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 2月14日 原创报道: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带宽并非稀缺和被垄断的资源,网络接入也是一样。但在亚太地区,电信运营商却广泛控制着带宽和国际接入网络,这为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获得云计算市场的高份额铺平了道路。
云计算与日益庞大的移动互联网走在殊途同归的道路上,无所不在的云与无所不在的移动终端,正在实现“前端(移动终端)影响后端(数据中心)”的巨大变革,电信运营商在其中充当着即充满机遇又颇显尴尬的角色:云计算带来了服务上的黄金机遇,但却逼迫电信运营商必须走出接入端口、网络带宽和数据中心租赁的旧有模式。变革自身,谋求转型。
这并不容易,电信运营商嗅到了其中的机会,但也看到了其中的挑战:销售云服务与提供带宽是完全不同的业务,销售模式亦然,尤其是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更加扁平化——电信运营商需要直接面对并不懈提高服务水平——更具抽象性的、无所不在的服务要求,加上即需即付的支付模式,电信运营商在拥抱云计算同时,也在忧虑:电信运营商是否真适合转型云计算?
但大势所趋,选择权不在电信运营商手中,云热潮步步紧逼,电信运营商于是决定由被动转为主动,只是这并不能让他们的忧虑得到丝毫缓解:受限于运营商本身的运营范围与服务区域的限制,电信运营商发现自己首次遇到了“区域门槛”。
就像是我们需要在美国使用漫游服务,电信运营商无法将服务——像是带宽一样——通过签署协议与带宽对接,把自己的云计算服务“漫游”到区域之外:我们可以在香港使用“中国移动香港”但我们无法在旧金山搜索到“中国移动美国”,GSM、CDMA、WCDMA或是CDMA2000,都无法实现。
原本应飘荡在全球上空的云计算,遇到了天然的瓶颈。公有云可以通过更普及的互联网实现,但企业的私有云怎么办?相比“在线存储”或是“即时通信”这样的公有云(或者称是互联网公用服务),企业私有云架构更加私密,运行的服务更加复杂,对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要求更高。
无论企业选择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立自己的企业私有云,还是干脆使用电信运营商的云服务,如果电信运营商无法将自己的服务输出境外、跨出国门,甚至连接到广泛的大洋地区,被局限于一定物理地域内的云计算,遑论是否能够满足跨国企业的云需求,仅是作为广域云计算就是不合格的。
而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其所建立的云计算服务(或是平台)一旦失去了基于运营商网络的“无边界”性,其价值即便不是荡然无存,至少也是锐度减半。想要在云计算市场分一杯羹?电信运营商怕是要出师未捷身先死。
因此,电信运营商想到了合作共赢——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就像是我们的移动电话可以漫游到协议国家,为什么云计算不可以?为什么企业用户不可以借助电信运营商,在跨国、跨地区的范围内,实现无差别、无边界的企业私有云?
普华永道与甲骨文及整个“亚太区云计算联盟(以下简称APCA联盟)”的首批合作伙伴正是基于此出发点,决定建立这一个旨在“广泛联合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及行业合作伙伴,推动建立服务于亚太地区的互联性云计算标准框架”的区域云计算合作联盟。
当然,推动以私有云为代表的企业用户云计算市场健康发展,膨胀的市场需求显然将会让联盟中的每一家电信运营商受益。
APCA联盟构建美好愿景:云是可以“互联”的
APCA联盟构建的云计算愿景是美好的:本土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网络与云服务,能够通过联盟的合作伙伴延伸到本国家或地区之外,通过在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和澳大利亚建立的“枢纽”站,企业云应用——主要是私有云,特别是基于本土电信运营商服务的私有云——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之间应用与迁移的速度和易用程度获得极大提升。
在整个联盟的规划中,一个“能够横跨各种云的互操作性标准”被提出,这意味着联盟内的电信运营商将摒弃互相在硬件、软件以及管理性方面人为制造差异,并致力于解决自然形成的不兼容,实现云应用、云数据、云管理甚至是云服务的平滑迁移以及跨境应用。不同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云被互联起来。
借助这一联盟的互操作性标准,不仅是企业用户,电信运营商本身也获益良多,其不再需要“在高延展性的环球基础架构与本地法规遵从要求之间做出取舍”:虚拟私有云实现本地电信运营商在物理和地理范围上的高度的可延展性基础架构,而借助联盟的其它工作计划,服务的安全性与隐私也被妥善处理。
将云“互联”起来非常激动人心,对于不同区域内的电信运营商来说更是如此:既然无法实现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云互联也就意味着没有用户,电信运营商何不就此选择相反的道路,实现高效的、互联的云计算服务呢?
