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肥东县的部分农户在拿到新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证书的同时,欣喜地发现自家的土地、田间小道,甚至地埂都能在遥感影像地图上清晰可见。这要归功于由安徽省农委牵头、国内外组织多方参与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该项目共涉及土地669块602亩,于2009年9月启动,历时1年零8个月,已于近日圆满结束。
肥东县试点主要面临三个挑战:第一,现存的土地登记证书为1995年颁发,县里没有细致的地图和记录,需要建立能够使县里快速、精确、有效地收集、记录和绘制农村居民土地的高效系统,以使农户能够获得新的土地证。第二,每户家庭的地块并不相连,且平均每个地块的面积小于一亩。这就需要非常精确的定位来绘制地图。第三,需要控制成本,争取理想的投入产出比。
为了准确地界定各家土地的位置和面积,确保农户的土地权利,试点项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了承包土地管理软件模型,保证了土地测量方法的先进性和登记成本的经济性,为安徽省乃至全国推进农村土地登记提供了宝贵经验。
遥感影像矢量化
目前中国并没有针对农业承包经营用地绘制地图,各村之间的地图边界也不明晰。而且在中国东部地区,由于个别地块承包经营用地的平均面积较小,仅为5米见方左右,因此需要用1:2000的比例来绘制该地区的农村田地状况图。本次试点以高清(0.6m)遥感影像作为底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绘制每块农用地的数字边界。遥感影像还被用于找出需要进行绘图的区域以及村中的利益点。在综合考量精确度、收集时间和结果误差率的基础上,项目组认为在平地和丘陵地形中矢量化是最佳绘图方法。
全站仪和GPS实地测绘
在项目伊始,安徽省农委就表示该项目精确度阈值是50 厘米。本次试点同时还使用了全站仪和GPS测绘技术绘制村小组地块图,目的是为了确定什么方法在收集什么类型地块边界信息时最省时省力。通过实地对比发现,与全站仪测量相比,GPS测绘效率较高,收集时间较短,精确度较高,可广泛用于实地纠正错误和山区地形测量。
绘制1:2000耕地现状图
基于服务器GIS建立现代土地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确保村民人人都能尽早参与到登记和绘图流程中来,并帮助他们理解登记程序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让他们见证和监督地块被准确划分、绘图到登记的整个过程,不管是在合肥、肥东县还是梁园镇,相关人员都可以登录互联网查看县级土地记载,并通过网络应用程序计算并显示每村或每户的土地面积。这对安徽省农委来说尤为受益,因为他们现在可以查询并显示一个村庄或一个村民所持有的土地总面积,进而掌握整个县甚至整个省的土地状况。而这一切只需要在合肥市农委办公室里就可以完成。
通过ILS LRS 系统登录LRS Map Worker 的截图
早在2008年,中央1号文件就把“开展登记试点,探索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作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现实问题、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紧迫任务进行了明确部署。2009年,中国农业部在八个省启动了农村土地登记试点项目。安徽省作为著名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上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先行者,成为了试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