (zBX),该系统设计能够实现在大型主机服务器和其他特定系统上运行的工作负载资源共享,并作为单一的虚拟化系统进行管理;另外,全新的存储和System x产品能够为数据中心带来更高效率。

IBM新产品反映了当前市场上由于新业务需求和经济压力而改变的系统设计、数据管理和分析方式,以及IT的交付和消费模式的趋势。新系统通过更好的系统管理、更快速的部署以及对关键业务工作负载更敏捷的响应,为客户的数据中心带来更高效率。

新产品组包括:

zEnterprise System: zBX能够进一步支持zEnterprise的IBM WebSphere® DataPower® Integration Appliance XI50。DataPower XI50z是一个工作负载优化设备,实现不同服务器上的数据和应用互通,但不受平台类型的影响。它对XML和Web服务协议进行处理,使所有服务器都能识别并使用数据――这种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基于他们期望统一、全面地了解散布在数据中心里各个相对独立服务器上的整体业务状况。与zBX集成使得DataPower XI50z的性价比是同类系统的23倍(1),并与zEnterprise System作为单一系统进行管理。该设备为其他zBX支持系统提供补充,如特定的 POWER7 Blades和IBM Smart Analytics Optimizer。

存储: 全新的 IBM Storwize Rapid Application Storage (RAS)解决方案将新近推出的IBM Storwize V7000与强大的管理软件(Tivoli Storage Productivity Center和Tivoli Storage FlashCopy Manager等)、以及IBM或IBM商业伙伴提供的实施服务相结合。整合后的产品能够提升存储效率,简化创建和管理等任务。与传统存储产品相比,它能够比过去降低一半的实施时间(2),减少高达90%与SAP、Oracle和Microsoft Exchange等软件备份数据相关的宕机事件,从而帮助用户提高业务关键应用的可靠性,进而更快地分析和掌握数据。IBM商业伙伴可以通过捆绑销售软硬件及实施服务进行参与,IBM对销售此解决方案的商业伙伴提供奖励(4)。

IBM在2010年10月推出IBM Storwize V7000中端存储系统并在当年第四季度全部售罄,目前IBM已追加1000台新货满足客户需求。IBM日前宣布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医疗信息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使用Storwize V7000来管理机构内的海量数据,以此实现了如遗传学研究等工作负载的快速交付。莱比锡大学是Storwize V7000在欧洲的第一个用户。

System x: IBM宣布推出针对数据库应用的全新即时部署和预配置的基于eX5的刀片系统.

拥有全新设计的Workload Optimized Blade for Database旨在为医疗和金融服务领域的用户免除在对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进行系统设置时的种种不便,因为这些机构一直苦于如何管理不断增长的“海量数据”,包括新的信息类型如录音、网络视频、照片等,以及不断增长的交易型工作负载,都需要额外的记忆空间、可靠的固态硬盘和虚拟光纤以匹配那些需要处理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服务器。

系统互联: IBM还宣布推出来自Blade Network Technologies (BNT)公司的新产品,该公司于2010年10月被IBM收购,主营以太网交换机和软件,用于路由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间的数据和交易。新产品包括两台架顶式以太网交换机,能够与IBM服务器和存储完全整合,支持高速、低延时性能的动态工作负载,如云计算、业务分析和高性能计算(HPC)。

在过去的2年里,IBM与领先网络公司协作进一步扩大其互联网业务,对BNT的收购使IBM能够向用户提供系统互联产品,以此补充其核心互联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