但这一美好的愿景并非没有遗憾。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APCA联盟可能只有一家供应商成为联盟成员:与跨出国门的需求不同,在同一个本地市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并正在人为的制造门槛,互操作性的需求不仅不强烈,而且可能会因为“用户锁定式竞争”而被电信运营商反其道而行。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降低普华永道、甲骨文公司及这几家电信运营商在技术方面创新的价值。虚拟私有云技术利用虚拟的链路和服务,将多地的云服务联系起来,形成虚拟的云服务链路,联通了亚太区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虚拟私有云技术让企业用户能够在继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之后,将云同样虚拟化——业界首次出现了云虚拟化(或称虚拟化云)的概念——无论是企业用户应用一家电信运营商艰难的服务于整个跨国经营,还是利用多个运营商却面临复杂的异构环境,虚拟私有云都将帮助类似的企业满足其统一网络、统一架构甚至是“统一运营商”的需求,借助这一连接,企业用户在不同电信运营商内的数据中心或企业业务,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互操作性。
除此以外,抛开在安全性、隐私性等方面的话题,我们不难发现,APCA联盟除了技术上的连接与整合之外,还计划了客户服务方面的全新模式:通过多家运营商的呼叫中心与产品售后服务人员的资源整合,联盟企业的最终用户将获得24×7的“全时”企业云计算服务与技术支持。私有云的服务问题同样借助多家运营商的连接,成功的实现了互联互通。“互联”的云将是异常强大的,借用中国电信互联星空的广告词:这就是“互联”的力量。
亚太区云计算:企业需求潜力极大
亚太云计算联盟的成立意味着亚太地区会有更加统一和协调性的组织,帮助亚太区的云计算市场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我去年10月份的一篇文章所说,亚太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将是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迅猛的产品技术市场,保证这一市场的良性竞争及合作对能否获得理想的发展预期至关重要。
在金融危机及欧美经济情况下滑之前,跨国IT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都在来自于欧洲及北美市场,亚洲市场虽然作为“具有增长潜力”被长期看好,但由于在绝大部分跨国IT企业中,亚洲市场(不包括日本市场)在总体业务中所占比重偏小,是名副其实的“价值洼地”和“虚假繁荣”。
但随着亚洲市场经济持续向好,且跨国IT企业来自欧洲及北美市场的收入锐减。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正在成为跨国企业增加收入、提升利润、弥补业绩并藉此提高股价的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亚洲企业对新技术、新科技的需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作为企业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基础之一,IT系统建设在亚洲企业随着经济向好,不断向海外扩展的过程中,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但现实情况却是:亚太的企业已经将业务销售的触角伸向国外许多年,而这些企业的IT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还没有做好将自身延伸向国外的准备,建立跨区域的IT基础设施或业务应用平台更是痴人说梦。亚太地区的CIO们需要优秀的产品技术以及专业的顾问,来帮助他们实现“把IT与业务一起,走向亚洲甚至是全球”的梦想。
采用云计算是首先考虑到的解决方案,云被宣传是“无处不在的”。
大量调查显示,企业的CEO、CFO和CIO从企业业务发展、财政支出及IT设施建设的角度都对云计算高度认可,毕竟云计算的IT即服务、按需付费以及随需随用的优势是传统的企业IT应用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对于正在希望将业务触角伸向国外的到更广阔的亚太区域的企业高层来说,云计算最为打动他们的,则是云计算超越地理与物理环境的“广域特性”。在诞生之初,云计算就被宣传成为利用网络,“隐藏在不知名的角落的”无处不在的计算模式。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云计算再合适不过了,而亚太区的企业用户更是对此心仪已久:云计算让他们的IT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好、冲破了地域且管理简单。因此很多业内人士都相信,亚太地区将引领全球云计算的发展,成为最高速的云计算发展区域。对于电信运营商、普华永道和甲骨文——服务提供商、顾问咨询公司及硬件及业务系统供应商——来说,在亚太区合作建立这一联盟,再自然不过。
APCA:为什么要聚合电信运营商?
