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幻想一下如果英国诞生一位比尔·盖茨一样的人物,他的成长轨迹会是怎样的?
他应该在剑桥学习计算机,然后中途退学在剑桥附近的“硅沼泽(Silicon Fen)”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后在位于伦敦东部,有“小硅谷”之称的Silicon Roundabout创办自己的公司;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他抵制住了外国公司收购的诱惑,最终在伦敦证交所上市。
虽然这看上去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故事,但这终究只是幻想。与18世纪引领工业革命并且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商业上的领导力不同,今天的英国在数字科技上并不具备同样的能力。卡梅伦政府应该反思这种失败并且找到其中的原因。运气或许是因素之一,但是,英国以及整个欧洲的管理体系以及对于企业家来说不温不火的创业环境才是根本原因。
英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经济发展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它的研究人员创立网站、开发计算机。它拥有巨大的语言优势——英语将其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和印度的高科技院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布里斯托尔和伦敦有着繁荣发展着的高科技集群。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似乎应该更有能力与美国竞争,成为高科技产业的领导者。然而,现实却是它几乎没有孕育出大型的科技公司。
关于英国的高科技生态环境,有3个问题是政府需要努力改善的。第一,英国缺乏一个类似于美国那样巨大的市场。不仅仅因为欧洲内部多元的语言环境,还在于缺乏一个统一适宜的服务市场。在欧洲做生意,高科技公司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法律以及官僚体制的障碍。第二,缺乏用于创立公司和培育公司发展的资金支持。在美国硅谷,许多企业家将投资给新一代创业公司视为一种道德责任。在这方面,英国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连以色列都不如。2010年,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一共吸引了13亿美元的风投,这几乎是英国的两倍,而英国的经济总量是以色列的10倍。第三,缺乏兼备科技优势、商业头脑以及勇气十足的企业家。勇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据说,它使马克·扎克伯格在2006年拒绝了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在当前的错误判断下,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削减移民数量。虽然如此,政府还是理智地确保为企业家们保留了一条移民之路。但是问题在于,你无法预测哪些新移民的未来能够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就像当年6岁的谢尔盖·布林随父母从俄罗斯移民美国的时候,没人知道有朝一日他会成为Google的联合创始人。当前严格的移民政策正在限制未来商业以及科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