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一] 疯狂的云计算
2011年,云计算进入疯狂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层面上,云计算已经被政府高度重视。
试点快速推进
谈到云计算,不得不谈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这五个城市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发展路线图、计划,如北京的“祥云工程”计划、上海的“云海计划”、深圳打造的“华南云计算中心”、无锡的“太湖云谷”……等等,无一不把云计算提升到战略高度。除了五个试点城市之外,南昌的“鄱湖云计算中心”、重庆打造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的“云端计划”、苏州提出的“软体云计算”……云计算在中国各地落地生根,呈现出一片火热甚至疯狂的局面。
云计算受资本市场认可
云计算的落地与实施其实与方案商密切相关,很多方案商积极参与到政府的项目当中去,获得发展的机遇。银江股份获得的富阳“政府云”项目、鼎捷参与上海的“中小企业云”项目、华东电脑实施的“华云计划”……等等都是国内方案商在云计算领域的闪亮登场。
在资本市场,与云计算相关的上市方案商如华东电脑、太极计算机、东华软件、神州泰岳、万达股份等企业纷纷受益,有些表现突出的企业更是创造了5连阳的强劲数据。
另一方面,华胜天成、浪潮信息等公司借助云计算概念,在股市进行二次增资。其中,华胜天成成为首个中国“云计算”项目申请融资获批准的IT服务企业,融资5亿元,计划投向云计算不少于2.1亿元。华胜天成此次融资至少说明一点,中国方案商开始大幅度增加对于基础研发的投入来保证公司发展的质量,这与传统方案商在研发的投入相比无疑是相当大的手笔,也由此看出方案商押宝云计算的决心和远见。
方案商介入云计算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方案商也开始“断奶”,自主介入一些云计算项目。方案商在做惯了“乙方”之后,也开始尝试着转变一下角色,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运营云计算的项目,试着做做“甲方”,以此摸索开辟另一条介入云计算的道路。浙江海瑞在湖州、创思维力在太仓都找到了自己试验的舞台。
方案商介入云计算运营市场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方案商有着多年的技术积淀,对云计算也有专业深入的前瞻性、敏锐的市场嗅觉,只要有好的机遇或许也能迅速成长。对于有志于自主介入云计算项目的方案商来说,除了密切关注各地的地方政府,把握云计算、SaaS等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抢占市场先机的同时,探索一个合理的盈利模型也尤为关键,否则巨大的投资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在享受云计算疯狂盛宴的同时,还要理性的做好每一步的规划。
[趋势二] 方案商进入深度整合时代
方案商之间的并购变得越来越多,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力。而2011年,方案商的资本运作从并购进入到深度整合阶段。
整合但不冒进
以北明软件为例,北明软件前身为广州北大明天资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之后整合了北大青鸟集团、杭州源合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震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有关业务和团队,成为一家全国综合性IT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在整合之前,北大明天和北大青鸟的相关团队规模接近,在没有一家绝对大股东的前提下,将6家公司整合在一起,整合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整合无非就是业务整合、管理体系的融合和文化融合三个方面。但在这三个方面里,业务发展是第一位的,第二步才是管理,第三步才是文化。
在众多方案商整合的案例中,华胜天成要算是整合成功的企业。自2009年以来,华胜天成已将香港ASL、摩卡软件、中科通图、长天科技、永亚网安、新加坡i-Sprint以及广州石竹等七家IT服务公司招致麾下,并按照规划逐渐融合其相关业务、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行业渠道、区域市场等。
并购之后业务如何进行整合?华胜天成的经验是:在并购之后,收购方一定要制定出详细的调研分析和整合设计,明确双方业务及服务在市场端的重合度,以确保在整合后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对于业务整合,可以将被收购方的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及边缘业务两大类。对于核心业务的整合要具备市场前瞻性及战略规划,切不可盲目整合,一定要依据被收购方的核心业务运行状态来抉择是否将其整合。
因此,核心业务可以保持长期独立运营状态,亦可调整集团业务结构进行关联性整合。对于边缘业务,要依据其成长空间、整合成本、市场竞争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制衡,对于缺乏价值提升空间、管理成本高的边缘业务,可以尽量舍弃,而对于具有市场延展力的边缘业务则需要进行重点培养,并早日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明星业务。
整合风险在于人