APCA联盟的合作伙伴据称将锁定在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而不是类似于开放数据中心联盟ODCA那样融合包括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等不同类似的服务提供商。当然,开放数据中心联盟的适用范围确实更为广泛,但APCA以电信运营商为主体、普华永道和甲骨文充当咨询和实践顾问的独特模式,颇为引人注目。
首先,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上是有强烈意向的。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云计算服务很可能将改变他们的服务模式,提供一个“在未来十年最为赚钱”的契机。能否在激烈的“云计算最后一公里”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将获得庞大的市场,也同时会宣告这样一家新形态的电信运营商的诞生:它提供企业实际应用的服务,它深入了解并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它扎根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与数据中心内——还有什么比直接与用户的业务相结合更令人兴奋的?
电信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对云计算的投入有目共睹。从全球来看,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推出云服务:2011年,全球共有127家运营商推出了170项新的服务,相比2010年,增加了90家。在所有云服务中,70%的服务来自基础设施服务、存储、统一通信、企业云管理和安全五大服务集群。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投资达到135亿美元,其中北美与亚洲运营商投资占90%,达120亿美元。
此次亚太云计算联盟的首批合作伙伴澳洲电讯(Telstra)就是云计算的积极倡导者,该企业位列“2011年电信领域五大云计算投资者”,甚至超过了Verizon,紧随NTT和AT&T等企业之后。
其次,电信运营商确实握有强大的不可替代资源。企业用户在进行跨国、跨境业务时——这一点对亚太地区的新兴跨国企业尤其明显——电信运营商作为网络带宽、服务平台与技术服务的掌控者,掌握着目前最为核心的资源(虽然这也造成了许多的技术壁垒与互操作性问题)。
同时,与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利用以太网交换技术,基于全球基础的互联网基础服务,提供互联网服务不同,电信运营商是确实可以提供私有的、定制的与高安全可靠性连接的服务商,且他们熟知国际规则,了解如何将连接延伸至国外。电信运营商在运营商层面,对“国际漫游”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技术储备和合作伙伴资源。
最后,电信运营商本身也都是专业的数据中心用户,仅从“运营商级-企业级”这样的产品区分上,就很容易能够看出运营商级的数据中心的实力与能力,这是很多互联网服务企业所不能比的,差距真实存在。
而为何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会积极的参与这样的一个联盟,同样的事情为何还没有出现在欧洲或是美国?这其中当然有普华永道和甲骨文的积极推动,也和各个区域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重点有关:欧洲运营商更为重视发展本地服务;北美运营商为了要服务于大量的跨国企业,因此主要致力于获得国内外的客户群与资产;而亚洲运营商正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寻求一个基础设施投资和服务的混合战略。
毕竟,亚洲运营商面对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跨国企业,而这些企业(有时候甚至是运营商自己)都还没有做好准备——一场收购之后的整合或是向新市场的开拓,对IT部门来说——挑战往往突然降临。
甲骨文的重要性:统一的软硬件基础平台有利于互操作性
“亚太区云计算联盟(以下简称APCA联盟)”的首批联盟合作企业包括香港和记环球电讯、马来西亚VADS(一家马来西亚电信公司)、澳洲电讯(Telstra)、LG CNS、新西兰电信公司旗下的澳大利亚子公司AAPT以及甲骨文公司——前者全部都是甲骨文的重要合作伙伴。
作为整个联盟的顾问咨询,普华永道将帮助构建互联性标准框架。联盟初创企业将在各自所主要服务的国家与地区,包括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韩国,建立基于合作框架下的云计算合作,并持续推动这一计划在全亚太区的普及与应用。
甲骨文和普华永道的积极参与,以及优先团结自身合作伙伴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由普华永道及甲骨文这样营业范围更广泛、与上述电信运营商之间没有利益冲突的企业出面团结与协调,对这样的一个联盟来说更加合适。甲骨文作为所有电信运营商共同的合作伙伴,形成了纽带:甲骨文熟悉每一个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发展诉求,更容易帮助其在平衡联盟关系,达成联盟协调工作的一致。
而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样的纽带作用更为重要。亚太云计算联盟将倡导一种被称作“虚拟私有云”的互联技术以及名为“Carrier Grade”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不同的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连接起来,形成亚太地区不同运营商云服务的广泛连接。显然,基于每个运营商自身的业务考虑,对于如何实现虚拟私有云或是设计什么样的云计算基础架构,都将存在一定的自身倾向,而甲骨文则能够以其技术和服务,加快协调与融合的过程,提供最佳实践供联盟参考,且立场更加中立。
