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动作”导演,也不知道有几个导演,但3Q之间的“书剑恩仇录”终于完成了从“宣战、媾和与道歉”的所有表演。遗憾的是基本格局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民众只是收获了一点虚伪的道歉。南方都市报昨日社论对这样的结局表示了审慎的质疑。笔者认为,在“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有必要对这次豪门恩怨做个框架性的梳理与分析,以看清来龙去脉,并展望未来。
首先,如何区分公共利益与公共领域?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互联网这个公共空间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公共领域的概念与范围不是随便界定的,严格来讲它是相对于完全私人产权的市场和完全公有产权的权力(代表公共利益)而言的,即公共领域是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方,是一定范围内的共有产权关系,适用的是自主治理而非命令或利润管理的方式。如此一来,我们会发现公共利益假设与公共领域假设是有内在紧张关系的,而在现实中政府介入公共领域只能作为平等参与的一方。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互联网既称作公共领域又称作公共利益,这会造成逻辑混乱,越辩论越搞不清楚。
其次,所有用户都应该得到道歉与赔偿吗?这需要使用“产权-契约”框架,不区分产权与契约,就无法分清利益与责任。笼统地以公共利益代替一个一个的客户利益,是概念的偷换或转换,已经偏离了事实。实际情况是,360是免费的,大部分QQ号码也是免费的,同时部分虚拟货币可以兑换真实货币。因此,“产权—契约”关系如下:一、用户不拥有360软件的产权,与360之间也不是契约关系;二、免费申请号码的Q Q用户与腾讯也不是契约关系,号码产权也属于腾讯公司;三、付费获得Q Q号码以及使用真实货币兑换Q Q币的用户,应该拥有(或部分拥有)号码产权,并且与腾讯之间是正式契约关系,这样的客户作为消费者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这次Q Q罢工并挟持了部分付费用户,这样的行为对付费客户的财产权构成了实质侵害,腾讯公司是单方违约,应该受到法律惩罚,并赔偿这些客户。至于腾讯与360是谁侵害了谁的权益,以及谁才是侵害用户的凶手,也必须使用“产权—契约”框架才能看清楚。
再次,如何看待行政部门的干预?很多人支持这样的观点,即没有工信部等行政部门的干预,民众可能连虚伪的道歉也无法得到。要看清“干预-道歉”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分析框架,那就是“权力与市场”。市场关系是一种“平行关系”,即各个市场主体(不包括政府机构)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竞争或合作的关系。公平而有效率的司法制度是保证这一平行关系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而行政干预是一种“垂直关系”,一旦权力主体介入市场竞争,就是在用垂直的权力关系来扰动甚至扭曲平行的市场关系,其结果往往是增大系统的复杂度和混乱程度,是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而非相反。结构是秩序的基础,权力与市场是两种不同结构,前者是单中心垂直向下,后者是多中心纵向互联。垂直结构的直接干预将导致市场重心向权力与市场的交叉点集中。市场竞争将变成追逐权力的竞赛。
总的来讲,市场及公共领域的问题,行政权力的介入应该审慎。行政权力的弹压下的妥协与道歉,并不能阻止3Q继续漠视甚至更加鄙视用户利益,因为上级部门才是他们急需争取并惧怕的对象。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并不讨厌生产商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相反我们乐见市场竞争能可持续开展,但最好不要由权力来仲裁和终裁,这会让市场竞争逐渐干涸。既然都是市场化生存的企业,那么就尽量让消费者来做最终选择吧。行政干预有时候是必要的,但不要过早也不要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