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刊登记者戴维-巴尔博扎(David Barboza)的文章称,在首个旗舰店开张一年以后,苹果在华遭遇了令其他电子设备零售商羡慕的甜蜜烦恼:其在华设立的每个面积达1.6万平方英尺(约合1486平方米)的专卖店经常人满为患,已经不能满足苹果迷们的需求。
大量苹果粉丝每天都要蜂拥至其位于上海的专卖店,而多数人却只是为了一睹专卖店橱窗里琳琅满目的苹果产品。而就在据此四英里之外,苹果的另一家专卖店里也同样是熙熙攘攘。
甜蜜烦恼令人羡慕
为了应对这一甜蜜的烦恼,苹果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上海市开设第三家面积更大的旗舰店,并在未来几年里在华新建数十个专卖店。而正是中国庞大的苹果产品消费群体为苹果的在华拓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年17岁的王尚岩(音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承认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苹果粉丝,他还表示:“我购买了很多苹果的产品,包括iTouch、iPod、iPad、iPad2以及MacBook。我还没有购买iPhone,但我正在期待着苹果iPhone 5的上市。我将到苹果的专卖店购买iPhone,我并不在乎iPhone的售价。”
苹果表示,目前其在华的四家专卖店(北京2家、上海2家)的客流量不仅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其销售收入也位居前列,甚至超过了苹果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第五大道的专卖店收入,而后者还是二十四小时营业。而苹果已经同纽约城市交通管理局签下店面租赁协议,在纽约中央车站开设苹果全球最大面积零售商店。
分析师纷纷表示,此前很少有全球性品牌在华去得过如此大的成功。
哈佛大学商学院前助理教务长、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表示:“苹果已经成为中国第一,这是令谷歌和Facebook都望尘莫及的成就。有钱不一定能买得到,苹果在华使用的营销策略与在美国如出一辙。
苹果在中国市场高速拓展突显出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国外品牌也同样在苹果身上学到了非常重要的一课:如果能够生产出无法轻易仿冒的产品,中国消费者则很愿意为此支付高价。
美国投资公司Needham & Company长期追踪苹果公司的分析师查尔斯-沃尔夫(Charles Wolf)指出:“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速度远超出苹果在华的业务拓展速度。”
饥饿营销让中国苹果热越烧越旺。供给短缺、生产瓶颈和延迟推动了当地苹果水货市场的蓬勃发展。许多消费者甘愿支付高价也要在中国正式上市前买到从海外偷带进来的iPhone或iPad。苹果最近表示,其生产瓶颈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在华找到最佳定位
上周,苹果发布了其2011年第三财季财报,该公司第三财季的净利润和营收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大中华区收入达到38亿美元。2011财年前三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为88 亿美元,较一年前同期增长了5倍。根据美国彭博社日前报道,苹果上一季的在华营收可能已超越本地PC生产商联想集团。
根据荷兰专门跟踪应用程序商店的数据分析公司Distimo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应用程序市场。iPhone和iPad的热销也同样提升了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在内的其他苹果主要产品的销量。
分析师认为,苹果已在中国找到了最佳定位。在中国部分相对开放的零售市场,苹果产品在当地没有竞争对手。比如,中国没有任何大型的国有手机制造商。
而且,苹果一直都渴望与中国国营电信运营商合作。除既有的中国联通(微博)外,据传苹果正在与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移动(微博)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