甲骨文与各个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未来如果有中国大陆的运营商加入APCA联盟,也同样适用),以及甲骨文应用系统在这几个运营商内的良好运行——Exadata、Exalogic软硬件一体系统——为这个联盟带来了较高的起点。
首先,互操作性问题变得更加容易,APCA联盟致力于云服务的互联,而这种互联需要充分的互操作性,且创建一个“面向互操作性的云计算标准”更是联盟的发展目标之一,相同或是相近的底层架构更容易实现互操作性,更容易融合标准化服务——从而达成联盟的另外一个目标:让亚太区的云服务实现24×7的本地化支持。此外,联盟目标中提到的“业务解决方案与行业创新”也将受益于软硬件一体系统的成熟解决方案,以及甲骨文作为行业供应商的经验。
其次,Exadata、Exalogic软硬件一体系统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优势:横跨底层与软件系统层的互操作性,更为贴近服务层。随着IT行业的成熟发展,尤其是工业标准计算的普及,底层硬件的互操作性已经非常成熟,企业用户更为重视软件应用系统以及服务层面的互操作性,或者说,互操作性的难题与工作重点,已经由硬件层面进入到应用系统层面——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的互操作性已经解决,如今需要解决的是PaaS(平台即服务)的互操作性。
APCA联盟既然致力于服务平台层面的互操作性,那么其至少应该拥有一个满足各个运营商互操作性但难度较低(二次开发确实也是种可能性,但这么多家运营商共同进行二次开发,仅开发平台就难以统一)、尽可能贴近SaaS层(软件即服务层)的应用系统平台。
这一平台必须是广泛存在的,保证每个电信运营商都对其有所了解。
谁是能够同时满足“无处不在”与“统一应用系统平台”的系统呢?或许现阶段只有Exadata和Exalogic。无论是甲骨文的数据库、中间件,还是甲骨文为这两套系统提供的统一化的管理与应用开发平台,以及与硬件系统的高度整合,实际上都为联盟内的电信运营商铺平了合作的道路——重要的不仅是硬件,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互操作性的软件平台与应用系统。
不过,这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用户锁定”的问题——自软硬件一体系统或者说是应用集成系统诞生——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业界却在2011年不断的接纳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集成系统,Appliance正在成为企业级IT市场的新增长点。而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其强大的IT实力、复杂且混杂的应用环境,供应商很难实现真正的“锁定”——真的有能够锁定住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系统么?
而实际上来看,即便出现“用户锁定”,那么甲骨文“可能锁定”的也是电信运营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姑且不论电信运营商的IT运维能力之前,即使是内部采购条款就已经规避了这种可能性),而对使用运营商云服务的企业用户来说,他们还和甲骨文隔着远远的一层“电信运营商层”,甲骨文的锁定并不存在。
前路艰辛:扩大合作伙伴数量 保证安全与隐私
没有永远的荣耀,只有不断的艰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亚太云计算联盟,在以香港特色的舞狮表演结束联盟成立大会之后,亚太云计算联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正如我所担心的,在同一个区域内提供服务的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他们在彩信互发上就纠缠了许多年,更遑论携号转网这样“高级”的服务了,不仅在中国,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远没有北美或是欧洲的运营商那样紧密。
这是否会造成APCA联盟在今后的发展中,在同一地区只能吸引一家供应商的尴尬?一个区域一家供应商能否满足联盟的需求或是是否能够帮助实现“云互联”的愿景?这个问题目前还不得而知,需要APCA联盟未来的协调机制来解决。
其次,APCA联盟的未来愿景确实包括了更好的安全与隐私服务,但横跨多家运营商或是云服务,必然将遇到用户信息对接和服务对接的问题,数据链路、存储与计算系统、软件应用系统、二次开发的应用之间的对接过程中,安全与隐私威胁都极容易发生,如何提供一个安全的云互联方式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虚拟私有云架构和“Carrier Grade”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建立也是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非常大的工作量去协调不同的电信运营商,普华永道与甲骨文也会面临异常复杂——至少是五家运营商——的云业务对接,即便是在Exadata和Exalogic软硬件一体系统上,这仍然是不可小觑的复杂工作。
但总的来说,亚太云计算联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提供了新的、在云计算领域共同发展的模式,它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证明即便是电信运营商之间,放下羁绊进行更加开放、标准与积极的合作,将迅速扩大市场,是云计算时代应用的新业务模式;它将试着解决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私有云服务的互联互通问题,亚太地区企业的私有云,可以横跨国家、地域的障碍;它将逐步成为一个纽带,连通亚太地区的云计算平台与电信运营商。