方案商的整合,最大的风险在于人。因为这个行业的收购买的不是公司,不是业务,其实买的就是人,也就是人心。如果在人心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就什么都谈不上了。钱、权、发展的空间,是每个人都看重的,尤其是对于被收购团队的核心骨干来说。在方案商的整合过程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因为,它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有一些人带不走的东西。但是IT服务行业,人可以带走一切。
业内常用婚姻来形容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合并。结婚之后日子过得好不好,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企业并购之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还有个整合的过程。整合得好就是一段美满的姻缘,整合不好还可能分道扬镳。整合就像那些“婚姻”里的甜蜜烦恼,没有千篇一律的章法可依,但也不是全无经验和教训可以学习、借鉴。
[趋势三] 中小方案商借东风
在太极股份2010年成功上市之后,国内排名前十的IT方案商基本已完成资本运作。而2011年方案商上市则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三个特点:其一、公司业务规模较小。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几家方案商年营业规模基本在1.2亿~1.7亿元之间;其二、在细分市场领先。横向对比,上市公司均在细分市场排名前三,纵向对比,第一大行业客户在公司的业务比重中均超过50%;其三、题材受追捧。上市公司业务或关注国计民生,或以服务等高利润业务得到资本市场认可。
借政策东风
2011年11月2日,梅安森在创业板上市,梅安森是一家专业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设备及成套安全保障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1.3亿元。
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出台了多项强制性的政策,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而梅安森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显示,募集资金将计划用于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产业化基地及研发实验室中心项目,这正符合市场预期。
金仕达卫宁于2011年8月5日正式上市,2010年销售收入1.2亿元,上市主要得益于医改政策的推动,以及国务院、卫生部等2010年底、2011年初陆续推出的关于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项目,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等利好政策。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能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在第一次过会时,金仕达卫宁的募投项目包括:投资3226万元用于“基于SaaS的中小医院信息系统”,显然证监会对该项目并不买账。第二次过会时,该项目被悄然代替。
服务价值受资本认可
除受政策利好推动外,服务的价值也受资本市场认可。天玑科技于2011年7月19日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一家提供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IT外包服务和专业软件服务的IT服务商。从天玑科技的前十大客户看,有五家是电信运营商,除此之外,第二大客户中盈优创公司也是服务于电信市场的方案商。
2010年,天玑科技营业收入达到1.69亿,2010年在华东地区数据中心IT设施第三方服务排名第二。天玑科技的成功上市得益于其为数据中心提供的多品牌、跨平台第三方服务,此前数据中心更倾向于采购原厂服务,天玑科技提供的高性价比服务,给了用户多一种选择。可以看出,天玑科技的成功是在本地系统集成商,与全国性第三方服务商或原厂服务之间找到了生存空间。
与天玑科技业务类似的还有银信科技,该公司也是一家提供IT运维服务的方案商,只不过主要用户集中于金融领域,公司于2011年6月15日在创业板上市,2010年销售收入为1.58亿元。银信科技的成功之处在于在业务拓展的同时,较早地将解决方案产品化,并在多个用户、多个行业中成功复制,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趋势四] 企业级移动互联受追捧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已经拉开。
智能终端价格的下降,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各大手机厂商大打低价牌,千元智能手机在消费市场上比比皆是。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带动了我国3G用户的激增。
中国成第一移动应用大国
一家国际知名调研机构的分析师称,自今年1月以来,中国手机应用程序使用量增幅达870%,这个数字相当于手机使用排在前100位的国家的增长率加在一起再乘以4。同样是在1~10月这段时间内,中国新应用程序的下载量所占比重由1.2%增加到了12%。照此速度,我国赶超美国,成为移动应用使用第一大国指日可待。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对比,得出结论: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4倍于互联网。他认为,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点。
