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GIS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现在,移动智能终端与无线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人们生活和社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极大流行,许多此前基于桌面系统以及服务器的网络应用,又找到了新的沃土。移动智能终端、GPS、无线互联网等新技术与GIS的结合将极大地丰富GIS理论和技术,拓展GIS应用领域。

只要是人类所能及的地方,就有GIS的用武之地,航天、地面、地表、地下都是GIS所研究的领域。据中国GIS协会的数据,我国近几年GIS产业规模以每年30%的速率增长,2010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产值。该机构预计,未来5年产业规模增速为25%,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 亿元。移动GIS作为GIS行业目前的主要应用之一,当然很受GIS平台厂商的重视。

与传统GIS相比,移动GIS的组成略微复杂些,因为它要求实时地将空间信息传输给服务器。移动GIS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移动GIS并不是新生产物。早在十年前,嵌入式GIS已经有了移动GIS的特性。据了解,本土GIS商超图软件在2002年就推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嵌入式GIS的开发平台——eSuperMap 1.0。现在,超图已完成了水利、电力、国土、卫生、地震、民政等行业和领域的移动GIS整体解决方案,可提供从外业到内业、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建库的移动 GIS应用全面服务。这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移动GIS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业内的标准,移动GIS的应用可分为三类:城市管理、传统行业的数据采集及上传、面向大众的应用。

移动GIS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在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中,巡检人员手持移动终端,在城市巡检中遇到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或者影响行人的正常出行时,通过装有移动GIS应用程序的手持终端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以便管理机构作出处理安排,并且通过手持终端接收来自监督中心的任务指派。这种应用解决方案一般称作城管通,它包括移动终端平台、后台处理平台和网络安全机制。

在传统行业里,移动GIS的应用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比如在水利行业,超图移动GIS在水利行业主要用于水利普查、水利养护、水利监管三个方面。利用移动GIS可以查找水利设施的位置,并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拍照,及时了解水利情况。将来国家要在水利投入五万亿元,其中的水利监管是重要环节。据了解,超图基于自有的移动GIS平台研制了SuperMap WaterMapper——超图水利专业野外调查系统,该软件是一款专门为野外调查工作人员量身定做的空间数据采集处理软件,支持SIT影像技术与海量遥感数据作为普查底图,支持外业采集的数据导入导出,可与GPS设备高效结合,提供完整的3S解决方案,从而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水利普查野外数据采集和调查工作。利用超图的WaterMapper软件还可以实现水利设施的监管,发现灾情后及时拍照上传。

在移动GIS的应用中,手持终端上传数据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外业人员采集数据的地点有无线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实时上传数据;另一种是没有网络信号时,先采集数据存储到手持终端上,到了有信号的地方再上传数据。在很多情况下,外业工作者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网络信号,因此,这种离线采集、上传数据的方式非常实用。

面向大众的移动GIS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传统的行业或者城市管理应用中,大众可以参与的应用,比如当普通市民在发现城市的某处有自来水漏水时,可通过手机发送消息到自来水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收到信息后做相应处理。另一类应用是消费类的应用,目前应用模式还不多,以汽车导航和 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网站上的一些应用为主。LBS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并能在确定使用者位置的同时,向用户推荐该地理位置附近能够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位置签到、周边搜索、位置游戏、信息推送等。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GIS产业中,有企业2万家,从业人员40万人,年产值1000亿元,并且还以25%的增速在发展。移动GIS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传统厂商也在纷纷转型。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架构师、超图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尔琪建议,传统厂商向移动转型前要做好准备:首先,移动设备的操作模式发生转变,厂商要学习新的技术、系统设计、业务流程等;其次,开发环境发生改变,无线网的持续性差,对关键业务系统来讲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采用特殊技术来处理,比如离线下载数据等等;第三,应用模式的转变。新模式会产生更多创新,要看厂商如何把握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