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不仅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更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双双超越微软。同时,三家科技巨头从财报上显示的此消彼长也反映出通信互联网行业的趋势。不过,苹果要想重塑科技界霸主,还面临诸多挑战。
近期,全球科技界三位大佬诺基亚、苹果、微软相继发布今年一季度财报。最新的财报表明,苹果不仅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更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双双超越微软,过去20多年来季度业绩首次超过微软同期业绩,成为科技界名副其实的新一代霸主。不过,苹果要想重塑科技界霸主,还面临诸多挑战。
财报亮眼,苹果相继跨过两座高峰
从营收规模来看,据微软发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第三财季,微软营收为16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而在截至2011年3月26日的第二财季,苹果营收达到246.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5亿美元大增82.7%。
单看手机领域,第一季度苹果仅iPhone手机部门的收入就达到119亿美元。反观诺基亚,凭借1.085亿部的销量,尽管其手机收入近两年来首次实现季度增长,达到94亿美元,但当季市场份额却从33%降至29%。美国调查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表示,按销售收入统计,苹果公司已首次超过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
从净利润来看,微软一季度净利润为52.3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对于如此规模的科技企业而言,如此业绩不可谓不强劲,事实上,微软第三财季业绩已经超过了市场预期,但无奈苹果的财报太辉煌,瞬间“秒杀”后者。一季度,苹果净利润高达59.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0亿美元飙升了99.5%。而同期,诺基亚的净利润仅为3.44亿欧元?约合5.03亿美元?,相当于苹果当季净利润的8.3%。
此消彼长,移动互联网成营收关键
如今,移动互联网浪潮正深刻改变着业界格局。苹果之所以能不断超越,在于其很好地理解了移动互联网的内涵,不断创新,并打造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合作模式:
其一,在终端方面,苹果着力于用户体验和精雕细琢,用艺术概念表达科技产品理念,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影响力,而坚持高端路线使其保持了高利润率。苹果一季度卖出1865万部iPhone,实现了119亿美元营收;其二,终端+应用捆绑,赋予原有的通信终端更多内涵,反过来,应用又拉动了终端销售;其三,在渠道上,与运营商合作的模式增强了产品的排他性。
总体而言,三家科技界巨头从财报上显示的此消彼长也反映出通信互联网行业的趋势。
首先是终端市场的更迭。苹果超越微软的主要因素是Mac电脑和iPhone手机的热卖,前者营收上升了28个百分点,而后者的营收更是飙升了113个百分点。由于苹果和平板电脑持续火爆,不断蚕食个人电脑市场份额,微软核心的Windows业务部门营收下降了4.4个百分点至44.5亿美元。微软表示对个人电脑市场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如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大热已经促使全球互联网、IT厂商做出相应的调整。不仅是微软,英特尔也开始为后个人电脑时代未雨绸缪。
其次,操作系统引发了市场格局变化。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遭遇诸多挑战,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竞争的制高点。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主要流行的操作系统有苹果iOS、微软Windows Mobile、Symbian、谷歌Android和黑莓Black Berry等。一方面,iOS、Android风头正劲,呼风唤雨。另一方面,诺基亚渐趋衰老,塞班时代已经面临窘境。
从整个产业链观察,融合趋势显而易见。无论是互联网公司、终端制造商还是应用内容服务商,都开始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渗透,意图为未来的竞争争取更多的砝码。
苹果能否问鼎科技界霸主?
事实上,不管外界面临怎样的挑战,苹果公司都能以其创新的思维和产品为市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毫无疑问,苹果正一步步问鼎新一代科技界霸主。但是,随着苹果自身的发展,它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从竞争对手来看,近日,诺基亚宣布裁员4千人,将塞班研发外包埃森哲,与微软签订最终合作协议,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或孕育新的力量。尽管目前诺基亚英雄迟暮,但与微软Windows Mobile的抱团合作是否会实现“王者归来”也很难说。而各界巨头纷纷杀入平板电脑市场让苹果瞬间多了上百个竞争对手。同时,Android阵营步步紧逼亦不可小觑。
专利大战此起彼伏增加了不确定性。如今,苹果与三星的专利大战正如火如荼。此前,苹果指控三星Galaxy系列手机与平板电脑侵犯苹果iPad与iPhone的技术与设计。随即,三星展开反击,在美国控告苹果侵犯其10项手机传输技术专利。事实上,在消费电子领域经验丰富同时又是全球第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的三星是苹果最大的威胁。苹果是三星的最大客户之一,三星一直在向苹果供应其零部件以及一些重要产品的芯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苹果起诉三星是否剑指Android也未尝可知。
对于苹果自身而言,过于重视产品而忽略服务恐怕也一个致命的弱点。从“天线门”、“闹钟门”,到“隐私门”,自信将产品的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苹果面对一次次危机而表露出的傲慢,让消费者很受伤。但是,产品本身价格高、娇气等特点也受到消费者诟病。
此外,苹果目前更多的是在个人电子消费市场呼风唤雨,产品的娱乐性多于商务性,系统的封闭性以及不支持扩展、下载应用收费等特点都是利弊共存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