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仅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已达到108.3亿元,同比增长154.6%,环比增长38.9%。“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也做出了相似的判断。
企业级移动应用渐成体系
3G无线技术的全面推广与通讯资费的逐渐下调,让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移动设备能够成为可使用的办公终端,也使移动应用走向企业级成为可能。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更加愿意接受和使用移动设备及其应用,移动商务在中国市场也真正迎来了其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与此同时,伴随云计算的大力推广,新的云计算移动商务供应商的增加以及现有供应商向云计算的加速转型,移动商务迈步入云已指日可待,而着力于该领域云端应用的方案商也将成为整个行业变革的引领者。
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3%的公司表示已使用到移动商务智能,另有超过三成的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部署相关移动业务。另有专业机构预测,在2013年之前,将有接近40%的商务智能功能通过移动设备获取。
伴随市场条件的成熟,软件应用开发商尤其是一些大型商务智能供应商纷纷在这一领域行动起来。在甲骨文、SAP、微软等国际巨头的引领下,企业级移动应用渐成体系,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新兴公司涌入其中。这对于厂商可行,方案商群体同样如此。还需要指出的是,随着3C的不断融合,正在让以硬件终端推动的产业结构演变为以内容和应用来推动的新型业态。这一点表明用户对于应用程序有惊人的需求;应用开发同时会给ISV等方案商群体带来巨大的商机。
[趋势五] 方案商的社交网络
时下,谁要是说自己没有“围脖”(微博),在他人眼中那简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的确,包括微博、博客、社区等在内的“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浪潮,正在与另一场划时代的风暴“移动互联”相生相伴,相互推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着全球。
而同时,被视为纯属个人化、消费化的社交网络交流方式,已经以其不可逆转之势,进入到了企业级市场。
移动互联促进社交网络
移动互联是当下以及未来的大趋势、大环境,带来的是移动商务的爆炸式增长。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个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的角色的模糊,还直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更新和变化。移动互联是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快速增长的趋势。与笔记本电脑、传统台式机等相比,移动互联终端为用户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
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实现的手段,也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并超越其被视为纯属个人化、消费化的交流方式,迅速进入到了企业级市场。
很明显,社交网络不再仅仅是你我他、个人之间聊天、交流的一个工具了,而更是一种任何企业都可以拥有的产品销售、自我宣传的一种手段、方式。也就是说,在企业级市场上,社交网络也正在日渐成为各类商家的一种新型业务拓展模式。
社交就是商机
对于厂商可行,方案商群体同样如此。
社交网络所具有的聚群效应,方案商往往可以很容易地让自己的品牌、产品,被所有的目标客户看到。而这些客户所具有的精准程度,是用其他推广方式都很难以达到的。而且,通过社交网络,方案商可以自己组织、管理信息,广告宣传的成本更低,形式却更多样,效率更高。并且通过“圈子”、好友之间的传播,口碑营销的效果极其明显。
另外,通过社交网络,方案商之间还可以几乎无成本地达到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
聪明的企业,早已经开始为自己的销售、客服团队制定出企业社交网络方案。企业需要明白如何利用社交网络与现有及潜在的顾客沟通,同时创造价值并带来效益。任何能帮助企业施行周密社交网络策略的服务供应商,都具有极大的价值。
还需要指出的是,随着3C的不断融合,正在让以硬件终端推动的产业结构演变为以内容和应用来推动的新型业态。这一点表明用户对于应用程序有惊人的需求;应用开发同时会给ISV等方案商群体带来巨大的商机。
为了充分利用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企业还需要在策略上把社交网络与CRM或ERP等系统进行整合。
事实上,在现今的市场上,我们已经看到的从洋品牌到本土企业、从厂商到方案商,还没有实行社交网络战略的寥寥可数。
这个潮流,你必须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