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中国“芯”发展迅猛令韩国生畏

朝鲜日报近日撰文表示,中国的芯片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令人望而生畏的不是高达韩国近4倍的公司数量,而是其增加速度。"就在4、5年前根本不曾想过会使用中国产CPU,但在最近2、3年内,随着中国芯片技术迅速发展,使用的中国产芯片也逐渐增加。

把韩国A公司的畅销产品MP3播放器拆开来看,绿色基板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从米粒大小到指甲大小的各种各样芯片。

中央处理器(CPU)相当于机器的"大脑"。该CPU芯片上印有"ATN"打头的零件编码。"ATN"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生产商 "ACTIONS"的缩写。接收广播频率的芯片"FM频道调节器"和各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也是中国制造。这款机器共使用了91个芯片。其中 37个是中国产品,6个是韩国产品,45个是日本产品。

A公司的一位产品设计负责人说:"就在4、5年前根本不曾想过会使用中国产CPU,但在最近2、3年内,随着中国芯片技术迅速发展,使用的中国产芯片也逐渐增加。"

在芯片领域,韩国曾在投身于美国、日本主导的世界市场后,成功实现逆转,问鼎首位。三星电子1993年超越日本东芝,在全球存储芯片领域登顶。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和海力士的产品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占49.6%,巩固了领先地位。

但这种情况仅限于"存储芯片"。在市场规模高达存储芯片4倍以上的系统芯片(ASIC/SoC)市场,韩国的占有率仅为2.3%.这和市场占有率达 22%的日本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中国干脆不理会韩国掌控的存储芯片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从台湾和发达国家引进技术,重点进攻系统芯片领域。在系统芯片领域,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5%,是韩国的两倍以上。

中国芯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猛生

在韩国芯片产业协会登记的韩国国内芯片企业的数量为330家。而在中国"中国制造网"登记的芯片公司多达1188家。但令人望而生畏的不是高达韩国近4倍的公司数量,而是其增加速度。上月30日一天时间里,就有4家新的芯片公司登记。可以说,中国掀起了"芯片企业热潮"。这些企业涉及的领域大都是系统芯片。专门设计芯片、职员人数在20至50人左右的"芯片设计"公司也将近1000家。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一流大学每年培养出的研究人才是掀起中国芯片企业热潮的主力军。中国的科技人才达4200万,接近韩国总人口。仅专业研发人才就达190万。

韩国芯片产业协会组长Lee Min-yeong指出:"在系统芯片领域,发挥不同作用的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因此,芯片企业数量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

一觉醒来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中国芯片企业和中国政府的重点投资也密不可分。中国政府计划,今后5年里向芯片产业投资250亿美元。

中国的芯片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全球四大芯片国际会议之一的亚洲固态电路会议(A-SSCC)今年7月在中国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举行论文审查活动时,中国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交了58篇论文。其中11篇被采纳为正式论文。而2005年之前,中国还未曾提交过论文。

参加审查的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电力电子工程系教授Jo Seong-hwan表示:"中国2、3年前提交的论文水平并不高,但今年提交审查的论文甚至包含韩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的最新技术。"

 日本将芯片重心从存储向系统转移

日本虽然在存储芯片领域不敌韩国,但在系统芯片领域则有瑞萨电子、东芝、松下、索尼、富士通、日立等企业屹立不倒。日本芯片企业去年的销售总额为 499亿美元,达韩国的两倍以上。日本不是在所有芯片产业领域都落后于韩国。因为,日本将产业力量从景气严重低迷的存储芯片市场转移到了稳定、附加值高的系统芯片市场。

日本虽然在液晶电视等量产产品领域落后于韩国,但却可以率先推出3D电视、任天堂游戏机、机器人等有创意的尖端产品,这也得益于在系统芯片领域积累的技术力量。韩国的液晶面板销量居全球之首,但驱动液晶面板的核心芯片却是日本产系统芯片。

系统芯片的主要竞争力就是芯片设计等创意技术的积累。仅凭短期的设施投资是难以赶超英特尔、美国德州仪器等一流企业的。因为,积累技术的难度非常大。

要想发展系统芯片产业,除了要培养芯片设计人才外,还要同电视、汽车等使用芯片的成品企业进行合作。也就是说,要建立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如果要生产汽车控制用芯片,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与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知识经济R&D战略企划团团长?昌圭表示:"韩国拥有世界顶级电子、汽车企业技术,因此有能力在系统芯片领域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