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生产液晶面板是中国彩电企业长久以来的心愿,因为屏幕占到电视整机成本的60%,没有屏幕面板就没有产品定价权,就相当于一直被上游供应商卡住脖子。
8月8日TCL集团下的华星光电宣布其8.5代液晶项目投产,从而令TCL成为首个拥有液晶全产业链能力的国内企业。这无疑令人欢欣鼓舞,但随着去年以来京东方、中电熊猫夏普、友达昆山等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相继投产,中国面板产业在打破瓶颈之后转头即遭遇了“供过于求”尴尬。
目前,我国每年彩电年销售量约4000万台,但仅京东方和TCL的两个8.5代线满产后,每年可生产电视模组分别约1400万块和1750万块。要命的是,我国乃至全球的彩电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平板电视在彻底完成对CRT电视的替代后,逐步迈入“零增长”期。迟来的本土面板企业,可以说没能赶上最后一班车。”
奥维咨询发布的调查显示,上半年我国彩电销售量额齐跌已成定局——上半年,国内零售市场累计销售彩电1937万台,仅完成全年预期的46.3%,销售额为736.6亿元,较去年同比分别下降0.6%和2.3%,远低于市场此前10%的增幅预期。一边是液晶电视需求的大幅放缓,另一边是液晶屏工厂的陆续投产,供大于求的状况无疑将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的盈利前景也令人担扰。截至目前,全球面板巨头们也尚未能摆脱集体大亏损的命运。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液晶面板价格进入新一轮下降周期,到今年8月已经连续14个月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面板巨头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进入亏损周期。在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季报中,液晶面板巨头又纷纷宣告巨亏,并且在供大于求加剧的压力下,大尺寸面板价格于8月初再次普降5%,这意味着面板巨头们第三季度的业绩可能也难逃亏损命运。“液晶面板行业正在失去以往的资金技术密集且高盈利的行业特性,未来液晶面板可能会卖出‘白菜价’。”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如是感叹。
对此,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表示,造屏是中国彩电企业必由之路,其已做好华星光电亏损1~2年的准备,他认为这是企业在爬坡期所必经的阶段。“华星光电8.5代液晶线量产后,一半的产能TCL品牌内部消化,另外一半产能给其他企业提供上游支持,公司将逐步扩大外销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